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书法布白”说开去

2021-12-29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点画方圆气势

凡学过书法和中国画的人,都听到过“计白当黑”这句警示。然而在实施操作时,还是有很多人把此警示抛置脑后,总是重于“计黑”而忘却“计白”,更不知从何处着手“计白”。殊不知“计黑”易,“计白”难。“黑”,有形迹可见,而“白”看似无形,实则确实存在。有了“黑”自然就能出现“白”,因此“白”不容易得到重视。再者,当你挥毫作书时,立即就能发现“黑”的变化是有穷的,可以量化;而“白”却很飘渺,它随着“黑”的变化而变幻,因其变化是虚幻的,“白”对于“黑”,如影相随,“黑”动则“白”动,“黑”变则“白”亦变,因此人们常会对“白”熟视无睹。不然,先贤又为什么强调“计白当黑”呢!

一幅书法作品,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的是整体形象美。构成整体形象的局部不仅指具体的字,也指没有着墨处的空白。书法的布势就是“计白当黑”。人们把着墨处称作“字”,其实没有着墨处也是“字”。着墨处无白,则仅是一团墨迹;反之,没有着墨的一片白纸,谁也不会说它是“字”。因此,作为书画作品,黑白同等重要。黑白对比,才能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字无孤单,相互为安。黑多白少则局促,白多黑少则空虚。点画处是实,空白处为虚,但虽虚也实。空白是无形的“点画”,更是作者感情活动的重要空间,也给欣赏者以形象思维的空间。一幅山水画,山石、树木、人物、舟车、屋舍等等是“实”,天空、静水、云雾、溪流、水汽为虚。虚实相应,才有灵性。书法布白如同山水画置景构图,重变化、求统一,要求用黑白虚实等对比手法制造出震撼人心的气势。

布白之妙,全在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用笔、动势和形态等方面。用笔变化是指粗细、长短、方圆、浓淡、轻重、曲直虚实等;动势变化是指长短、大小、方圆、肥瘦、纵横、宽窄等;形态变化是指长短、大小、方圆、宽窄等。

节奏变化有快、慢、缓、急。相比起来,正书(篆书、隶书、楷书)的节奏相对缓慢,以显示端庄持重;行书、草书节奏变化快速强烈,跌宕起伏,气势连绵,以呈现风流浪漫。

书法之妙,妙在用笔,贵在神韵。古来作书重“气韵生动”,要求全篇字字无孤立,行行气脉相连,全篇一气呵成,气韵贯通。用笔承上启下,左右呼应,字势高低斜正,首尾相接,盼前顾后,气势浑然一体,字字跃然纸上,处处生机盎然,具有诗的意趣、画的韵味、歌的节律,从而达到感人的艺术境界。正因如此,古人评书极其严苛,无数,传世的作品中,只有极少数,如王羲之手书《兰亭序》等超一流的极品,才能称得上“神品”,而这正是我们所有学书法的人都应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点画方圆气势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颜真卿楷书“点画”的教学课例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咏鸡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七绝·春雪
让句子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