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探索

2021-12-30柏雯娟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测绘成果

李 玲 柏雯娟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重庆 40226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一种教育理念[1],是落实“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指示的重要举措。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将思政内容、德育目标纵深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既能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又能让专业课程内容更加有深度、有内涵,让专业课程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本真[3]。本文将深入分析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特点和专业课程思政现状,重点寻求在测绘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合适切入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课程教学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一、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特点

(一)测量工作的实践性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服务于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并在各级政府决策、区域经济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牧林业建设、水利建设、能源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测绘人员需要到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勘察测量以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其他工作提供基础测绘信息,这就决定了测绘工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而且相当部分工作需要在野外现场完成。因此,测绘工作者常常又被称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基础建设工作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二)测量技术的高科性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4]。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经历着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因此,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含量很高的高新技术。

(三)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通过生产地形图、正射影像图、3D实景图等成果数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服务的。测量成果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中后续工作能否高效顺利地展开。例如,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中,如果没有测绘工作者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就不能实现完美对接合拢。因此,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一直以来通过不断提高测绘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和改良数据处理手段来保证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成果数据。

(四)测量成果的保密性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属于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又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息息相关,尤其是涉密测绘成果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5]。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国之神器”,不可轻易示人。近年来,曾发生过多起通过无人机、互联网等新技术非法获取或泄露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事件。因此,在生产和使用测绘成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保密法规和测绘管理法规。

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一)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一项现场实践性强、野外工作量大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测绘工作人员经常会跑野外、出现场,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比较艰苦。部分学生了解工作性质后选择转专业,或者毕业后选择不对口就业。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高科技技术,专业理论深度和学科交叉广度给专业理论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而高职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储备问题等原因,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

(二)学生工作责任意识不高

测绘数据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在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过程中,需严格坚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果质量在测绘工作中的重大意义,不能产生与之匹配的岗位责任意识,毕业后将给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带来隐患。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生产与保密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完整、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神圣使命感和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的法律意识,为国家安全事业带来潜在风险。

三、测绘专业课程思政切入点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找准思政切入点,“把准脉象、开准处方”,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意识。

(一)测绘先驱的光荣事迹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社会各项事业的开展之前必须“测绘先行”。新中国成立后,积贫积弱的新中国百业待兴,而基础测绘事业却几近空白。老一辈测绘人逆风而行、迎难而上,短短数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基础测绘工作,建立国家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和地图,为国家建设事业“解了燃眉之急”。例如,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先后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珠峰测量等系列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因为为国家测绘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被国务院授予“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测绘先驱们以无穷的斗志、无比的毅力战胜艰苦的条件和危险的环境,在国家建设事业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测绘人的光荣足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换来了祖国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

建议在测绘基础、数字测图、工程测量等野外实践较多的课程中,借用测量先驱们不畏艰辛的光荣事迹,因势利导学生弃“小我”、成“大我”,明确专业学习的终极意义,增强专业工作的使命感,坚定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

(二)测绘大师的优秀事例

建国初期,不仅国家基础测绘事业几近空白,而且测绘科学研究也几乎从零起步。然而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测绘事业也必不能健康快速发展。以夏坚白、陈永龄、王之卓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测绘学术带头人,怀着对国家的赤胆忠诚纷纷回国加入新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他们甘于清贫、自强不息、攻坚克难,从天文大地测量、摄影测量等各分支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理论突破,培养出李德仁、宁津生、张祖勋、龚健雅、李建成等第二代、第三代杰出学术带头人,共同将中国的测绘科学理论研究推向国际先进行列,健全了我国的测绘人才培育体系。一辈又一辈测绘大师们面对一道道测绘难题,锲而不舍、克服万难、砥砺前行,奠定了中国测绘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础,培育了测绘事业所需的大量高水平测绘专业人才。正是这种自强不息、克服万难的精神传承,让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不断蓬勃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开始进入“测绘4.0”的智能化测绘时代[6]。

针对测量平差、控制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等理论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学时,结合测绘科学巨匠们攻坚克难的优秀事例,倡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传承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必将取得学习和研究上的新突破。

(三)测量事故的负面影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国家经济建设各项事业不可或缺的保障服务手段,测绘数据的精确性直接关系项目建设的成败。多年来,由于测量原因导致的建设工程事故却屡见不鲜。例如,某桥梁建设项目钻孔桩使用冲击钻施工,在1-2(1号墩台第2根桩)桩灌注完成后,现场工人对1-2桩上部进行了回填,由于1号墩台处的地下岩层较硬,钻孔进度较慢,在1号墩台作业钻机移至别处墩位施工。一个月后,现场测量人员重新放样1-2桩,钻孔队伍对1-2桩冲击钻孔,当钻至约6米深时,发现泥浆中有钢筋碎渣状东西,遂停止钻进,经确认1-2桩已于一个月前完成灌注施工,此次钻进对灌注完成的1-2号桩造成彻底破坏,造成损失十余万。分析原因是现场测量人员对放样后的桩位未在测量作业本进行记录,亦未与现场技术人员沟通钻孔桩灌注完成情况,导致了桩位在灌注完成后的重复放样,从而造成了已灌注完成的桩位遭到彻底破坏。诸如此类的测量质量事故案例很多,其后果小则影响项目工期和产生经济损失,大则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产生负面社会影响。追根究底,测量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内在动因还是测绘人员缺乏严谨求实、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操守。

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兼具培养学生严守职业道德的使命。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内容对应插入各种测量数据质量事故案例,将数据质量意识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将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牢牢镌刻在学生的心底。

(四)测绘成果的神圣意义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要成果就是各种类型的地图,也是利用各种地图满足社会生活需要、保障人民财产归属、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例如,通过互联网电子地图为人们出行提供便捷定位服务,通过建设项目地块大比例尺地形图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展开,通过不动产权图为老百姓明确不动产权归属,通过保守中大比例尺地图信息秘密维护国土安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疆域地图为国家提供国土归属依据。精准可靠的各类地图成果可以更精准地满足国家社会多层次需求,更好的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神圣意义所在。

在测绘基础、不动产测绘、摄影测量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对应融入各种地图的发展历史、应用案例等视频,用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与国家利益、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意义工作,增强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工作的神圣感,同时时时刻刻树立成果保密的法律准则意识。例如,通过播放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地图传奇》,讲述地图如何反映国家的兴衰,感受作为地图这一“国之重器”的生产者的责任与荣光。

四、结束语

本文作者在专业教学中从测绘先辈的光荣事迹、测绘大师的优秀事例、测量事故的负面影响、测绘成果的神圣意义等四个方面切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改革实践证明,严谨求实、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和忠诚事业、艰苦奋斗的测绘精神渐入人心,专业认同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了价值升华,提升了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获得感[7]。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引发了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8],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1],笃学敬业的专业学习氛围正逐步形成。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测绘成果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验收成果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