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岑软2号”油茶标准示范基地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28覃华东

南方农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油茶林木造林

覃华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 53000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高级油料,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5 省(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生长,有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一起被称为世界纯天然四大木本油料。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多功能森林建设及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油茶林因四季常绿、景观佳、寿命长、经济价值高且适于在山区种植等原因受到高度重视,油茶产业成为南方林业的重点推进项目[1]。2019年,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广西出台了《广西油茶产业双千计划实施方案》。截至2020年底,中国种植油茶453.3万公顷,广西种植油茶53.3 万公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油茶示范基地是“广西油茶产业双千计划”实施主体之一,位于高峰林场桃源分场,距南宁市100 km,交通十分便利。林区地处广西南部,大明山山脉东部,位于东经108°08′~108°53′、北纬22°49′~23°15′,年平均气温21 ℃,年活动积温为7500 ℃左右,年日照时数1450~1650 h,年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50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250~1620 mm,适宜植物生长。项目区海拔为200~220 m,坡度为20°,土壤为赤红壤,质地为中壤,保水保肥性好。

1 油茶种植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

选择距离分场场部较近、附近无村庄及外来人员居住、治安条件较好的采伐基地作为油茶造林地,要求该林地集中连片面积达10 hm2以上,林地海拔在250 m以下,相对高度为50~100 m,坡度在23°以下,土层厚度在80 cm 以上,立地指数在16 以上[2]。

1.2 清山整地

造林前一年的10—11 月,清除采伐残留物,对采伐基地的桉树进行伐根处理,将萌芽条从树桩基部带皮剥离,用除草剂原药液直接涂于伐根和皮部创伤口上,以消除桉树伐桩的萌芽能力。同时从根部砍断林地内的杂灌杂草,清理出一条宽度为1 m 的种植带,带与带的距离为3.5 m。

1.3 挖坑

造林前一年的11—12 月,在种植带内的中心位置挖坑,坑的株行距为2.3 m×3.5 m,深70 cm,底宽50 cm。

1.4 表土回坑

于造林前一年的12 月至造林当年的2 月,取种植坑上方表土填入坑内,同时把所填表土中的杂草、灌木、树根及石头等杂物去除,待填满一半时,把有机肥作为基肥施放入坑内,施肥量为每坑2500 g,与回填的表土搅拌均匀。然后继续取表土回填入坑,至高出坑面15 cm为止[3]。

1.5 苗木选择及准备

选用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品质优良且经国家或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岑软2 号”作为油茶造林品种。苗木选用两年生苗,油茶苗、苗木培育容器杯中,容器杯材料为无纺布,直径≥12 cm,高≥16 cm;“岑软2 号”油茶苗高≥40 cm、地径≥0.4 cm,上山苗木有3 个以上的分枝,且要求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植株无病虫害。有合格标签、质量检验证、检疫证等“一签两证”的苗木方可出圃上山。

1.6 定植、补植

把营养杯淋透后,用竹筐把苗木运到种植坑边摆放好,在坑中心靠山一面用小锄头挖15~20 cm 的定植穴,把容器杯中的苗木放入种植穴内,摆正后覆土并压实。整个过程应小心轻放,避免动作过大造成容器杯内的土壤松散,种植后30 d 内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时及时补植。示范林的初植密度为每667 m2种植83 株,保证当年和第2年造林的成活率大于85%,第3年的成活率在80%以上。

1.7 抚育施肥

造林成活后,于当年7 月除草1 次。次年开始,每年4 月和7 月各除草抚育1 次。抚育时把植株行上下50 cm 林地内的杂草灌木、藤本从根部砍断,全部清除,带出林地。结合抚育情况,于造林当年做树盘,即以植株为中心,沿油茶林木四周成圆形松土扩坎,松土范围为半径50~60 cm,松土完成后,将土地整理成外高内低的平台形,要求外部高出地面10 cm 以上。

造林当年于7 月施肥1 次,次年开始,每年4 月和7 月各施肥1 次。铲草完成后,在油茶林木侧上方、树冠滴水线处开宽度和深度均为15 cm、长度为60 cm 的弧形沟作为施肥沟,在阴雨天气、土壤湿润时,每株施0.5 kg油茶专用复合肥,均匀施入施肥沟内,覆土盖严。

1.8 覆盖防草布及维护

造林当年在树盘上覆盖防草布,可与做树盘工序同时进行。防草布材质为黑色无纺布,规格1.2 m×1.2 m,防草布四周培土压实。每年不定期对被风吹掀开和泥土掩埋的防草布进行维护,重新培土覆盖。

1.9 整形修枝

新造林苗高80 cm 左右时开始断顶,一般在第2年后进行。每年冬季或早春,在主干四周选3~4 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分枝培养为主枝,主枝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 cm,主枝木质化后再在每个主枝上选留2~3 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使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圆头形。修剪后要求枝条分布均匀,树冠通风透光。修枝时要紧贴树干,切口要光滑。剪除弱枝、脚枝、枯枝及病枝,并将剪除的枝条清扫出去烧毁,以免感染病虫害。前4年,应抹去幼树的花芽、叶芽,挂果时及时摘除,维持树体的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2 病虫害防治

据统计,油茶病虫害有160 多种,可造成为害的主要有油茶软腐病、油茶茶苞病、油茶苗菌核性根腐病、油茶炭疽病、油茶煤烟病、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籽象甲、蓝翅天牛及油茶蛀茎虫等30 多种。

2.1 病虫害发生条件和症状

油茶病虫害主要发生在林木过密、通风透光性差、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林木长势差或营养生长旺盛的林分中。油茶病虫害的为害部位有果实、芽、树枝、树干及叶片等,每种为害的症状不同。如炭疽病发生时,果实、树枝和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变成淡褐色,再变成黑褐色,最后果实开裂,林木大量落果落叶。软腐病发生时,叶片病斑上散生出土黄色粒状物,在放大镜下呈白色纽扣状,嫩叶和芽感病后变黄腐烂,果实感病后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的情况。受这些病虫害为害的油茶林木会落果落叶,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树木长势衰弱,影响油茶产量,严重时还会使油茶林木整株死亡。

2.2 防治原则

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坚持“治早,治小,治好”的原则,对油茶病虫害进行防治[4]。以预防为主,采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使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式,只有病虫害大面积严重发生,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不起作用时才能使用化学防治。

2.3 防治方法

坚持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制剂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对油茶病虫害“治早,治小,治好”。1)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严防外来病虫害入侵。2)建立病虫害观察点进行采样调查,及时掌握林分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时发布信息预告,针对病虫害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3)使用最佳的营林措施,加强林分抚育管理,创造出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存繁衍、健康稳定的油茶森林生态系统。4)病虫害发生时,应以调整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每年抚育、修枝整形,4—7 月,在阴雨季节喷洒波尔多液(硫酸铜、熟石灰、水按1 ∶1 ∶200 的比例配制)等杀菌剂3~4 次,间隔20 d 喷1 次,要求从叶到茎全面喷洒,起到有效防治的作用。

3 示范收益及研究方向

据统计,桃源油茶示范林面积为10 hm2,造林前3年用工时间超过3000 d,发放劳务费超过60 万元,为当地村民创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投产后,每年产油量超过10 t,产值可超过65 万元。统计数据表明,油茶培育技术较先进,种植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示范园建设3年后,油茶林的成活率为98.3%,于第2年11 月进行林木修剪,现在油茶林的枝条分布均匀,树冠通风透光,已成开心形或圆头形。开花率达85%,花瓣已及时摘除。

3年后,油茶林即将迎来盛果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1)做好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持油茶林分的健康,维持油茶果高产;2)发展油茶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增强示范林的经济效益;3)多渠道销售茶油,实现产品市场化[5]。

猜你喜欢

油茶林木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家乡的油茶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