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劳动育人模式的实践及优化
——以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为例

2021-12-30任艳桃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四个一吕梁劳动

任艳桃,杨 阳,薛 宇

(吕梁学院 思政部(系),山西 离石 033001)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及劳动教育重要性的不断重申,随着党的教育方针的不断丰富发展,劳动教育再次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关注的重点,劳动育人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开展并强化劳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合格的劳动技能水平是高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劳动育人的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重视劳动育人,高校的劳动教育主要通过相关课程及实践展开,且不同时期地位不同,侧重也不同,大体经过了列入教学计划以正式课程出现的劳动教育,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而实施的劳动教育,再到融入社会实践而成为其内容之一的劳动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开启初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的,并将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列为正式课程,高校劳动育人工作就此正式开启。这一时期,高校在全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在探索其与教学、生产三者的结合,“从师生参与校外生产劳动开始,逐步发展成在校内兴办工厂、农场和林场”[1]309。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高校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落实也逐渐走向极端,过分强调体力劳动、生产劳动,影响甚至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延伸发展期:“生产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1981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来加强和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382。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其中进一步明确“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长及具体要求做出了新的安排。随着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和相关文件的出台,高校劳动育人在落实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逐步走向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三)融入社会实践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社会实践成为新的发展阶段高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逐渐被社会实践所取代,进而演变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同时,高校也把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联结起来,在相关文件的条目中,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引领和重要目标。至此,一个新的特点凸显出来,高校“劳动教育的地位由独立的学科下降为学科内容之一”[3-4]。当劳动教育成为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内容之后,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大都不再专门列入生产劳动或者劳动教育,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实习、实训或者其他社会实践类课程,“实践活动取代劳动教育,实际上造成了劳动教育课程地位下降、课程目标不明、课时难以保障,课程设施与场地转做他用等问题”[5]。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较为普遍的无劳动教育或者有劳动而无教育的窘境。

二、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劳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劳动育人工作的根本依循。为了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也为了弘扬“吃苦耐劳”的吕梁精神、“弘毅行知”的校训精神,吕梁学院于2013年开始推进劳动育人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通识实践训练类课程开设劳动教育,通过劳动与实践,使学生在能够劳动、懂得劳动的同时,学会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校园干净整洁、爱护校园自然环境。其后,在八年的实践探索中,吕梁学院既承接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传统,也保持了劳动教育作为实践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并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四个一”育人模式,为新时期继续推进学院劳动育人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底子。

(一)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内容

“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是吕梁学院八年劳动育人工作的坚守和沉淀,其主要依托《劳动教育》这门通识必修实践课而展开,随着探索的深入,逐步形成“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份劳动、一种责任”的固定模式。一支队伍即完善的劳动教育管理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的功能;一个平台即业已运行六年的“吕院劳动管理团队”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劳动教育管理和宣传的有效载体;一份劳动主要是指每个学生在第一学年上学期或下学期的周一至周六,每天利用课余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完成校园或教室特定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一份责任即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领悟且承担校园建设、环境维护的责任。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有效地将课程育人、劳动育人、环境育人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二)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实践特点

1.劳动育人课程化。《劳动教育》是吕梁学院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校内通识必修课程,也是学院2013年启动的“环境育人”创新系列项目之一,具体由后勤处、教务处、图书馆和院长办提供劳动区域范围,学生工作部(处)组织过程监督,各教学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或班主任及学长辅导员负责最终落实,每个学生经一学期劳动实践后,考查合格可计1个学分。

2.劳动实践全员化。《劳动教育》是吕梁学院所有专业在册学生必修的通识实践训练课程,包括本科、专升本所有学生,均须接受,不得免修。在具体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基本劳动教育时间为期半年,集中安排于第一学年上学期或下学期的课余时间进行,劳动教育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对于有身体障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依实际情况适当予以调整;而团体劳动教育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系部可因时因地因需做出具体安排。

3.育人目标多元化。吕梁学院的《劳动教育》依托学院“环境育人”创新系列项目而设置,其核心理念即是将“劳动育人、环境育人和自我教育”三者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塑造观念并锤炼品格,使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校园干净整洁在吕院学子中蔚然成风,引导学生最终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4.管理机制立体化。学校成立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为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后勤处、教务处、图书馆等部门的负责人,成员为各教学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劳动教育的领导、安排、实施、督查、指导工作;学生工作部(处)设置劳动教育科,具体统筹协调全校劳动教育的各项工作;各教学系成立以党总支副书记为组长、分团委书记与班主任(辅导员)等为成员的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系劳动教育项目的执行、管理和实施;学生中成立劳动教育管理委员会,现有巡查员、督查员、监查员、办公室、协管员,宣传小组,其中巡查员、督查员、监查员、办公室成员及宣传小组成员均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有丰富劳动经验、责任心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担任,协管员由系部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

(三)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主要成绩

1.劳动育人参与度及满意度高。在吕梁学院劳动育人实施的八年时间里,劳动教育覆盖了八届学生,共计32 788人,选举出劳动教育优质奖近700余人,出色完成全校教室、图书馆、文体馆、大学生事务中心(前)、操场、行政楼会议室、艺术楼每日两次保洁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吕梁学院的劳动教育课程,从校领导的最初设想到现在的初见成效,参与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在用心付出,也在不断成长,在学会劳动的过程中,也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劳动育人管理团队和志愿者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劳动教育管理团队负责劳动教育的日常实施,其团队是由学生工作部(处)管理组建,现已完成八届,共1 524人,覆盖全校15个系。另考虑到具体劳动任务由系部学生完成,为了便于管理,每个系专门设立由学长辅导员担任的劳动教育协管员,协助参与劳动教育的学生更好地适应角色,开展劳动,完成任务。目前整个劳动教育团队的管理又纳入学校勤工助学的系统,使得劳动育人与管理育人、资助育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志愿者团队近三年招收188人,主要完成劳动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多人在结束志愿者服务后,选择进入管理团队,继续为学院的劳动教育贡献力量。

3.劳动育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劳动育人宣传氛围的形成。劳动教育即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吕梁学院在实施劳动教育初期就把开展劳动教育文化活动和营造劳动教育宣传氛围放在重要位置。八年间,学院劳动教育管理团队在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间隙,通过以劳动教育为核心主题的主题班会召开、专属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微电影拍摄、优秀教室评选、劳动板报大赛、毕业欢送晚会等多种形式扩大了师生间、朋辈群体间的教育影响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劳动教育的功能,也在全校范围内孕育形成了人人尊重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珍惜劳动的良好氛围。

4.劳动育人成果较丰硕。吕梁学院劳动教育从2013年实施以来,扎实推进,勤于总结,目前为止已经形成自己稳定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也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注和同行的观摩。2018年7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核查组一行来吕梁学院督导调研,给予了正在实施的劳动教育较高的评价;2019年6月教育部专家组对吕梁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专门的调研,并对具体工作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劳动教育实施的这些年,时有兄弟院校提出观摩学习的要求,学生工作部(处)整理成册的《劳动教育相关材料汇编》《劳动教育风采》等作为一手的材料提供给省内外多个兄弟院校,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优化建议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劳动教育也因此开启新的发展征程。2020年随着两个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先后发布,高校劳动教育有了新的路线图、任务书,劳动育人的提质增效问题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突出问题。为此,各高校亟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既符合时代要求,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的新举措,在优化完善“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的同时,把劳动的育人功能发挥好、实现好。

(一)课程设置需由单一转向多元

《意见》和《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在其他课程或者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多维化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劳动育人工作的必然趋势。

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和课时。《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确定了劳动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其中,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以考虑分两部分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旨在增强学生的劳动认知,二是作为社会实践一部分的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劳动任务的同时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及运用。

2.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现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和使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既是独立的部分,又有独特的功能,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五育”的融合,在追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过程中,同时寻求和探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于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或者说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已成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必然选择。用好思政课主渠道,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教育,以此回答好事关我国教育本质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抓好专业教育中的劳动指向,识别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找准各专业落实“劳动情怀深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和载体,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及未来职业劳动发展趋势教育,保障学生“成人”“成才”的质量。

3.丰富劳动实践活动,兼顾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纲要》中指出“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必需有更多的实践形式,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利用好现有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如校园清洁、勤工助学、助管助教等;另一方面也要开拓创新,寻求与其他实践活动的融合,使各类承载教育目的和意义的劳动更新颖、灵活,更具吸引力和发展性,如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具体项目开展深入的服务性劳动;或以“创新创业+劳动实践”为驱动,同时与“互联网+”创新创业赛事及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赛事深度融合,积累职业经验、专业能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也可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结合相关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选择对口项目,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二)资源使用需共建共享

目前,对于高校系统性劳动教育的实施来说,资源保障问题尤为迫切,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师资及基地或场地的欠缺,这就需要学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协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师资队伍专兼结合。《意见》和《纲要》颁布后,劳动教育成为一门写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需要专业的师资专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唤并促成劳动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劳动教育又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需要充分吸收、引进社会人才资源,聘请国家及地方的优秀人士如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及行业翘楚等成为劳动教育的传道者,不断壮大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开门办学,立足地方办学,汇聚地方英才而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劳动场地共建共享。一方面需要按照合建共享的理念来实现现存教育资源的整合和盘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可共享资源的使用效益,避免因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根据需要积极挖掘和引入新资源,争取劳动教育的多向度发展。一是利用好校园周边,向社会拓展,包括周边的养老院、居民社区、中小学及托育机构等。二是与大学生的见习、实习、实训课挂钩,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三是争取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申请专项经费,在校内打造或在校外建设相关专业学生专门的实践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四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走向纵深,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深度合作关系,形成常态化社会实践机制。

(三)平台建设需承接线上线下

《纲要》指出“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打造、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强化劳动教育的宣传动员,推动劳动教育入脑入心。

1.举办专门的论坛讲座。推进“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化、常态化、纵深化和机制化建设,学生处、共青团等团学组织需要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发挥一线劳动者、劳动模范、行业翘楚在劳动教育中的示范性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确立长远的职业追求。

2.打造专门的自媒体平台。借助高校官网、微信、微博等新传媒平台的优势,推出“身边劳模”“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青年劳动之声”等多媒体栏目,扩大劳动教育中朋辈群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微视频、微直播、微寄语等板块,随时分享劳动教育过程及感悟,增强劳动教育的即时性与交互性。

3.用好橱窗、海报、标语、报纸等传统媒体。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劳动教育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劳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诸如“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怀”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等。

(四)效果提升需完善体制机制

任何教育的实现都需要相应条件的支撑,高校劳动教育亦不例外,其开展和实施也是多种要素全力配合的结果。因此,健全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劳动教育整体效果的稳步提升有重大意义。

1.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劳动教育过程需要有完善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在每次教育活动开展前,科学评估每项劳动实践的安全风险并形成相应的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具体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做好劳动教育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熟悉劳动流程,熟练掌握劳动操作规则,具备劳动风险意识,尽可能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

2.落实教师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高校劳动教育效果的衡量,离不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评价,其一要把劳动教育质量监测纳入高校教育常规工作,重视反馈和指导;其二要利用好教学质量评价这一指挥棒,在各级各类评教环节中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及课程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引导并规范教师的劳动教育教学及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渗透。

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在学生评价改革中强调过程性评价。为动态、综合反映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过程,高校劳动教育考核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系统,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相结合;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成绩纳入学生评优、推优入党、就业、毕业升级的指标体系中,切实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四个一吕梁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四个一”并举,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