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的融合与实施

2021-12-31俞校明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传统

俞校明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共同承担起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义务,思政理论课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服务。我们期望以富有人文精神和趣味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思政理论课学习兴趣,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的融合与实施的路径探寻和实践探索,更是想起到提高思政课学习效果的作用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探寻对思政课又是势在必行,必将获益良多。总之,新时代要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蓬勃发展、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就应该充分、全面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文育德、以文铸魂、以文化人。

1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事实上却都没有做好?

如何提升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授课效果,让莘莘学子发自内心喜欢思政课,在愉快的体验中润物细无声地、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这是国家对思政老师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广大思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目前的现状不尽人意,一些学者如刘建望[1](2017)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思政课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欢迎度、重视度、满意度普遍较低,都觉得这门课程假大空套、可有可无,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可怕的是,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种政治洗脑,是想将一些与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格格不入的东西对他们进行意识植入,所以,对思政理论课自然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更谈不上喜欢了。对思政老师来说,这是我们难以抑制的痛:为什么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事实上却都没有做好?

当然,这种后果的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与我们长期以来对思政课的认识、作用、手段、方法出了问题有关,我们有时候自己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这是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如何引起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学生对思政课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没兴趣?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严重教条化。许多人包括一些思政教师都认为思政课重心是政治宣讲和理论阐释,认为高校思政课只是为巩固政治服务而不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自己就感到心虚,认为思政课“务虚”,没有专业课“务实”,不敢理直气壮地提出思政课在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关注现实、走向社会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2]。基于这样的认识误区,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沿用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空洞无味,脱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在某些高校思政课变成了“睡觉课”。

其次,教师授课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反感官腔和回避热点,不能将横向和纵向结合比较分析,不能将微观体验和宏观形势结合判断,不能将局部总结和全局概括结合把握。对老师的结论式判断往往不买账,相信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特别是对一些来自网络的良莠不分、真假难辨的信息确信无疑。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观上自身素质存在欠缺,客观上合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难以顾及全体,因此常常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不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是难以取得教学的实效的。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知行”“理实”脱节现象,不能起到引领学生作用。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归根到底表现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上。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些政治宣讲和理论阐释,是假大空套,大学生对此没有任何的情感体验,或者从小学开始就不断反复灌输的内容,既没有感情色彩,也没有深化体验,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无感叠加直至反感爆棚,还何谈吸引力和说服力。理论与现实差距太大,说一套,做一套,让学生觉得只是口头上的“思想”,现实中不适合作为任何行动的遵循,如此说教,怎能引领学生?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政理论课的融合与实施

要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就是一个崭新的教改思路。

2.1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相应的自主选择能力,理解思政理论课的一些概念及其内涵并不困难,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现实时,大学生还需要加以引导,而且这种引导不是简单的概念灌输,不是谁都能承担起这种引导的责任,教育者自身素养与能力的不足可能不足以取得大学生的信服,这时候如果能择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养分予以佐证、补充和说明,则能极大地提高教学内容的信服力:学生们在认识上的态度会发生改变,他们会认为,原来我们的前辈先哲早就对此有了研究和答案,并不是老师的凭空捏造、信口雌雄,并不是试图植入我们大脑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同时,教师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尝试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把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讲清楚,弄明白,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论认知,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吸引力、感召力。由于学生们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熏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多多少少会以说、写、唱、演等形式予以实践与传承,出于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精神皈依,这种融合会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这种融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享受和参与课堂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教学内容,而且亲身学习体会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愉悦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以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出发点,引领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3]。惟有如此,思政课才会受到大学生的追捧。

2.2 可行性: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国学者眭依凡(2004)总结多位文化学、人类学家观点指出,文化是一种积淀物,不仅指文学、艺术、音乐等,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价值、信仰、观念、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和所获得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优秀文明成果,其核心是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品质修养,是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同自然、社会等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控制自我的基本素养[4]。因此,传统文化要融入思政课堂日常教学,走向生活,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以思想、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的,还以传统节日、民俗、文物、古籍等各种形式来体现,可以说,如果我们想加以利用的话,这种方法的改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与手段;而反过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理论课及其教学来说,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历史宝库。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服人的工作,说服人的工具、手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5]。我们大家都有体会,对别人传授的思想、知识印象是否深刻,是否能感知、是否有共鸣、是否被调动、是否被激发等,与我们自身的经验、体会、感悟是密切相关的。这方面来说,我们自小接受的古诗词(歌、赋、曲、小说、书法、绘画等)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中间载体。王国维《人间词话》对中国诗词的分析提及“境”字最多,大多数诗词文字极少,但传递出来的信息都很丰富,巧妙地借用各种“境”来传递心意和信息,境中生情、以境寓情、回味无穷、遐想无限。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说的这么一种意境和领悟。其实不止诗画如此,文章、音乐等亦会如此。如果我们较好地把这种诗词、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让这些包含丰富背景知识、包含诸多情感、包含画面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话题、概念、用语等,一旦提及,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即可完成传递内在信息的任务。比如,从《礼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从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荀子·哀公》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从李清照在两宋时期的不同词风到家国情怀(没有国、哪有家)等等,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元素,并赋之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把那些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感天动地的人和事,气和神,韵和魂代代传承,让学生的心灵与那个时空的事件打个照面,仿佛身临其境,才会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3 特色:这种融合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血脉相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又同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相融合,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它渗透了中国优秀文化血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优秀文化本来就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养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总书记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从“七律·军民情”、“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诗词创作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讲话、报告中经常引经据典,恰到好处。仅仅2020年以来,他在不同场合先后引用了李世民《赐萧瑀》、郑板桥《竹石》、刘禹锡《乌衣巷》、王昌龄《寄欢州》等诗词和《国语·周语下》、《孙子兵法》、《道德经》、《桃花源记》、《说苑》等书籍和文章中的语句和典故,信手拈来、情景交融,给我们树立了杰出的典范。

2.4 运用设计举例

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观点、意识行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复杂形势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势在必行。沿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思路,传统文化要从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视角出发,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内在契合之处。

就具体设计环节方面而言,可以有两个思路:第一,由散到合,由分到总。即首先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最喜爱做什么事、日常时间怎么分配等问题。在收集汇总分类整理过程中,就要梳理出一些主要的引领式项目,比如说,恋爱、睡觉、运动、旅游、追星、游戏、看书、听音乐、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中有积极向上的项目,如运动、看书等,也有消极甚至不健康的项目,如逃课睡觉、玩游戏等,我们就要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合适的、体现正能量的、具有励志作用的素材,结合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特别要注意,我们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爱好,课堂被学生带偏,相反,合格的老师应牢牢把控住课堂的主导权。比如追星,追星族占大学生人群的很大比例,主要是追娱乐明星,他们对明星们的各种八卦新闻津津乐道,极致的追星族为了与吸毒被抓偶像见面,竟主动自首吸毒被警方抓获,也有花费几十万包下整个地铁大厅为偶像做广告从而负债累累。在分析这类话题时,教师必须指出,追星本身并不是不可以(否则一开始就站到学生对立面,学生听不进去),古代也有追星族。比如李白追谢灵运,杜甫追李白、张籍追杜甫,苏轼追陶渊明、白居易追李商隐、左宗棠追诸葛亮等。可以讲一下他们追星的趣闻轶事,比如李白是谢灵运的粉丝,他穿着谢公屐登天姥山,写出了“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崇拜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拥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他是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像杜甫对李白的仰慕一样真正的崇拜,不是盲目狂热,不是为了让偶像成神。真正高级的“追星”,不是表面的模仿,而是欣赏他的品格,学习他的才华,理解他的人生,最后甚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他,这才是对偶像的真正致敬。我们追星,其实是忠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因为我们想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因为我们对未来尚有期盼。我们追星,不妨学学古人对待偶像的做法,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哪怕再平凡的人生,也会闪闪发光。教师把对追星族的引领与教材中的“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人生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立志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再比如说恋爱这个话题。大学生谈恋爱我们也并不禁止。自古到今,关于恋爱的故事与诗篇汗牛充栋。我们不能为了谈“恋爱”这个主题而谈爱情诗篇,而是应选取比如李清照在南渡前后的诗篇进行情感对比,联系到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由于山河破碎,她丈夫赵明诚死了,她自己到处逃难,生活颠沛流离。这个话题自然就联系到教材的“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富强、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不能仅仅沉浸于小爱,而应该升华为爱国主义这种大爱。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汇总并重新整合教材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诗词文章等文化环境的烘托,使思政课教学变成学生爱学乐学的课程,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取得“真心喜爱,终身受用”的实效。第二种思路是,按照教材现有的章节、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相应素材予以支撑。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等概念的演进与传承,前文已述。再比如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激活和阐释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信”阐释“诚信”、”礼”充实“法治”、“仁”说明“友善”、“义”补充“公正”等等。以“信”为例,从尾生抱柱、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论语中的“三省己身”、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素材,正反两方面全方位展现“诚信”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其他内容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进行有机融合,是一条值得探寻的提高思政理论课效果的有效路径和一个有益的研究视角。

3 结束语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课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思政课同样是一门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出的决策,极大地影响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程序,学生采取怎样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来促进持续而整合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使用的各种新的知识每天都会产生,人类有意识学习的新概念总在形成、验证中。当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做出这些决策时,必须考虑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成为一个具有社会参与能力的大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的新理解也在不断变化。每一代人一边关注当代条件下的焦点问题,一边也在继承着过去时代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内容。

思政理论课教学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创新点?本文提出的方案是: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现实问题,既要体现个人目标,也要体现社会目标。课程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在于融合。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历来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改革方向不就应该如此吗?在这个思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可行且极有价值的选择。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传统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