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大气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12-28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农现代化攻坚

经 平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这是21 世纪以来第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提出,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亮点突出。 文件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等关键领域有新思路, 在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有实招, 尤其是在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提出了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文件字里行间传达出强烈信号:“三农”工作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乡村振兴务必抓紧抓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再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 乡村振兴已实现良好开局, 正待全面推开。 尽管“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可以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举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推进。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尽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既要通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又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和机制办法抓好乡村振兴, 实现无缝对接、 有效衔接。 对摆脱贫困的县,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农业的永恒主题, 加快农业现代化就要努力实现高质量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在种子方面,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农业现代化的突出位置, 集中资源、 集中力量、集中突破。 对于耕地保护,要采取“长牙齿”的举措, 严防死守18 亿亩耕地红线,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关于多样化发展,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在质量上,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建设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把规划编制好,加快编制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 要把硬件建设好,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上下功夫,全面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设施条件,支持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 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要把软件开发好,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打造善治乡村。

俗语讲,牛马年好种田。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40 多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 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三农现代化攻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