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探索

2021-12-30张宁宁王茹俊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科学家思政

张宁宁,王茹俊,李 敏

(昆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科学家群体是科学研究实践的主体,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凝聚出了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群体特有的精神品质。“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题中之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科学家精神,他强调要“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1]。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精华,将其很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必须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很好地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作用,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步向前。

一、 价值逻辑: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价值逻辑,即融入之必要。科学家精神具备独特的精神内核,极具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符合教学需要,契合现实诉求,体现了双重价值向度。

(一)教学需要: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现教学要求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担着十分关键的立德树人重任。而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完全符合新时代课程需要,全面体现了教学要求。

第一,完善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因此,新时代必须发挥好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科学家精神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核,这些内容对于发挥好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大有裨益。首先,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完善铸魂作用。铸魂就是要锻造精神品质、构筑精神支柱。科学家精神包含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等精神,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发挥铸魂作用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段时期是他们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使科学家精神内涵贯彻教学始终,可以帮高校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提升精神境界,锻造好“人生之魂”。其次,应用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拓展育人功能。育人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只有全面提升自我,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当前,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全面发挥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比如,把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补充道德素质等内容,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和功能性。并且,科学家精神可以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想品质,帮助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二,丰富思政课教学科学底蕴的要求。判断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关键之一是是否具有优秀的教学内容。科学底蕴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底色,科学精神理应贯穿整个思政课的全过程。因而,蕴含着深厚科学底蕴的教学内容在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完善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思政课的科学意蕴。其一,有利于增强课堂趣味,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重要特性,思政课更多的内容是政治理论,这也是思政课“枯燥”的原因之一。科学家精神往往伴随着科学韵味,科学家的事迹往往趣味横生,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能够很好地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同时,科学家精神伴有深厚的科学文化背景,这些内容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熏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其二,有益于培育学生科学思维,串联课程知识。科学家精神天然蕴含着详实的科学思维,这是学生系统学习思政课系列课程的重要思维方法。学生通过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够加强对各门课程的串联学习,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度,进而形成完备全面的知识体系。总的来说,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丰富思政课教学历史底蕴的要求。

第三,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要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发展,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首先,有助于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构建学科体系。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材大纲中,高校思政课程体系虽有整体顶层设计,但有关科学家精神的内容相对匮乏。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不完美的地方。因此,需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断完善思政课教材内容,推动思政课教材体系完备。同时,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还能够创新新时代思政课学科构建,为思政学科话语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帮助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学科体系。其次,有利于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高校思政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这就需要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3]科学家精神强调创新、协同、奉献,这对于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思政课教师应该和科学家一样,以创新推进课程教学、以协同加强合作共赢、以奉献实现师生互进。此外,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学习,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总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

(二)时代要求: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回应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8新时代社会现实更加驳杂繁复,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回应时代现实的重要举措。

第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指出: “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培育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而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综合发展。首先,科学家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深厚源泉。科学家精神中所表现出来的胸怀祖国、敢为人先、追求真理、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人性魅力,是新时代培育人才的思想养料,天然地具有无穷的思想感染力。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很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本质内涵,使学生能够充分获取积极的精神引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扎实的文化功底,从而能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其次,科学家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思政课强调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单位及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思想理论的灌输,而轻视对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应用的培育,这就导致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很好地解决思政课内容单一的问题。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丰富思政课内容,使学生接收到更为全面系统的思想内容,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所以,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大有裨益。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4]33。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科学家精神必然是题中之义。其一,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关键内容。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他们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具有高尚的精神品质。科学家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还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如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等精神,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科学家精神可以丰富中华优秀文化内涵,拓展中华优秀文化外延。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这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其二,科学家精神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的现实要求。时代呼唤伟大精神,科学家精神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关键内容,还是构建文化强国的精神引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体会科学家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有助于领悟中华优秀文化深刻内涵,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梦实现的需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4]54青年的成长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新时代开展好青年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帮助提升道德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5]。修德,必然不能缺少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如爱国、奉献、诚信、协同等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所以,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帮助学生汲取道德营养、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自小耳濡目染诸多西方文化,长期以来缺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因此,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丰富中华优秀文化内容,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发挥魅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 实践探索: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毛泽东说过: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6]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还要进行实践探索,即融入之路径。科学家精神契合学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内容为王、教学一体、虚实结合等方面着手,探求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内容为王: 探索科学家精神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说过: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理论是否深刻是否全面,决定了理论能否感染人说服人。所以,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要全面探索科学家精神的教学内容。

第一,吃透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容。开展好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工作,首先要梳理总结好科学家精神的理论内容。只有把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容把握好,教学活动才有材料、有内容实施。首先,总结习近平有关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为科学家精神的完善准备依据。其次,挖掘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迹,造就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并以此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再次,对科学家精神进行深入理解,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相关文件,对相关重要论述进行抽象总结; 此外,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更加深化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最后,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和内容,对科学家精神内容以适合教学开展的形式进行编排。总之,在教学开展前期,一定要吃透习近平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使得教学开展有料可用、有据可依,避免教学浮于表面。

第二,设置科学家精神专题教学内容。科学家精神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 并且科学家精神尚未进入教材体系,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因此,发挥好科学家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需要设立专题教学内容。设置专题教学内容,要全面结合思政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及内容,将科学家精神全面融入其中。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讲授“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专题时,要分析科学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突出科学家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价值,突出科学家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讲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时,要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会贯通,把科学家精神中的“爱国”“奉献”等内容融进专题讲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总之,专题教学对于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大有裨益,能够由小及大推进对科学家精神的领悟,同时实现科学家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完美衔接和契合。

(二)教学一体: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协调统一

高校思政课包含了教和学两方面内容,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教和学必须相互配合,师生也必须相互衔接,高校思政课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所以,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还应该全面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各自作用,实现教学一体。

第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在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引导科学家精神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融入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教师要学深学透科学家精神,加强对各门思政课中科学家精神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科学家精神与思政课的完美结合,真正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生人生发展。其次,在教学能力上,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运用科学家精神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将科学家精神讲通讲透,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精神的学习欲望。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转变话语体系,由教师主体变为教师主导,由自上而下的传统方式转向水平沟通的新形式,推动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第二,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高校思政课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确保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益有效。首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接受度。在传统意义上,思政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就出现教与学脱节的现象: 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自我陶醉”,而学生则在下面“不知所云”“毫不在意”。因此,在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符合新时代的学生偏向,消解学生的抵触和排斥心态,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充分考虑学生感受,切实做到尊重学生兴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偏向。在课堂上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应用贴合学生、顺应时代的教学案例等。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背后的学科趣事等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课程之中。

(三)虚实结合: 保障虚拟与现实的完美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应该推进传统优势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理应保障虚拟与现实的完美配合。

第一,确保硬件与软件相配套。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政课的“主战场”,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确保课堂上软件与硬件的相互配套。首先,从硬件入手,发挥好硬件教学设施的作用。学校层面要配备新型教学硬件设施,为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准备充分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型教学媒介,加强对多媒体、声光电、移动客户端等设备的科学应用。此外,紧跟科技步伐,拓展教学平台。如应用网络技术建立科学家数字博物馆,学生依托网络客户端进行线上访问浏览,就能深入感受科学家精神的精神魅力,学习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其次,从软件着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应当发挥好主导作用,以新型教学方式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提升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采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辅助,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具体。此外,要优化校园科学文化氛围,通过设置科学家精神宣传专栏等形式,使学生们时刻浸润在科学家精神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

第二,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网络教学工具逐渐进入高校教学视野,并且开始发挥巨大的教学作用,这给高校思政课赋予了更多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全面发挥网络教学与传统授课的双重作用,推动二者协调应用,实现教学融合与优势互补。一是创新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线下教学能够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进度; 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很好地监督学生,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保障学生能真正融进教学全局。二是应用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创新运用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扩展,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平台作用,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扩展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运用“微课”等教学平台,录制视频教学内容供学生课下学习,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化和补充; 将大量体现科学家精神的科学家事迹制作成微视频,进行线上传播,以加深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把握等。

猜你喜欢

思政课科学家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假如我是科学家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