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逻辑、困境及取向

2021-12-29赵和楠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财政学财政思政

赵和楠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其时代价值可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得到印证。自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通过促使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进而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立德树人工作实效。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亦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如有学者主要就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予以阐述[1-2],另有学者提出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重点加强国情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公共意识及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3],并对财政学课程所融合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4]。

事实上,课程思政得以全面推进的前提是明晰各专业课程之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即从理论上回答该课程缘何能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载体,财政学课程亦如此。同时,“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5]。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何种困境、未来该如何优化等问题均是值得探究的,然已有文献鲜有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予以诠释,继而分析其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困境,并提出未来的优化取向,以期打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财政样板”,最终助力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

从概念上讲,课程思政即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功效,其为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6-7]。进一步讲,财政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为研究对象、全面诠释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思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优势。具体而言,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聚焦财政之治支撑国家之治,启发学生“读懂中国”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内在要求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而价值引领的首要前提是价值认同。财政学课程聚焦财政之治支撑国家之治,以政府财政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等篇章的系统设计,阐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施教带领学生在宏观层面深刻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新中国成立70余年财政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密切联系,在微观层面把握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设计原理、作用机制、实施诱因及执行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国家治理、政府行为的理解、认同,继而启发学生“读懂中国”。

(二)蕴含价值引领所需德育元素,引导学生“点赞中国”

德育元素挖掘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8]。财政学课程内含丰富多元的德育元素,可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价值支撑。具体讲:一是财政学课程传授学生为何、如何“理公共之财,行公共之事”,尤其是对诸如“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如抗疫)及精准扶贫等支出的历史性剖析,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40余年来、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民生事业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夯实学生的国情认知、公共意识,又可塑造其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二是财政学课程涉及对税法、预算法部分内容及财政监督、支出绩效评价等问题的讲授,有助于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并感受到财政管理、社会法治的进步;三是财政学课程中对国际财政问题的介绍,结合众多中国对外援助案例,可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中国财政,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大国担当财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财政,进而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由此,便引导学生“点赞中国”。

(三)依托国情教育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建设中国”

公共财政在治国安邦中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作用,依托财政学课程的基础理论诠释与德育元素呈现,更有助于对学生开展国情教育,继而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建设中国”。一方面,无论是对我国财政治理成效的纵向时间意义上的比较或横向空间领域上的比较,众多“财政济民”“财政支农”“大国财政担当”案例都能够引导学生在丰富学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塑造高尚品格、涵养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是财政学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在呈现财政治理辉煌成就的同时,财政学课程亦能客观分析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各领域财政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树立运用所学知识经国济世的社会责任感,强化青年学生投身财政治理和国家建设的责任担当,有效引导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建设中国”。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境

笔者以多次参加财政学科建设研讨会、师资培训班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对参会财政学授课教师展开充分访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及对课堂学生的数次调查,发现当前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如下实践困境。

(一)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主观意识不强,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主体,其主观重视程度及建设能力极为重要。然调查发现:一方面,授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主观意识不强。尽管多数教师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但仅停留在“守底线”层面,即坚持“不错误引导”,缺乏从教材中系统挖掘德育元素继而对学生开展有效价值引领的主动性,缺乏依托财政学课程天然优势高标准打造财政学课程思政样板示范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升。突出反映在从财政学教材中挖掘德育元素和将德育元素融入财政学教材的能力、将价值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能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优质课程思政资源的汲取内化运用能力等尚存在“短板”。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未展开对学生群体的充分研究

学生群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对象和中心,财政学课程的优质德育元素供给能否实现充分的价值引领,有赖于对学生群体展开充分的研究,提升教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特征与需求偏好的认知。然而,调查发现该项工作有待持续改进,表现在:一是在网络与社交媒体普及、思想舆论相对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专业授课教师难以在有限授课时间中准确把握课堂学生的整体特征及群体异质性;二是授课教师未能与课堂学生展开充分沟通,难以准确把握该群体之于课堂教学的主观偏好、改进诉求;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仅将授课视为简单重复化任务,唯职称晋级考核标准为导向。

(三)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也是各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共性特征,其内在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可行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然而,访谈发现该项工作在部分高校却鲜有涉及,多数院校重课程思政建设前期工作推进轻课程思政建设后期效果评估,进而难以有效评估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的实施效果,难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提供有效依据。此外,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亦为当前多数授课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激励机制缺失,或未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现有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等激励制度,仍以项目申报、论文发表、成果获奖、教学获奖等为主要激励依据,从而抑制了财政学授课教师深入开展、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缺乏有效组织与系统推进

访谈发现,当前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尚缺乏有效组织。部分访谈对象表示所在单位缺乏有形有力有效的组织领导、组织推进,缺乏健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同时,部分高校虽已实施某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推进举措,如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课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等,但工作推进整体缺乏系统性、全面性。课程思政建设涉及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设计、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应用、一二课堂衔接、教学效果评估、经验总结推广、激励机制构建及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推进等内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则会抑制包括财政学课程在内的众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三、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取向

不难发现,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多具有一般属性,针对其具体实践困境,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提出如下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取向,以期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为其他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一)多举措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是主力军,故而应通过多元举措提升授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观意识及建设能力。具体讲:一是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制度中,并通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项目申报、说课讲课大赛、集中研讨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授课教师的主观意识;二是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岗前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中,打造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从校内外选树课程思政建设典型,以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示范引领,提升授课教师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三是搭建校内外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典型经验的互享互通,促进授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把握学生群体特征,关注其主观偏好

课程思政建设的对象及中心为青年学生群体,主渠道是课堂,为提升价值引领效果,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研究。第一,在课程讲授前期,由学校或院系统一组织,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就当代大学生群体行为表象及内在特征向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开展充分介绍,也可通过自主文献学习、统一交流研讨等形式把握当前青年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第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由财政学授课教师通过课间师生交流、课后问卷调查、学习委员主动搜集等形式掌握课堂学生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的主观需求及偏好,明确课堂中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异质性,继而动态完善本课堂课程思政建方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匹配”。第三,在课程讲授后期,通过学生网络评教、同行听课反馈等汲取有益建议,进而持续完善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不断提升历届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于无声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与系统实施

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内在要求各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系统全面规划,以提升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效果。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在宏观层面应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大格局,继而形成由教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组织架构。在微观层面,作为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基层组织,各系应形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架构。同时,宏微观组织架构中应明晰各级组织及组织负责人的权责义务,避免相互推诿、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推进,通过各环节的紧扣衔接继而形成合力,提升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包括制定课程思政建设中长期规划、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全过程、注重财政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实现财政学课程思政与各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推进、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及优化路径、全面加强支持保障等。

(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及激励机制

效果评估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价值引领实效的关键一环,应探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其中,可考虑先期设置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专项研究课题,引导校内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展开系统有益探索,继而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实践层面则应充分发挥校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着重加大对效果评估指标选取和方法运用的探索、实践,由学校教务部门牵头组建效果评估团队,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此外,在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可考虑以下方式:一是制定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激励办法,成立专班、科学评估、依效奖励;二是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原有制度文本中,作为“拔高式”条件非“底线式”条件;三是在各类教改项目申报、教学成果表彰等激励工作中,突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猜你喜欢

财政学财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