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观察

2021-12-27胡国超

大医生 2021年16期
关键词:窦道尾部皮瓣

胡国超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普外科,北京 102400)

骶尾部藏毛窦是骶尾部臀裂处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或者囊肿,大多数内藏毛发,在年轻成年人中比较常见[1]。在临床上,该病以手术治疗为根治方式。手术方式大体分为开放式手术和闭合性手术[2]。一期缝合术切除的范围小,但术后复发和感染的风险较大;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概率小。本研究旨在探究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切除一期缝合术两种手术方式对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3~28岁,平均(25.52±2.4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27岁,平均(25.04±2.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由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纳入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为骶尾部反复发作的窦道溢脓或者肿物,符合骶尾部藏毛窦相关诊断标准,且术前经骶尾部彩超及MRI明确诊断[3]。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血液疾病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术前检查有绝对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应用聚乙二醇4 000散(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86,规格:10 g×10袋)清洁肠道,以避免术后早期排便而污染伤口。手术开始前0.5 h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术前备皮。术中采用硬脊膜外腔麻醉,采取折刀位,选取宽胶布固定臀沟两侧,再向外牵拉,将臀沟充分暴露在外。

对照组患者接受切除一期缝合术。对无破溃的患者,以肿物为中心做一个纵向菱形的切口,充分暴露窦道。对有外口的患者,持球形探针沿着其窦道的方向进行探查。由外口向内注射亚甲蓝珠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704,规格:2 mL∶20 mg),并在探针的引导下切除窦道,将染色的组织全部切除,再应用电刀将窦道彻底清除,最后止血。应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切口部位,行褥式缝合。

研究组患者接受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在手术开始之前,在患处用记号笔做一个菱形切口的标记,将需要转移的皮瓣标记出来,再沿着标记好的手术切线作菱形切除。将藏毛窦组织完全切除后再游离皮瓣直至臀肌浅筋膜浅面,做好患者的止血工作。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5~7 d,再选用可吸收缝合线将皮瓣的四角缝合起来,在皮内缝合皮瓣,最后将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应用丝线缝合。

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注射5~7 d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手术结束的6 d之内采取的是俯卧位,6 d之后可以自主体位,避免骶尾部受压时间较长,以减轻活动的张力,为创面的愈合提供有利的条件。对所有患者的创面进行微波理疗,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确保局部创面的清洁,尤其保证臀沟的干燥,避免浸渍的发生。伤口术后1周每日换药,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拆线的时间;嘱患者手术后的1年之内持续接受激光脱毛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总分为0~10分,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低。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出院标准:切口局部炎症完全消失,无明显渗出液、水肿、疼痛等症状,无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标准:切口完全愈合,并且无裂开、感染等表现。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包括局部出现渗血、水肿、张力性水疱及切口感染等情况。所有的并发症均经积极换药、清创、敞开部分缝线待创面新鲜后二期缝合等方式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占总例数之比。复发是指在术后1~4年之内患处再次出现疼痛、不适及破溃流脓等情况。复发率为出现复发的例数占总例数之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重复测量设计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行t检验,两组独立样本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 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组别效应、时间效应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7.153,F时间=68.153,均P<0.05),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时间=2.215,P>0.05)。这说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随着术后天数的累积均下降,且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不同,不同术式对患者疼痛程度有独立影响。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不同时间点比较,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用时间点VAS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用时间点VAS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3天 第7天对照组 45 4.65±2.18 3.01±2.22 2.59±1.52研究组 45 3.76±1.17 2.11±1.05 0.85±1.09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伤口愈合时间(d)对照组 45 29.31±6.44 7.62±3.42 30.73±6.65研究组 45 51.75±7.96 7.34±2.26 16.92±4.32 t值 14.702 0.458 11.682 P值 <0.05 >0.05 <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研究组患者复发1例,范围较小,再次手术采用改良Bascom皮瓣转移术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对照组复发10例,根据病损范围大小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或改良Bascom皮瓣转移术痊愈,术后随访1~4年未复发。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例(%)]

3 讨论

骶尾部藏毛窦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骶尾部窦或骶尾部囊肿,主要是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骶尾部囊肿,破溃后会形成窦道,或出现短暂的愈合,随后又出现破溃现象。该病总是反复发作,窦内会伴有肉芽组织形成、纤维增生,大多数患者的窦内会含有毛发,窦道大多会呈颅侧走向。研究显示,该病主要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人,以男性多见,发病率相对较低[5]。

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应用的手术方式为切开引流术、切除一期缝合术、皮瓣转移术等。因为窦道切开引流术后创面暴露的时间比较长,创面愈合时间长,在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6]。临床常用切除一期缝合术这种愈合时间较短、术后瘢痕相对较小的方式,但术后并发症并不少,也有一定的复发风险[6]。近年来,为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临床医生开始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术式的两组患者VAS评分不同,且不同术式对VAS评分有独立影响(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复发率(2.22%)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应用切除一期缝合术方式术后患者的疼痛比较明显,并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该术式切口的张力比较大,部分切口位于臀沟之间,于是在术后患者活动的时候,切口就会被皮肤反复摩擦,进而增加了复发的概率。患者接受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后,由于皮瓣组织可将臀沟变浅,所以能有效减少切口的张力,也避免了术后活动的反复摩擦;同时,将部分毛发比较旺盛的组织切除之后,可以避免毛发再次生长或者刺入皮肤,这就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该术式的成功与术前合理安排转移皮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转移皮瓣尽量选择两侧臀部移动度相对比较大、与肛门距离较远的皮肤,皮瓣的大小及其形状一般与皮肤缺损的大小相符。而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可适当游离皮瓣周围及缺损皮肤周围的皮下组织,目的是减少组织的张力。在手术过程中将病变组织及其周围所累积的皮肤、窦道、瘢痕组织全部切除,切口处应用最小张力进行缝合,在缝合切口的时候不缝合皮下的脂肪,能够降低缝合的张力[8]。然而,该术式的缺点是术后瘢痕较大,所以,对大多年轻的女性还是倾向采用切除一期缝合术。

综上所述,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与切除一期缝合术相比较,除了手术时间比较长以外,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并且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较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推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窦道尾部皮瓣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海洋大探险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