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问题及培育策略

2021-12-30王文燕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明美丽思政

王文燕

(1.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619;2.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美丽中国”成为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探索的新成果。“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建设目标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国家意志层面指引和规范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方向、方式及效果,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生态素养的维度。高校应聚焦于“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生态素养”和“怎么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等核心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的路径,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场域中应该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美丽中国”语境的学理意义

(一)“美丽中国”体现了生态素养研究的历史逻辑

关于“美丽中国”与中华民族发展大业的关系,在党的重要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多次进行了论述。例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生态角度分析了当时阻碍我国发展的严峻形势,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更为详细地阐述了二者的具体关系,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之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从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融合的不断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作用认知的不断深化,从“长远大计”“千年大计”发展到“根本大计”,直指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根源。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成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赋予当代人的使命担当,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史逻辑对于当下社会实践的价值表征。

(二) “美丽中国”体现了生态素养研究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建设列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美丽中国就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的必有之义,那么,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科学指引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逻辑的体现。这个实践逻辑既是强大与美好辩证关系的形成,也是总体性和系统性方法论的体现。在美丽中国的价值引领下,将形成包括政治美、经济美、文化美、社会美和生态美在内的美美与共的大美世界。这也要求置身于其中的主体“人”,深刻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将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不断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生的伦理情感和生态行为。

(三)“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内涵分析

“美丽中国”视域的独特性,促使高等教育从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角度,来考量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体系。生态素养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人类基本素养内在结构优化的结果。首先,可以通过事物的一般性构成来理解生态素养。作为一种基本素养,生态素养往往指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学习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2]。其次,可以通过事物的特殊性来把握生态素养。随着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生态素养政治价值取向特质更加突显。在“美丽中国”视域下,生态素养培育的实践活动,与具体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建设美丽中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与历史使命的视角,培养和增强生态意识;二是从建设美丽中国实践过程的总体性和系统性,理解和拓展生态知识;三是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坚守与实践绿色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知识与生态行为的合一与融通。正是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构成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丰富内涵。

二、大学生生态素养存在的问题

“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丰富内涵为评价和反思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此次问卷调查以某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发放问卷1 02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08份,有效率为99%。

(一)生态意识结构存在失衡

面对生态问题的不断发生,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工业文明开始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社会存在的生态化发展催生了生态意识的产生。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式,根据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具体可能性,生态意识是优化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3]。它主要包括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反省、对现存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觉醒,也包括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对后代的责任感及对地球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4]。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不仅形成了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客观规律的绿色发展新理念,而且在实践层面,贯彻新发展理论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对于生态意识的形成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语境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应包括生态学意义上的一般性生态意识培养,解决生态保护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态人”的培养问题;另一方面,还将包括政治学意义上的生态意识培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的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因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5]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在具备一般生态素养的基础上,应能够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刻内涵——追求的不仅是自然物态的“生态美”,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更是展示明确而丰富政治意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美”,自身并将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义务的“社会主义生态人”。

但是由于生态教育不足、生态知识缺乏和生态行为经历简单等客观因素,大学生生态意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大多偏重从生态学层面关注生态问题,生态意识政治指向较为薄弱。首先,历史使命感意识较弱。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参与者,理应自觉体悟和认同建设美丽中国实践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意义,以及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责任内涵。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在对“谁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问题的回答中,被调查的同学近51%认为是普通民众,21%认为是大学生之外的其他主体。只有28%的同学,认同并表达了大学生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先进性,认为大学生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

其次,比较注重现实问题。被调查同学比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照,易于形成生态素养产生的现实逻辑。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以宏大视角理解和把握事物历史意义的能力较为缺乏,看待生态素养的历史逻辑较弱。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对“您认为生态文明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是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问题”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而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宏大背景和战略地位来理解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同学占比则排在第三位。从执政党使命宗旨来理解生态文明政治意义的同学占比则排在第四位。大学生往往把生态意识问题更倾向于理解为自然生态的绿化改变和日常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问题。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宏大意义,他们更愿意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效果与生态意识相联系。

(二)生态知识存在断层

生态知识是指包括生态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2]。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生态素养不高的原因除了生态意识缺乏排在第一位外,紧随其后的就是“生态知识的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到,从学生获得生态知识渠道的排位来看,思政课作为主渠道作用大大高于专业课而排在首位。网络、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等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排位紧跟其后,而专业课的生态知识教育作用较弱,排位较低。

尽管在高校中存在多种生态教育方式,但在实际层面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知识掌握状态。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相关内容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以及我国“十八大”报告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任务要求与实现路线图,形成了相关理论知识和顶层思维。另一方面,大学生承接了中小学阶段的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在日常生活层面践行了节水、节电和废物利用等生态保护行为。可是,介于国家执政理念与实际行为二者中间,却存在一定的知识断层,往往缺少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性、操作性知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国内外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省域内生态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政治意志和政治选择的国际复杂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机遇与挑战、专业知识与美丽中国实现的关系等诸多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体现出大学生生态知识学习过程,对理念到实践过程中的建构性知识的探究需求,以及大学生生态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同于中小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因此,如何从生态知识体系一体化视角,挖掘、整理和设计适合大学生学习的生态知识体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生态理念与生态行为存在一定错位

通过调查,一方面,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形成了较全面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出一定的消极行为,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生态理念认知与生态行为实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错位。在调查中,约92%的同学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能够形成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认知,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理解准确。在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关系掌握方面,被调查的约90%同学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融合关系,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过程形成了总体性认识。

在回答问题“当您发现有损于生态保护的现象发生时,会怎么做?”时,约78%的同学选择了会通过制止和投诉等方式,采取积极行为,但仍有约22%的被调查者由于不想多管闲事等原因采取消极对待的行为。在生态保护行为的实践过程中,“当看到无人教室亮灯时,您会怎样做时”,约68%的同学会主动去关灯,近32%的同学仍不能自觉去关灯。在日常生活中,约39%的同学处于“既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又在行为中主动践行”的良好状态,还有约57%的同学处于“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不能知行融通状态”,还有近4%的同学较少关注生态问题。大学生这些现实的生态保护行为状况,与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重要理念的高度认同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矛盾。

三、 “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策略

(一)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增强生态意识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与时俱进史,也是一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建设美丽中国的自我奋斗史,更是一部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生态安全合作斗争、构建人和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开放发展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寻找和整理出在节能减排、生态扶贫和绿色生活生产等践行新发展理念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性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讲好“美丽中国”故事。例如,山西省右玉县一代代的县委书记接力植树、久久为功的感人故事,就是活的教育素材。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中生动有力的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热情,让大学生知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大学生从历史逻辑中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新人的先进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生态意识结构趋向完整。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推进生态教学一体化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新人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细化生态育人目标体系,推进生态教学一体化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四个层面入手,明确生态素养教育的追求层级。以国内外生态理念演进过程、国内外生态文明发展历程、国家政策演进逻辑、美丽中国建设的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等为核心知识,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的融合,做好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课程中生态教学一体化建设,使生态知识学习符合大学阶段的特点与要求。

要发挥好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专业课思政的重要补充作用。以本科阶段开设的四门思政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思政课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方式,推进教材知识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生态道德与法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问题等内容的教学一体化建设,避免因教研不到位出现的知识重复交叉、或因课时有限导致知识疏漏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应围绕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运用涉及的生态伦理知识等,在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推动专业学习与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融合。

(三)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多元培育方式

面对多样的生态素养培育资源,高校应充分考虑美丽中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内涵与规格要求,做好顶层设计,以生态教学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多元培育方式,用系统性思维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达成知行合一效果。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倡议大学生参加美丽校园创建设活动,在体验中创新,成为优美生态环境与丰富人文环境交融的创造者,共创共享大学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将社团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统一,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方式,推动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自觉坚守,强化大学生生态情感;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以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的专业性、系统性;开展生态保护讲座,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启迪,拓展大学生的生态思维;开展生态保护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打造“海绵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为的实践意志;加强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增强生态类新闻的推送,做好大学生对于网络热点问题的分析、生态舆情的甄别与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引领工作。

(四)培养大学生的受教育能力,提高生态素养培育实效

一次完整的教育活动,在行为上序列是这样的:教育者发出教育,教育为受教育者所接纳、理解、转化并调整自我内在,受教育者的这一系列行为就是受教育[6]。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生态素养培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重视发挥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通过微课录制,结合大学生活实际问题进行选题、备课、视频讲授、效果评价,并通过总结与反思环节,促进生态知识的接纳与理解,实现自我情感和行为的转化,从而不断提升受教育能力,提高自身生态素养。

猜你喜欢

文明美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