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寿命的极限是多少

2021-12-30王江涛

中外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百岁老人纪录长寿

□ 王江涛

寿命纪录有望突破

过去100 多年间,人类的整体寿命发生了显著的增长。即便当今的很多发达国家,在20 世纪初的预期寿命也不过四五十岁,全球整体预期寿命一直到20 世纪中叶才达到这个水平,但很快在21 世纪初达到近70 岁。而根据全球疾病负担人口统计协作组的最新研究,2019 年,全球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5 岁。这反映了人类整体的寿命预期。

那么,在寿命预期整体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寿命极值会怎么变化呢?

最近,有科学家尝试用长寿老人的数据分析预测了至21 世纪结束时人类寿命极限的可能性,认为届时超过99%的概率将有人打破目前122 岁的最大寿命纪录,与此同时,最大寿命达到至少126岁的概率也高达89%,还有44%的概率达到128 岁。此外,有13%的概率达到130 岁。这一研究发表在2021 年6 月的《人口研究》杂志上。

总的来说,活过100 岁不是一件易事。在百岁老人的基础上,年龄达到110 岁的还有超级百岁老人的专有称谓。而最新研究所估计的,122 岁的最大寿命纪录有望被打破等预测结论,对认识人类寿命极限提供了新的参考。

“本世纪,我们可能会看到全球百岁老人和超级百岁老人的数量大量增加。自然,这也会对政府的社会和经济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统计系研究人员迈克尔·皮尔斯认为,以往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寿命很有可能会实现,“我希望这能激发那些有潜力的人迈向人类寿命极限。”

其实,在最新研究估计有13%的概率将有人达到130 岁之前,2020 年,不少媒体已经报道了新疆老人阿丽米罕·色依提在过134 岁生日的事情。迈克尔·皮尔斯解释,迄今为止已有很多人宣称超过珍妮·卡尔芒1997 年创造的122 岁164 天的纪录,虽然这些最新的寿命纪录可能也是真的,但是它们不能被证实,因而还无法被纳入研究,事实上,关于超级百岁老人准确的出生和死亡纪录是相当有限的。

而根据目前有限的经过认证的长寿纪录,最新研究虽然估计几乎肯定会有人在本世纪超过122岁,但也认为不太可能会有人超过135 岁。长寿纪录的增长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未来几十年会有多少人能达到110 岁。

110岁是个坎

2017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霍尔格·洛茨恩通过分析一些长寿老人数据发现,110 岁堪称百岁老人的一个坎,一旦过了这个年龄,死亡的风险是相对平稳的。统计数据显示,此后的生死与年龄大小、遗传基因、性别、生活习惯等都没有显著的关联。

相较而言,对110 岁以下的人来说,是否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是长寿的很重要的因素。至于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就更是一个基本的生理规律。因而,过了110 岁之后,死亡风险反倒趋于平缓的发现可谓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类似的结论并非孤例。

而这些有待进一步确证和解释的发现,也是最新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这背后其实也关涉该领域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论:人的寿命究竟有没有界限。如果人到了110 岁之后死亡风险确实趋于稳定,那么从数据上看,很难说人类有一个确切的寿命上限,尽管生命依然短暂。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人的寿命是存在一个固定的最大极限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的科学家就主张这种观点。2016 年,该系三名研究人员就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报告了他们的证据。通过分析全球人口数据,他们发现过了100 岁之后,人的存活率是下降的,而且最大寿命纪录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仍无人打破。这一论述很快招致不少反对,比如,有批评者认为,全球很多地方预期寿命都在增长,哪怕增长放慢也是在增长,并没有迹象表明增长率要趋于零。

由于洞察人类寿命上限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世界各地观察到的不断增长的长寿老人的数量,着实让这一问题难于回答。

以人口老龄化备受关注的日本为例,回看过去近半个世纪里百岁老人的数量,1976 至1985年间去世的百岁以上的老人仅有5000 多人,但2006 至2015 年间,这个数字则接近18 万。与总数增长相比,超级百岁老人的增长更为惊人。根据当地人口普查数据,2005 年,百岁老人数量为2.5 万多人,而2015 这年,百岁老人数量达到6 万多人,10 年间增长超过140%。相比与此,110 岁以上的超级百岁老人的数量从22 人增长到146 人,增长超过563%。规模更大的超级百岁老人的基数,给人类触及寿命上限提供了更多可能。

死因统计情况也给110 岁以上的超级百岁老人的情况蒙上了一层面纱。法国人口研究所科学家弗兰斯·梅斯利等人曾总结过该国部分长寿老人的主要死因,以了解影响长寿者继续长寿的障碍。这些老年人年龄在90 至117岁,去世于2000 年至2014 年。统计显示,主要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5%。此外,其他与循环相关的疾病和传染及呼吸类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中也较为稳定,大约占到10%。但是年龄越大的话,越有一些不太能说清楚或者不太好归类的死因,这种说不清楚的比例在90 岁的老人中不到10%,但对于110 岁以上的老人,则超过40%。

最新研究也认为,110 岁之后,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地域或性别等差异。这些关于110 岁以上长寿老人的秘密可能成为未来认识人类寿命上限的关键。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增长态势

尽管人类寿命的极限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这个纪录可能只是由一个极端个例来决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人均预期寿命这个反映人群整体情况的数据对个人的生活才更具参考价值。而相比不太确定的人类寿命上限,全球绝大多数地方的平均预期寿命近几十年来都保持增长态势。

2015 年时科学家发现,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是71.8 岁,到了2019 年,这一数据增长到73.5 岁,其中女性76.1 岁,男性71 岁。高收入国家相对更高,在这项最新数据中,日本、新加坡的整体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5 岁,日本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甚至达到87.7 岁。美国2019 年出生人口的整体预期寿命为78.9 岁,男女分别为76.4、81.5 岁,中国整体达到77.6 岁,男女分别为74.7、80.8 岁。

早在2018 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估计,到2040 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仍将继续提高,中国的总体预期寿命有望超过80 岁,达到81.9 岁,日本、瑞士等国有望超过85 岁。

猜你喜欢

百岁老人纪录长寿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百岁老人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科教·纪录》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