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音乐史 第一章 公元4世纪前黑龙江地区音乐(下)

2021-12-28

黑龙江史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句丽鲜卑歌舞

龚 强

第五节 黑龙江地区其他古代少数民族音乐

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县新开流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表明,距今6000年前,兴凯湖滨生活着以渔猎为生,以捕鱼为主的先民……类似新开流文化类型的遗址、遗迹,东到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捷秋赫、布松港,北到黑龙江下游的康当、苏丘岛,西到我国黑龙江省的蚂蚁河流域,南抵穆棱河下游,均发现有肃慎先民的文化遗存。(《黑龙江省志·大事记》)自夏商周开始,黑龙江地区便有以肃慎为主要族系,以及山戎——东胡、索离、濊貊等若干部族,直至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之前的2000多年中,历经频繁地征战和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形成夫余、挹娄、鲜卑、沃沮、高句丽等少数民族,以及后来的室韦、乌洛侯、豆莫娄、勿吉等。于是出现了日趋繁荣,日渐活跃的古代黑龙江地区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根据史书记载,这些音乐活动大多与祭祀、喜庆、丧葬、节气、时令等活动密切相关。

一、北狄乐

北狄是古代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春秋战国以后,北狄逐渐演变为匈奴及鲜卑等多个民族。北狄也是黄帝后人。《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秦汉之际,黑龙江西部地区流传着北狄乐并逐渐传入中原。北狄是东胡族系中的一个部落,世代的游牧生活形成了“马上作乐”,“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乐府诗集》卷 21)。鼓吹乐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另一种是“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北史》卷 94,勿吉)。由此可见,北狄乐称之为横吹,所用乐器是鼓和角。

《旧唐书·音乐志》中载:“北狄乐,其可之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 吐谷(yu)浑是鲜卑族的一支,所以,北狄乐大约起始于鲜卑族的先祖,并在鲜卑族中广为流传。以后,随着鲜卑族大举进入中原,吐谷浑部落进一步西迁,而北狄乐也随之流传到西北。“北狄乐”自传入中原后,与当地的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以乐器配置为主,根据不同场合而分类演奏的鼓吹、横吹、短箫铙歌三种主要形式(马玲:《东北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随着鲜卑族进入中原后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北狄部族也逐渐融合分化。“北狄乐”也逐渐融于中原音乐中,其称谓就鲜于记载了。

二、夫余国乐

夫余(有一些典籍、史料也记为扶余)是濊貊族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夫余立国较早(公元前108年—公元494年),发展也比较快。从公元前108年“东夷始通上京”,包括夫余政权在内的东北北部各族也逐渐臣服于汉王朝,其中夫余接受玄菟郡的节制,汉廷又置护乌桓校尉监护东胡的遗民。(《黑龙江历史编年》)

据《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魏志·夫余传》亦载:“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两传记载完全一致,《魏志》又有重要的补充。《资治通鉴》谓:“初,夫余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迁近燕,而不设备。”注:“夫余在玄菟北千里,鹿山盖直其地。”

公元494年2月,夫余政权被勿吉所灭,夫余王携妻子南投高句丽,从此,勿吉人大体上占据夫余王国的故地,并“常轻豆莫娄诸国”。(《黑龙江历史编年》)夫余在立国的600年间里,注重农耕,开拓了松嫩平原,创立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古俗本好歌舞。礼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又曰:“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论语》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见歌舞习为常事。古代礼乐之盛,盖亦以此。扶余人也喜欢歌舞聚欢,遇有喜庆之事,不分老幼,通宵达旦,载歌载舞,尽欢方散。“昼夜老幼皆个,通日声不绝”。(《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夫余国……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行人好歌吟,无昼夜,音声不绝。”(《后汉书·夫余传》)每逢祭祀之日,尤其是腊月祭天,夫余人更是接连几天边吃边喝,以酒助兴,唱吟不断,尽情歌舞。歌舞中可能有鼓助兴,故称为“迎鼓”。

三、高句丽乐

高句丽是濊貊族的一支。“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率众南迁到今辽宁省浑江中游一带,建立了高句丽政权”。(《黑龙江省志·大事记》)“公元668 年4月14日,薛仁贵率唐军3000人进攻高句丽的夫余城(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带)杀获万余人,占领夫余城。夫余川中40余城皆降唐……10月22日,李勣率唐军攻克平壤,高丽王藏投降,其领土悉为国有。不久,唐于其地置9都督、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黑龙江省志·大事记》)高句丽政权存在了705年,历经28 世。这期间高句丽始终与中原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并不断学习、吸收中原文化,而此时正值我国历史上封建经济文化空前大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周边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历史潮流推动下,高句丽也取得了自身经济、文化的繁荣。这对于后世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句丽“其民喜歌舞”,且能歌善舞,“每逢欢庆之时便聚集歌舞”。因此,歌舞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天”之时“昼夜饮酒歌舞”“暮夜辄男女群聚为倡乐”,这是许多典籍、史书经常见到的记载。高句丽的丧葬也离不开歌舞,即“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北史》卷 94“高句丽传”)

汉武帝时高句丽是汉朝的一个县,按照“远交近攻”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安抚高句丽,使之更加长久地臣服于汉朝,故投其所好“赐鼓吹伎人”。(《后汉书》卷 85“高句丽传”)公元37年,高句丽建立政权后,一直保持与中原乃至西域在文化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高句丽不仅创立了宫廷音乐,而且不断改进,使之完善。从史书的记载和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上的舞乐来看,高句丽的宫廷音乐集歌、舞、乐于一堂,场面宏大,声势壮观,演出十分讲究。

高句丽的宫廷音乐是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中原宫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经过不断改进形成的。乐舞中以舞蹈为主体,分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表演的同时有男女歌伎伴唱和乐队伴奏。伴奏的乐器有琴、筝、阮咸、腰鼓、排箫、竽、笛、胡角、长角、箫等。高句丽人平时就擅装扮(《后汉书》东夷列传第 75),每逢演出之时,演员就更加注重化妆、配饰、服装。身着彩色绸缎,饰以鸟羽、飘带的演员,描眉打鬓,浓妆艳抹,唇红齿白,婀娜多姿,整个宫廷演出呈现出一派五彩缤纷的景象。从高句丽乐舞壁画可以看到,高句丽的宫廷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高句丽宫廷音乐的形式除了有大型歌舞表演外,还有琴与舞蹈、琴与乐器合奏、琴独奏等形式。从高句丽宫廷音乐的演出组合形式和乐器的使用来看,中原的乐器、乐曲已广泛传入东北,并成为高句丽宫廷中主要的音乐表演形式;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高句丽人已能自如地运用中原的乐器并用其演奏乐曲了。(1962 年春季吉林辑安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2 年 11 期)

四、三韩乐

三韩是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4世纪马韩已被百济兼并。辰韩被新罗兼并,弁韩则演化成伽倻后又被新罗兼并。

三韩在西汉时便与中国有密切交往,其中辰韩因语言、称谓、器物等与秦朝相似而被称为“秦韩”。《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曾提到:“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此系“韩国”这一名称的最早文字记录。三韩人不仅喜歌爱舞,又能歌善舞。马韩“常以五月下种迄,祭鬼神,群聚歌舞,饮酒昼夜无休。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节奏有似‘铎舞’。”(《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马韩人无论是5月农忙以后还是10月秋收完毕,经常众人相聚,边跳边唱,饮酒作乐。三韩领地相距不远,习俗大致相同。辰韩“俗喜歌舞饮酒,有瑟,其形似筑,弹之亦有音曲。”(《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由此可见,辰韩人不仅酷爱歌舞,并且善弹瑟这种乐器。他们的瑟既可用来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三韩音乐有其独特的风格,以后被日本宫廷音乐所吸收引进。

图1-4 奚琴

五、库莫奚乐

奚族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库莫奚,“其先东部胡宇文之别种”(《北史》卷94《奚传》)。即隶属于宇文鲜卑。唐末之时,一部分奚人西徙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五代十国时,东、西奚渐与契丹人相融合。我国弓弦乐器胡琴的前身奚琴,便产生于库莫奚部族,故称奚琴。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于公元1099年所著的《乐书》(卷一二八)中载有:“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根据书中所示,两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今天的民族乐器二胡相反,而且不用千斤。据陈旸所考,奚琴当为唐代末年我国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种乐器。它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与轧筝相似,是受到唐初汉族轧筝的影响所致,不同之处是奚琴只有两条琴弦,轧时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是处于两弦之间。奚琴由东北奚族逐步传入中原地区。黄河以南的汉族习惯将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因而奚琴这一发源于奚族的拉弦乐器也就被称之为“胡琴”了。朝鲜成伣编《乐学轨范》(有1494年序)载:“……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乌竹海竹弓马尾弦,用松脂轧之。按用左手,轧用右手,只奏乡乐。”其形制特征是:圆形琴筒,有两根弦,以竹片为弓,夹于两弦间。后来也叫稽琴,亦称奚胡。从库莫奚族产生古老乐器奚琴这一史实来看,当时库莫奚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这件乐器,而且还有反映他们生活的奚琴乐曲。奚琴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奚琴的音域较宽,发音柔美,音色动听,表现力强。这种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也可以为歌舞伴奏。现今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六、乌洛侯乐

乌洛侯最早见于《魏书·乌洛侯传》,唐时称其为乌罗浑国(《旧唐书》)或乌罗护(《新唐书》)。“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一名乌罗浑,元魏之乌罗侯”(《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乌洛侯的地理位置在完水(今黑龙江)之东。《魏书·乌洛侯传》上说其“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在地豆于之北……民冬则穿地为室,夏则随原阜畜牧。有谷麦。……其俗绳发,皮革以珠为饰。……好射猎,乐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可见,北魏时的乌洛侯部,不但是一个游猎农牧并举的小国,而且其族人能歌善乐。乌洛侯部属东胡后裔。北魏时居住在今嫩江与额尔古纳河之间。在吉林集安北魏古墓藻井壁画(位于集安的洞沟古墓群乐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后,绘于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画)和吉林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有一乐人演奏卧箜篌。这两幅壁画中的卧箜篌就是东北古代音乐的又一佐证。

在吉林集安古墓壁画中有一乐伎手抱一阮。阮,古称秦琵琶、月琴,长柄、五轸,柄颈上似有柱位。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介绍,是当时器乐工匠参照琴、筝、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从阮和箜篌这两种乐器出现在东北古墓壁画上可推测,自汉代起其他地区乐器陆续传入东北地区,不仅有阮、卧箜篌,还有琴、瑟、筑等。此外,从棒台子墓葬壁画中的杂技表演图看,似中原两汉时期的“百戏”,从演出场面和乐队配置推测,当时的百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自上古至公元4世纪前后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先民处在族系迁徙和流变中,尽管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们热爱生活,崇尚美好,追求唯美,向往未来。这种乐观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舞蹈音乐上,于是,出现了从原始、朦胧状态发展到集歌、舞、乐为一体的音乐表演形式。同时,他们一直注重与中原,以及周边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经过不断地总结、借鉴、改进、创新、实践这样的无数次反复,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间乐舞,如北狄乐、鼓吹乐、高句丽乐等。而奚琴的产生,无疑对我国弓弦乐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外来音乐和乐器也影响着黑龙江古代音乐文化,使得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不断发展,逐步走向辉煌。(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高句丽鲜卑歌舞
谈如何有效提高歌舞导演的创作能力
中国北方民族世界文化遗产
歌舞欢庆“三月三”
春蜂
看大唐歌舞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鲜卑民族初探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乱世飘摇中的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