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2021-12-31马彦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井道轿厢机房

马彦鸿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电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不仅可以运送人员,还可以运送货物。加强对电梯的定期检验工作,可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有关部门应重视电梯检验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电梯检验过程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及预防措施。

1 电梯检验中存在的隐患

1.1 坠落的危险

坠落是当今电梯使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电梯井道形状的特殊性造成的。大多数电梯检验工作是高空作业,这给维护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检验电梯时,通常采用维修人员爬梯的方法,在此过程中由于疏忽等原因,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同时,在电梯的内部检查过程中,人员位于电梯平台的边缘,也可能会导致坠落,造成人员伤亡。另外,轿厢顶部工作时需要维修人员上升到电梯轿厢的顶部,由于轿厢顶部的位置不稳定,因此无法保证实际定位,则更加危险。当维修人员在轿厢顶内部工作时,小零件会脱落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这也可能对下面的人员造成危害。另外,在检验轿厢的顶板期间,可能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维修人员掉落,这些都是在电梯维修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1.2 电气的危险

在电梯维修过程中,危险源常来自各个方面,如电梯存在多种电气危险,包括静电泄漏和诸如雷电之类的隐患,对电梯运行有不同的影响。首先,电梯机房中的电线如果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电路老化问题或外部护套磨损,从而暴露内部电线的金属,如果不小心触摸,将会发生触电。此外,外部天气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触电,在阴雨天气中产生的湿度会影响电路电压,此时如维修人员碰触,也易导致触电。雨天,可能会导致电气安全隐患和泄漏。如果电梯仍在施工中,则在维护过程中的大多数电路都是临时施工,现场非常混乱,电梯交错,电气系统易发生泄漏和短路问题,最终可能导致火灾。这样,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而且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做好电梯的电气维修环节非常重要。

2 电梯检验中遇到的问题

2.1 坠落和剪切风险

实际上,电梯事故最常见的还有坠落和剪切事故。由于安装人员或维保人员在工作时,未按规定做好相应措施就进行高空作业,从而导致坠落事故的发生。而在轿厢顶部工作时,相关人员因违规操作,未验证门锁、检修按钮、急停按钮的有效性就匆忙进入轿顶,一定程度上存在剪切风险。在轿顶检修期间,未仔细观察安全位置,可能会出现绊倒等情况,都会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2 电梯门异常

对电梯门的检验也是电梯检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通常,电梯有两个门:轿厢门和厅门。轿厢门是电梯轿厢的门,厅门是电梯入口的门。轿厢门和电梯一起向上和向下移动,到达各个楼层时,轿厢门此时打开,并且有一个可以同时打开厅门的驱动装置。通常由于电梯门的异常关闭而发生事故。例如,如果乘客没有完全进入电梯,而门已自动关闭致使乘客被困,从而导致事故。因此,对电梯门的检查也已成为电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电梯民用建筑标准要求

3.1 电梯机房和应急救援通道检验示例

3.1.1 电梯机房检验要求

现代建筑的电梯设计和安装多种多样,其中大多数在顶层设有电梯机房,一些设计单位追求美观大方的外观,在机房外壁上尽可能地少开窗户。这样减少了电梯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因此,电梯内气流缓慢,电梯内部和外部通风、采光都不足。2003年,我国发布了关于电梯机房温度要求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应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机房温度也应在5至40度之间调整。如果高或低,容易引发电梯安全事故。在夏季,阳光充足,电梯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机械摩擦也会产生热量。这时,电梯机房中的环境温度经常超过标准值。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并且增加了电梯的故障频率。因此,在设计电梯时,通常需要有固定空调安装场所,并有疏通电梯的散热通道和通风通道,以确保在电梯内外进行正常连接。电梯周围的环境温度和通风温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1.2 应急救援通道检验要求

住建部[2018]37号文件对救援通道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施意见。救援通道根据新版本的检查规定:建筑物的救援通道不受阻碍,相关人员可以不受干扰地到达和降落在紧急操作现场。新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指出,电梯在使用前必须满足附件A第8.7(2)条的应急通道要求。新版本的检验规则,已经对现有建筑物的电梯进行了补充要求,以便维修人员可按相关规则进行操作,并遵守规则。而且应对维修人员进行《关于电梯救援通道要求的实施意见》的培训,并纳入住建部[2018]37号文件“现有建筑物中的附加电梯”的实施标准。

因此,在对上述规则标准的基础上,今后应对不当行为进行修正,以解决通过拆卸等手段堵塞应急救援通道的问题。如果通道被用户堵塞且难以纠正,则维护单位、组织可以在例行检查期间采取其他措施(建立和改进结构计划,并与用户共同签署安全管理保证书)确保救援通道无障碍。

3.2 井道内专业检验情况

3.2.1 现场检验

为了美化建筑物或其他目的,一些开发商在没有电梯停靠站的电梯井中安装了简易电梯。但是,开发商在土建工程的抬升过程中在电梯井道上并没有留下特殊的孔,也不会购买带有轿门的电梯,这对电梯安装后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在对商业建筑物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已经确认建筑物的第一层和第四层是相邻的终端楼,并且相邻的终端楼之间的距离超过11m,并且中间没有其他楼层。由于在这些楼层(第一层和第四层)上没有其他结构通道,因此开发商在位于竖井的墙壁上,距离第一层(基站)约5m,在井道内部安装特殊设施,并在内部特殊设施的出口处使用伸缩式爬梯,以便员工可以到达二楼的过道。但是,专用站出口处未安装护栏和扶手,因此有坠落的危险。

3.2.2 井道专业检验的要求

为了防止电梯发生故障,相关人员应定期加以维护,两个门槛之间必须安装电梯井道安全门。同时要求井道安全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门的高度必须至少为1.80m,宽度必须至少为0.35m。

(2)请勿通过井道安全门开启。

(3)井道安全门应安装有可以打开锁的钥匙。当门打开和关闭时,不用钥匙就可以直接打开。

(4)应安装电气安全装置以检查关闭状态情况。当使用伸缩式爬梯作为紧急救援通道时,用户必须根据新版本的检查规定2.1和2.3.3的要求添加护栏和扶手,设置永久照明灯等安全保护措施,形成安全便捷的紧急救援通道。

3.3 未封闭式井道检验示例

3.3.1 现场检验

使用未封闭井道的电梯通常用于景区旅馆和办公大楼之类的地方,具有一定的旅游特性。如在2018年某大学的电梯监督检查过程中,已确认电梯井道的结构是未密封的井道。当使用混凝土结构时,井道的坑深在1.6m以内,高度在1.6m至4.4m之间的井道没有关闭,其余的井道壁由玻璃制成。在井道的一楼(范围为0.5m),相邻建筑物中有一个窗户,因此人们可以爬入电梯井道。电梯井壁的高度仅为1.6m。人可能会在距离墙壁水平0.5m的范围内进入电梯井道,部分人员和设备存在剪切运动的危险。根据GB 7588-201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5.2.1节的要求,结合实际使用和标准要求,安装单元将井道的围壁抬高。

3.3.2 未封闭井道的检验要求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第6.3.2节也对机房的大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一些设计人员并未在某些电梯的设计图纸中认真考虑机房或井道的设计问题。通常,在安装电梯时,机房和井道的有效面积太小,以及电梯的空间不符合规定,这对后续的维修是不利的。而且由于电梯没有通过监督检查部门的检查,电梯将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4 电梯检验中的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电梯检验以及事故预防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证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出行。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电梯检验力度,注意事故预防。以下是电梯检验期间事故和伤害的预防措施。

4.1 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电梯检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效的处理措施和管理标准,并加强安全意识,以确保电梯检验管理标准的有效性。此外,必须根据规范严格检查层门门锁的安全位置,确保认真对待一切工作。在建立防控体系时,电梯检验人员需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并结合具体的任务,进行全面的防控和综合分析,注意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应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执行电梯检验任务时,充分有效的执行防控策略,确保电梯的安全维护,并得到有效处理,从根本上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

4.2 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梯检验是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因此,有关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综合管理,以确保管理体系和工作的效率,从提高质量入手,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检查层门锁的安全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防止人身伤害。有关部门要加强培训和管理策略的力度,完善检查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严格检查电梯检验人员的资格,以确保电梯检验员的总体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以便他们可以高效完成电梯检验工作。

5 结束语

电梯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主要关联到机房、电梯井道、层站入口或候梯室、维修区域等,这些细节必须设计或构建到位,以这种方式设计的土建工程更符合电梯安装相关操作规范,同时检验人员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培训力度,使检验人员可以有效地确保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并为客户提供安全的电梯运行环境。

猜你喜欢

井道轿厢机房
平疫结合的CT机房建设实践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浅谈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技术操作与维护
电梯井道的检验重点及整改方法探析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电梯井道安全门设置的探讨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浅谈电梯井道安全门的几种型式
传输机房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要点
地铁出地面电梯井道选型分析及防水、散热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