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栽种林木幼苗

王 静

(曲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曲阜 273100)

林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林业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加大林业发展力度,同时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既对林业产业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有利,同时,还能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社会效益极好,确保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整理与分析我国林业发展现状,能够发现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林业建设与管理中,结合山东省曲阜市林业发展现状,全面推广林业栽培技术,着重把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做好,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灵活运用林业栽培技术,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促进林业良好发展。

1 林业栽培技术

1.1 集中育苗技术

集中育苗技术是我国林业栽培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栽培技术[1]。实施时,应统一培育林业幼苗,并借助移栽技术栽种。运用集中育苗技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1)控制栽种密度,集中培育技术的统一性较强,因为栽种面积小,苗木数量多,因此需适宜的栽种密度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若种植密度太小,会对苗木的光照情况及养分吸收造成影响。若密度太大,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对经济效益造成影响。2)在对苗木进行移植时,应保证苗木在种植环境方面维持一致,防止因环境不同受到影响,降低苗木成活率。3)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借助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确保水分、养料充足等,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1.2 直接培苗技术

直接培苗技术,即将幼苗栽种在苗木的生长区域中直接播种,该技术在林业栽培中得到普及。应用此技术时应着重做好以下2 个环节:1)针对性强。户外性是直接培苗的特点之一,因此应在环境较好的区域进行栽培,如此便可以为幼苗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促进幼苗生长质量提高。2)栽培时间适宜。因为直接培苗技术主要在野外露天环境中运用,树种和幼苗缺乏较强的适应性,对自然环境的水分和温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应合理选择栽培时间使培苗的成活率得到保证。

2 栽培技术的具体要求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栽培树木前,应先认真查看周边环境,如土壤条件、地形等环境因素。再立足于树木的种类对栽种区域进行划分,规划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此外,栽种树木时,务必要把树木的习性纳入考虑范围,树木种类不同,生长规律也会有所区别,对水分、土壤、阳光的需求也有差异[2]。因此,务必要把前期工作切实做好,即全面掌握树木生长习性及生长条件,严禁任意栽种,影响林业良好发展。

2.2 科学挖掘树穴

土壤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土壤中具有的各种元素及酸碱度和树木的生长状态息息相关,在栽植树种时务必要把土壤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只有确保土壤的适宜性,才能促进树木良好生长。此外,树穴也是栽种树苗时的重要一环,在挖掘过程中要以树根的大小为基础,对预留空间进行判断,避免出现因为树穴过大导致树木倾倒的现象,也不会因树穴过小对树木的生长造成阻碍。在栽种过程中,还要对土壤的水分含量及松弛度引起重视,完成栽种后还要施加肥料,以夯实树种健康生长的基础[3]。

2.3 合理控制浇水量

栽种树木时,作业人员需要为林木施加适当的水分。在雨水量较少的干旱季节,种植人员需要适当地把浇水量增多,防止树木因为水分不足死亡。1)特别是在栽种林木过程中,因内部水分较少,很容易造成林木根部腐烂枯死。所以,种植人员需要适当地对新栽幼苗进行浇水,以避免林木根部腐烂。2)控制好浇水量,结合根部和土壤可以压实树木根部的土壤,进而促进林木的成活率提高。3)幼苗不能埋地太浅,应和树木的品种相结合,选择适宜的埋藏方式,种植人员在为幼苗填土过程中,要把水分和土壤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从而促进林木的存活率显著提高。

2.4 定期施肥

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树木的长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确保土壤肥沃,才可以为树木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促进树木的抗病菌能力显著增强。树木所处地区的土壤环境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状况,土壤中具有越多的适合树木生长的营养元素,树木就越容易存活,土壤肥沃对树木的良好生长及病虫害抵御能力的增强极为有利。因此,种植人员应分析树木生长的土壤,对土壤中缺少的营养元素进行了解,合理配置肥料,在固定的时间为树木施肥。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加大林木苗种的培育力度

现阶段的林业栽培中,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应促进林木病虫害抵抗力的增强,因此,应加强对林木育苗和育种工作。林业技术人员应深入研究林木苗种的培育,对具有较强抗病害能力的林木苗种进行培育,从而有效提高林木的抵抗力,进而防止病虫害影响林木苗木健康生长,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此外,以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规律为基础,对一些特色树木进行培育,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性的提高,进而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

3.2 重视林木养护工作

林业栽培中,有关部门应给予病虫害防治更多的重视。1)定期举办病虫害防治工作讲座,提高种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2)有关部门应适当加大防治病虫害的投入资金,确保其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最新的技术设备,增强林木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4]。3)栽培工作人员应落实好后期养护工作,针对生长不良的树木,应及时进行管理与维护,积极开展专业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栽培水平,科学修剪枝叶和处理病虫害。

3.3 综合运用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林业病虫害时,不仅需要合理育种育苗,还应对病虫害防治技术予以全面应用,这也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重点。现阶段,林业病虫防治,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3种防治技术[5]。1)物理防治,通过物理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借助光照、电力等,将病虫害杀灭,亦或是采取人力捕捉、高温诱杀等方式,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高。2)化学防治,指的是传统农药防治,借助农药喷洒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尽管效果明显,但使用农药会影响树木的生长,所以需要合理控制农药的剂量。3)生物防治,即借助不同生物之间相克关系,结合病虫害的特点,通过天敌对其予以消灭,以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4 加大林业检疫和病虫害预测工作力度

种植人员在运用多样化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时,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苗木检疫和监测。种植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在固定的时间检测苗木,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应第1时间采取措施,以防病虫害的发生。1)增强对《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宣传和推广,让有关从业人员全面了解林业检疫的作用,不断提高爱林、护林意识,配合检疫工作的正常进行。2)加大林业检疫力度,开设更多的检验站,注重对运输车辆的检疫检验,防止外来病虫害侵入到本地林业生态系统内。3)加强源头管理,严格监管林业产品市场,从而防止传入危险性病虫害。4)在防治林业病虫害中,可以专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设置,在固定的时间监测森林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实时掌握森林生长情况。5)加大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先进的监测系统,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构建囊括全区域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并立足于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效果。

4 结语

现阶段的林业生产和发展中,应用林业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林业产量,相关部门应加大林业种植的发展力度,科学运用各类栽培技术,以提高林业栽培成效。同时,病虫害会对林木正常生长产生影响,有关技术人员需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从各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手段防治病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确保林木健康生长,以坚实的基础助推林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栽种林木幼苗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什么是碳中和?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有 时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