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客互动视角下拉萨市居民对于本真性问题的态度和感知分析

2021-12-30郝士专次仁曲珍旦增卓嘎

当代旅游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主客真性当地人

郝士专 刁 峥 次仁曲珍 旦增卓嘎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引言

从只关注原物本真性的客观本真性到关注游客体验的建构主义本真性,再到完全放弃考量原物本真性的后现代“逼真世界”和注重游客体验的“存在本真性”。本真性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物向人,由实向虚的过程,从不同的方面深化了本真性理论。有关本真性的实证性研究则以理论研究为基点,对实际研究区域的本真性问题进行分析,取得了不少对实践有益的成果。然而,本真性中有关主人的研究较少,且基本没有从主客互动角度对本真性进行双向研究的文章,笔者认为本真性研究的下一个重点是关注主人,关注主客间具体情境下本真性问题的变化,是为对本真性理论作补充。

一 问题提出与主客互动的引入

在不否定旅游中单向本真性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笔者认为, 单向本真性的概念是有局限的。游客体验了“本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刻意表现的商业化的真实,评判标准在于游客的个人感知,游客通过自己的经验、知识、实际体验来判断是否真实。游客自我判断的过程是受到东道主诱导的,东道主依据自己的价值、认知等进行“本真性”输出,游客在接受输出的同时,进行自我加工,最终形成整体感受。长期被忽视的东道主一方实际上是游客主观感受的提供者、本真性的营造者,究其本质游客能否体验到本真的事物与东道主一方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东道主与游客的情感连接和东道主对游客是否能得到本真性感知的态度对于游客一方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 研究背景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及观察法。研究者首先通过与大昭寺周围活动的、对大昭寺有较深了解的二十位当地藏族进行访谈获得一手资料。为确保交流沟通的准确性随行有一位藏族人作为翻译。其次,研究者亲自置身其中深入观察,为确保访谈的准确性、全面性和体系性,深度访谈是以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在旅游管理系教师的帮助下,依据本真性的四个维度我们各设立了几个基本问题,作为访谈内容的基准,并在询问交谈的过程中灵活补充新的调查问题以求获得较为全面的答案。我们也拍摄了25张照片作为访谈的补充与注解,以便更真实生动的理解访谈者所言。

三 数据分析

(一)凝视下的本真性互动

在公共空间里,如八廓街广场、转经道,几乎没有一个游客与当地人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明显的藏式服装的当地人与手持相机打着阳伞的当地人形成了两股互不干扰的人流,当地人进行自己的转经活动,游客进行自己的游览观光活动,游客与当地人形成了和谐的“共睦态”。游客享受着“游客”身份认同感带来的超脱与疏离,与当地人的对话会把他们从这种“游客认同”中脱离出来,而失去辛苦追求的“陌路者”“外地人”的氛围。游客维持着自己认为的游客形象,带有着经济地位上的优越和文化地位上的残缺尽情体验陌生环境的微妙感觉。因此,他们不选择与当地人互动交流。“旅游凝视”则承担了游客和当地人互动的重要媒介,本真性的互动也是在凝视中产生的。

Urry(1990,转引自刘斌、杨钊,2021)认为“旅游者对地方的凝视是源自期望,特别是他们的白日梦核对愉悦的幻想,而凝视是由符号建构的,旅游就是这些符号的收集。”[1]。游客通过拍摄活动获得完成凝视所需的各种符号,他们一次次把镜头对准八廓街的古老建筑、转经道上的当地人,游客对待当地人的态度并不是淡漠的,反而有些兴奋,他们乐此不疲的从人和物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符号”,如藏装拍摄、对当地人的拍摄,随之把这些符号转化为可炫耀的资本,发朋友圈、发微博、与亲近的人分享。在那一刻获得旅游的真谛,王宁所表述的人际的互动本真性在这一瞬间完成。

从旅游凝视理论来看,旅游中主客互动虽然是双向的,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旅游者作为观看、凝视主体,对东道主及其文化的凝视和体验,并将自身的“旅游想象”“文化期待”投射到对方的过程(高婕,2020)[2]。旅游凝视的过程大部分是游客占主导的,也有学者的研究认为,游客选择的符号不符合当地人的要求是不会长久延续下去的,Meerhan K(2001,转引自公维军、孙凤娟,2019)认为“只有真正响应本地人需求和认同的传统才会保留下来[3]”。然而八廓街的部分旅游活动,如 藏装拍摄,不符合大部分当地人文化上的需要,少数敏感的当地人认为“他们的藏装是不符合规制的。”与之相反,虽然他们觉察到了旅游活动中文化上轻微的变质,但仍坚定地支持旅游行业的发展,肯定旅游带来的积极性、反而淡化旅游带来的各类危害。拉萨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很长的一段时期,拉萨保持着落后贫穷的整体面貌。由此,当地人面对现代化的冲击犹如稚童,对什么新事物新现象都怀有珍惜与好奇的心理。他们既诚恳的察觉到“氛围的缺失”“规制的缺失”“街景的改变”,但仍肯定因旅游开发带来的“宽阔干净的公路”“新装的路灯”。并且深以为通过微不足道的文化上的牺牲,获取经济上的繁盛是值得的,也很享受旅游带来的福利。旅游对于族群边界的保持、转化、重建有重要影响,旅游诉求的重要目标就是族群文化认同(麦肯耐尔,转引自薛熙明、覃璇、唐雪琼,2012)[4]。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人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凝聚力得到了觉醒和强化,同样获得了族群认同感。如一位当地受访者提及:“大多数游客都不错,欢迎游客的到来,但还是希望能够尊重一下我们的文化,比较反感的是有的游客把巴扎符号放在鞋子上脚跟上,这是侮辱我们的文化。”

拉萨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拉萨的核心产业,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当地人或多或少的参与旅游活动,从中牟利,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外来人流的大量涌入,增加了当地人的不安全感和面对游客的慌张,他们很少与游客沟通交流,有语言方面的因素、文化上的差异,更多的是一个开放不久民族的不适应感。访谈者普遍表示“不关心旅游活动,不怎么和游客交流。”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较少的收到游客所建立符号的反作用,并因此做出什么讨好游客的行为。正是当地人对游客的漠视,建立起了属于拉萨市旅游的独特民族风情。他们身着藏装,日复一日在转经道上转经,出于民族的内敛性和羞怯感,保持着和游客的距离,成为了八廓街景的一部分,充当了游客的凝视对象。

(二)半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主客权利转变

半公开场合与私密场合的情形则大有不同,游客与居民均摆脱了各自扮演的角色,从文化关系,文化上的弱者与强者转变成为赤裸的经济关系,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不存在强者与弱者,双方的权利因为主动地经济交流拉向了同一水平,但是居民占据了相对的高位,因为他们是经营者、是具备知识的人,他们垄断了对所经营物品的属性解释权,不具有较强当地知识的游客不得不听从当地人的教导。另一方面,看似羞赧的游客从游客身份转向了顾客身份,更乐于与当地人交流沟通,这种交流沟通伴随着文化上的互相感染,游客从店家口中得知店里一幅唐卡的含义、知晓一段历史掌故,尽管当地人说的可能不对,但对于游客来说对与不对不重要,他们想要获得的是一种仪式化的体验,通过问询获得旅游价值的印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正像王宁(2007)研究中提到的一样,如果我们没有识破展示人声称的虚假性,我们就在客观上被欺骗了(把不真的东西当真)。如果我们识破了他,我们就产生了“被欺骗感”[5]。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游客都是吃亏的。通过观察,部分游客大都缺乏有关当地文化的知识,他们辨别真假的途径是互联网或者借助朋友的知识,其次就是当地人的言语,他们并不细加辨别他们言语中的真假,普遍选择接受,抱着一种走马观花增长见识的态度,从一家又一家店铺一个又一个古迹走过,全凭兴趣选择停留问询拍照与否。本真性的杠杆倾向了当地人一方,游客获取的知识以当地人的知识为主,符号化的表现退到了幕后。

四 模型构建

本真性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是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一种“共谋”。两者从旅游中各取所需,当地人凭借着先天的优越性,在文化材料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是文化材料的提供者,负责呈现游客到来之前的目的地形象和本真性的“真假确定”。在政府、居民、商人等多方利益的交割下,这种利益交割是复杂的、长期的、互相妥协的结果,几种不同作用方向的力最终朝向了一致的方向,提供了游客游览体验的舞台,无论真实与否,这个舞台在当地人的心中是真实的,起码是当地人能够接受的。这个过程中,当地利益群体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聪明的旅游品供应商会根据游客认知调整自己的经销方案,提供游客想要的以及他们认可的真实品,尽管有时候矫枉过正,过度迎合游客造成失真和虚假。基于此我们给出了主客互动下本真性发生机制模型(见图1)。模型以主客双方三种场合下的互动为核心,认为游客在原有符号群和主客互动中本真性价值传输的双重影响下以互联网传播的形式增补符号群本身,形成建构出的本真性价值,其中主客互动中的本真性价值传输主要表现在被凝视的当地人的影响、旅游经营者的言语传输、游客的自我学习等,并且符号群会在游客到达目的地之前以互联网信息获取为主要形式对游客实际旅游中的符号选择加以影响,游客由此表现出的观念态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居民的本真性传输内容,可能因此出现迎合游客的虚假性,这就是游客观念对客观本真的影响手段。当地人为他者的“看”而生产的自我,以符号化“自我”与旅游“他者化”的方式,在一种相互凝视的场域中建构起地方性(赵巧艳、曹哲,2021)[6]。居民与游客之间持相互作用的局面,游客与符号群,居民与符号群之间也呈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形式,最终表现为客观原真性的减损和所建构出符号群的改变,本真性的真实含义便渐渐向着真或假的方向偏移,假设当地人恪守的文化是真实的,主人的影响力高的时候偏向真实,客人的影响力高的时候相对偏向虚假。

图1 主客互动下本真性发生机制模型

五 结语

通过对25位藏族与部分游客的调查,以及笔者在八廓街周围的深入体验,本文从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三种具体的主客互动场景对主客间的本真性互动分别进行了解释,认为公共空间的凝视、半公共空间的言语互动与私密空间的情感交流构成了主客本真性互动的三大部分。而后以主客本真性互动为核心,建立了客观本真与建构的符号本真增损的模型,对主客间互动与本真性形成的关系机制进行了解读,创造性地将主客互动引入本真性研究的领域。

猜你喜欢

主客真性当地人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建筑原真性探微
经验与存在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看到和走到
信一半
看到和走到
“蛇来了”
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