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探究

2021-12-29

科学咨询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范 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南站附属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1]。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可以为学生道德提升和法律意识增强提供保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关键,学习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2]。”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拓宽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大多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十分局限。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和案例,拓宽教学资源。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时间会在板书的书写中浪费,导致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间较少。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将知识要点、形成过程、相关案例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直观、生动、便捷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点为学生呈现,有效节约板书的书写时间,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3]。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小学生转变成一个初中生的适应阶段,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也是刚刚接触。研究调查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政治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经过分析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多是理论化的知识,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其次,由于老师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低沉。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资源

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树立信息化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可以与时俱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明确教学开展的目标,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全面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做好道德与法治学习高效开展的物质基础。

比如,学习部编版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中的“努力就有改变”的这一版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深刻的分析,之后运用信息技术,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内容。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努力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像是我国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天都要求自己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毛笔,就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正是因为王羲之的坚持与勤奋,他才被人称为“书圣”。除了王羲之的故事,还有华罗庚,他从小家境贫困,初中毕业不久就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是他酷爱数学,勤奋不怠:柜台旁,能看到他时常研读数学书籍;半夜里,能见到他挑灯思考的身影……十九岁时,华罗庚到一所学校去当会计,他变得更忙碌了,但他并没有因此中断钻研数学,熬夜是常有的事……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这些名人的故事都是努力的真实写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学习内容的佐证,增加可信度,以此扩展学习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技术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关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熟练程度都是对教学开展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在教学中更多地接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建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流会,让教师在分享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做更好的自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流会,让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拓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开展做好保障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的这句话向我们展示出来了学生学习趣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情境教学法就是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4]。这种教学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学习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友谊在自己的心目中意味着什么。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论是言谈举止、兴趣爱好,还是性格特征都会受到朋友的影响,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几名学生坐在一起,一起谈论有朋友的感受、交友的智慧等,为高效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通过一个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来分辨真假朋友。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会如何和朋友相处,学会分辨真假朋友,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四)运用微课教学,紧抓碎片时间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很多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被浪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开展微课教学形式,打破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5]。这种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等特征。长时间的课堂学习会让初中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大不如前。微课教学时间大多控制在5-8分钟内,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习得更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

比如,学习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版块,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例如,在第一个微课视频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帮助其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个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使其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起生命的使命等。通过这些微课视频的分批制作,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这部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能使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