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调查分析

2021-12-29杨平陈彬曲笑汪传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场所医疗卫生

杨平,陈彬,曲笑,汪传文

(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长春 130102)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应用,其在医学领域普及最广,影响最大。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统称为医用辐射。在广泛应用医用辐射源为人类防病治病造福的同时,也必须要防范各种医用辐射源事故的发生,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为了解我省医用辐射防护情况,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52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进行了调查和监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从全省9个市(州)抽取52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2家,二级医院26家,一级及以下医院14家。

1.2 调查内容

对52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其放射诊疗场所和放射诊疗设备进行放射防护监测(每类设备至少监测1台)。

1.3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制定统一调查表,由调查承担部门及有关放射卫生技术机构配合完成。

1.4 质量控制

监测单位由具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依据国家卫生标准开展现场检测[1-11],由省级质控机构对承担调查、检测工作的相关机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进行阶段性现场评估,以确保调查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以频数、率或构成比(%)描述数据。

2 结 果

2.1 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52家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人数为41 474人,其中放射工作人员人数2335人,占比为5.63%,男性1455人,女性880人,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占比为62.31%。诊疗项目频次以三级医院的居多,约220万人次/年,相当于二级医院诊疗频次的2倍;放射诊断频次最高,约300万人次/年,见表1~2。

表1 52家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一览表(人)

表2 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项目频次一览表(人)

2.2 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基本情况

监测了52家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191台/套,其中放射诊断设备156台/套,占比最高为81.68%,介入放射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11台/套,放射治疗设备19台/套,核医学设备5台/套。二级医院所占设备比例偏高,三级医院次之;放射治疗设备集中在二、三级医院,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分布(台/套)

2.3 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配套设备情况

52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共有患者和检查防护用品2344件,其中铅橡胶帽子418件、铅橡胶颈套653件、铅橡胶围裙628件、铅橡胶手套148件、铅防护眼镜240件、其他护屏护帘等257件。有10家有辐射巡测仪(共32台);有6家有核医学设备,均配有放射性活度计和表面污染仪31台,其中活度计19台,表面污染仪12台。有16家有放射治疗设备,有医学物理人员58名,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设备36台(其中放射治疗剂量仪19台,放射治疗剂量扫描装置17台)。15家有放射治疗剂量仪,开展稳定性监测工作,监测率93.75%,12家有放射治疗剂量扫描装置,配置率75.00%。

2.4 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情况调查结果

5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191个放射诊疗场所中,有191个放射诊疗场所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监测率为100%;有2台CT设备工作场所的控制室门防护不合格,监测合格率为98.95%。

2.5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情况调查结果

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情况调查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放射诊断4大类设备。5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191个放射诊疗场所中,有191台放射诊疗设备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监测率为100%;其中有13台放射诊疗设备监测不合格,合格率93.2%。不同类型的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初检情况见表4。钴-60远距离治疗机、头部伽玛刀、后装治疗机、PET/CT、SPECT、屏片X射线摄影机、CR、CT、乳腺DR、DSA、全景牙科机等11类设备性能监测合格率为100.0%,其他设备合格率在66.67%~97.14%之间,口内牙科机设备合格率最低,为66.67%。不合格的13台放射诊疗设备中,1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校准点吸收剂量1项指标不合格,2台口内牙科机设备,1台是低对比分辨力不合格、1台是低对比分辨力和管电压指示的偏离不合格,1台X射线透视机设备加载时间偏离不合格,9台DR设备中,5台测距误差不合格、2台管电压指示的偏离不合格、1台极限空间分辨力不合格、1台自动亮度控制不合格。13台不合格设备中,有2台设备(1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DR)进行了复检,复检率仅为15.38%。

表4 不同类型的放射诊疗设备放射防护初检情况

3 讨 论

结果显示,52家医疗卫生机构中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和场所防护监测率为100%,但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合格率为98.95%;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监测合格率为93.2%。针对不合格情况,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不合格放射诊疗设备或场所的复检率不高,设备复检率仅为15.38%,场所复检率为0%。按照国家有关放射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初检不合格的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应在进行调试、维护后,及时对该设备或场所进行一次复检,复检后仍不合格的设备和场所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整改合格前不得投入使用。

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有的未配备放射治疗剂量扫描装置且/或未开展稳定性监测,放射治疗剂量扫描装置配置率为75.00%、稳定性监测率为93.75%,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原卫生部卫监督发〔2012〕25号文件中《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指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γ刀、X刀等)、医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重离子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中子治疗装置与后装治疗机等放射治疗设施为危害严重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按照《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6-2011》等标准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不同检测项目,每周、每6个月或每月都要进行稳定性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52家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数共2335人,占在岗总职工人数的5.63%,男性居多;诊疗项目频次以三级医院的居多,约220万人次/年;放射诊断频次最高,约300万人次/年;二级医院所占设备比例偏高,三级医院次之。可见每年的诊疗项目频次达到上百万人次,放射工作人员及就诊者受照的频次相应增多,如何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主体责任意识,提高本机构的放射诊疗管理工作。尤其要重视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对不合格的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不合格不能投入使用,管理要落实到位;未配备放射治疗剂量扫描装置和未开展稳定性监测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纠正,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其不断完善诊疗设备安全防护和质量安全控制监测工作。同时增加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对放射防护重要性的认识,合法合规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引发健康受损及事故的发生。二是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医疗卫生机构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开展放射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场所医疗卫生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恋爱场所的变化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