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任务驱动整本书教学策略探究
——以《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

2021-12-28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臧运红郑明富

内蒙古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选段整本书友谊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 臧运红 郑明富

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普遍呈现“快餐式”“碎片化”,不求甚解,甚至排斥深层思考和审美鉴赏,所以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被专家、教师重视起来,以期通过对整本书阅读,建构起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情感的深刻性。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主题任务驱动整本书教学策略,在学生自由通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精读,通过问题清晰的任务单和主题明确的主题探究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获得较丰富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下面以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具体谈谈“主题任务驱动整本书教学策略”。

一、和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规划

教师先给学生上一节阅读推荐课,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通读全书。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学情调查,搜集学生阅读中的困惑,之后师生一起制定这本书详细的阅读规划。

这本童话故事的主题丰富多彩,讲述的是蟋蟀、老鼠、猫之间的故事,是一个有关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涤荡心灵的有关音乐的故事。

《时代广场的蟋蟀》阅读规划

第一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五花八门的主题:友谊、音乐、成名、梦想、乡愁、自由、幸福、金钱、地位等,第一遍阅读很重要,是文本与自我的初次对话,笔者没有给学生预设过于复杂的阅读任务,只让学生完成一份“故事情节初体验”的任务单(见图1),希望学生能自由轻松地阅读,读出自己的“新鲜”感受和认识。

图1

任务单设置有明确的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同时这些问题又有开放性,给学生的个人感受与认识留足了发挥空间。教师和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交流任务单,梳理出“主题排行榜”,共同确立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三个主题——趣解人物、友谊真谛、音乐魅力。然后让学生课下有目的地跳读相关章节,为主题探究课做准备,同时引导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与每个主题相关的内容,记录阅读时的感受,这些内容可以装订成册,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

毫无疑问,整本书阅读以“主题”的形式推进,加大了容量——知识的容量、能力的容量、思维的容量、精神的容量,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

二、主题任务驱动阅读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在《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的主题探究课中,笔者有选择性地运用了任务单驱动、问题驱动和情境驱动等学习促进方式。

(一)设计任务单

任务单是帮助学生深度阅读的拐杖。在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过程中,始终有任务单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如图2)。

图2

任务单一:“情节初体验”,主要训练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把握,评评阅读中的故事之“最”,绘制“情节绳”并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故事,要求不能遗漏书中的主要人物。

任务单二:“人物妙趣解”,采用泡泡图理清各色人物之间的关系,采用评价椅,有理有据地评价各色人物,在有限视角中理解人物的“立体”形象,在全知视角中看到其人生的轨迹。

任务单三:“患难见友情”,以“友谊见证墙”的形式,让学生关注书中令人感动的友谊。

任务单四:“音乐触心弦”,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欣赏优美的语言,引发名利与自由的辩论;鉴赏乡下生活场景的描写,感悟优美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何为心之故乡。

这四组任务单推进学生自主思考、讨论,让整本书阅读走向纵深。

(二)主题探究课

主题探究课围绕特定的主题设计任务,驱动学生深入文本、联系生活进行思考、表达。发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审美力和表达力。

1.友谊主题:《温暖世界的故事——友谊真谛》。

笔者以友谊主题设计了一节《温暖世界的故事——友谊真谛》,并布置了十个任务让学生选择解答。

(1)人物形象:如果你要交一位新朋友,你选谁?请阐明理由。

(2)故事喇叭:请你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讲述柴斯特吃掉钞票的故事,讲清楚朋友们是如何帮助柴斯特的。

(3) 品味语言:班里要举行“读书摘抄”展评,请你摘抄描写友谊的段落,并做简单批注。

(4)好书推荐:现在你要向隔壁班的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你画出友谊主题的“情节绳”并说清楚推荐理由。

(5)表演片段:某著名导演要到学校挑选演员,请选择友谊的段落改编成剧本,小组合作表演参加海选。

(6)研究报告:你需要创作《论跨越物种的友谊》参加国际友谊日的大赛。

(7)聚焦感动: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这本书令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8)想象情境:想象并写下柴斯特与塔克、亨利在车站分别的场景。

(9)续写故事:用“四格漫画”的形式创编明年夏天塔克和亨利到乡下与柴斯特相聚的故事。

(10)比较阅读:查阅作者生平介绍的文字,与书中友谊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作者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证据。

2.音乐主题:《触动心弦的声音——音乐魅力》。

“主题式”情境任务,指在“主题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教学模式,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学习情境等多种情境任务的驱动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再次精读相关章回,在积极的情境中多角度探究文本,深入思考,形成思辨思维,形成框架式阅读习惯,积累个性阅读经验。

下面,笔者以推进课《触动心弦的声音——音乐魅力》的情境任务设计(节选)为例解读,整堂课设计了小导购员的生活情境兴趣激发,穿插出色完成任务就能“进阶”音乐会门票的情境,引导学生有兴趣、有深度地研读。

情境创设:

各位小导购员们,你们也想去现场听柴斯特的音乐会吗?那可得漂亮地完成任务呀。

描述音乐的选段:

选段1:在康涅狄格州乡下时,我坐在阳光下的树桩顶上,曾经有一只牛蛙告诉我……它最爱听的,就数我的音乐了。多么的自由自在啊!

选段2:就像是小提琴的琴弦被弓弦急促划过所迸发出来的声音,又像是竖琴突然被拨动响起的琴音……那声音就是落叶的回声。

选段3:柴斯特的演奏,回荡在整个车站之内……也都在蟋蟀这美妙的音乐里平静下来了。

选段4:柴斯特今晚可要尽情地演奏了。它想到故乡的那片草原和那根树桩,那条小溪以及那棵老柳树。于是,乐音就这么从它的翅膀底下如流水般地溢出,充满了整个报摊。

任务:

(1)朗读选段,读出你对音乐的感受。

(2)音乐是声音,用文字该怎么描述?分析上面选段用了什么描述手法。

(3)试着描述你喜欢的一段音乐。

(4)讨论:柴斯特在纽约功成名就,而且拥有这么一群真挚的朋友,却选择成名后回到故乡,你怎么看?

三、写下来,形成学习成果

在主题探究课上,每个学生都要发言,锻炼自己的同时,还能听到很多其他同学精彩的观点,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所以我没有让学生止步于五花八门的口头表达,而是要求他们落实到纸笔,写下来,让思考更清晰。因此,每个学生最后都要上交读书笔记或者小论文。最后,我将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让学生相互传阅、交流,实现读、思、写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总之,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实施,只让学生闷着头自己读是很难提高阅读质量的,通过主题任务驱动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度,扩展阅读的空间,构建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深刻领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

猜你喜欢

选段整本书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