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涉县旱作梯田为例谈农业文化与乡村振兴

2021-12-26申子萌王希徐悦陈丽

农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落乡村振兴农产品

申子萌 王希 徐悦 陈丽

摘要:邯郸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的旱作梯田不仅具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独特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文文化。涉县旱作梯田是千百年来农民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农事下的乡村民情与乡村文化。笔者从农业文化入手,将梯田文化、石头文化、驴文化等与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相结合,凸显农业文化的重要性。笔者提出在农作物方面,通过改善旱作梯田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加工农产品、打造高端品牌、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乡村景观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独特风景,发展旅游业,保护与开发石头村落、改善村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旱作梯田;农业文化;农产品;村落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0-0120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hexian County: A Study on the Dry Farm Terraces

Shen Zimeng1,2,3, Wang Xi1,2,3, Xu Yue1,2,3, Chen Li1,2,3(1College of Advanced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Sugar Bee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0;

2The Key Laboratory of Sugar Beet Genetic Breeding, Colleg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80;

3Key Laboratory of North Sugar Crop Resource and Utiliz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0)

Abstract: The dry farming terrace system in Shexian County of Handan has been rated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The local dry farming terraces not only have beautiful scenery, but also uniqu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festyle and human culture. It is the gems of the wisdo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howing the beauty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embodying the sentiments and culture of the countryside.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the authors combine terrace culture, stone culture, donkey culture with the dry farming terrace system of Shexian County,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In terms of crops, by improv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of dry farming terraces, we c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en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ild high- end brands, exp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sales channels, and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erms of rural landscape, we will develop tourism, protect and develop stone villages,and improve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by digging into the unique local scenery, thus increase farmersincome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Dry Farm Terraces; Agricultural 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Village 0引言

農业文化狭义上是指农业生产中所创造出的文化,是祖先在农事活动中的智慧结晶。近些年来,国内相继开展了很多保护农业文化的工作,使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是缩小乡村与城市差距的重要方法,目的是挖掘乡村旅游的潜质,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邯郸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开发利用。由于当地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自然环境艰苦,当地人民的智慧造就了今天的涉县旱作梯田,同样也造成今天涉县旱作梯田附近的居民收入少,生活艰苦等问题。并且由于当地村落环境差,各种设施陈旧,交通不发达等问题导致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因此,笔者以涉县旱作梯田为例,为农业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涉县旱作梯田的发展

1.1涉县旱作梯田系统

涉县旱作梯田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太行山区最大的梯田群,总面积达14000 hm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金庄梯田,约有8万块,800 hm2[1]。旱作梯田被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当前,涉县已出台了《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保护管理办法》,制定了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现正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是涉县人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对土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

1.2旱作梯田与乡村农业建设

旱作梯田系统可以发展成休闲农业,在农产品种植方面,种植当地特色农作物,例如:花椒、谷子、核桃、柿子等,以其中一两个作物为主打特色,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建立特色生产基地,打造农产品品牌。在加工销售方面,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各个人群的需求,开展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在观光游览方面,开发旱作梯田的景观,建设农业文化博物馆,进行石头村落保护与开发,开展各种农业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形成一二三产相融合的产业体系[4]。在乡村旅游方面,当地的石头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在进行旱作梯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要对农民进行新思想新理念的引导,听取农民的建议,激发农民审美能力,加强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现代农业的步伐,实现乡村振兴[5-6]。

2旱作梯田的农业文化

2.1梯田文化

涉县旱作梯田的建造历史悠久,历经元代、清代直至现在。梯田文化的产生是涉县农民在高山深沟,石多土少,干旱少雨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耕作的智慧结晶[7]。现在不少地方都有梯田景观,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且拥有经济、生态、美学、文化、社会等多种价值,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8-9]。涉县旱作梯田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农业文化价值,其梯田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种植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

2.1.1种植作物的種类和方式涉县旱作梯田主要种植的是粮食作物,如谷子、玉米、小麦、豆类等。以及一些蔬菜,如:土豆、地瓜、红萝卜、白萝卜、南瓜、豆角等。其主要生存来源是谷子,经济来源是花椒[10]。根据涉县的地理环境,其谷子的种类分为春末谷、夏谷子、二耧谷,并根据梯田类型、光照强度、水分等进行种植。不同品种因地制宜,混合套种。花椒成一定角度种植在梯田堰边,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光照。花椒树下或者地堰根部则种植南瓜,充分利用垂直空间[11]。除此之外村民还将节气时令结合农作物编成谚语,如: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小雪收白菜。

2.1.2度荒食品与野菜文化涉县的人民经历过饥荒的年代,而当地人将谷物和黑枣、柿子炒熟之后的甜炒面作为度荒食品[12]。这种食物加工的方式和当地人的防患意识,是当地人挺过了饥荒年代的重要原因,至今仍有人保留着储存甜炒面的习惯。在饥荒的年代,当地人充分利用有限的食物资源,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加工储存农产品,使当地人民度过饥荒的年代,在这片土地一代代的生存下去[13]。当地有几十种野菜资源,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野菜的记忆也逐渐淡忘。目前,仅野韭菜、野蒜作为日常饮食调剂[14]。这种度荒食品和野菜文化在逐渐消失,需要将其打造成涉县的一个文化品牌。

2.2石头文化

涉县旱作梯田土少石多,高差起伏较大,石堰长度近万里,被誉为“天然的石头博物馆”,也可以被称为石头上的农业智慧。村落里至今仍保留明清时期的石屋、石桥、石栏、石板等。王金庄人除了在梯田和房屋建设上使用石头,在食材的加工上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石资源,由石头做成的石碾子和石舂臼,是当地村民面对艰苦的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整个村落处处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心灵手巧以及背后的生存智慧。

2.3驴文化

驴文化的产生与农民、梯田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涉县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机械化生产劳动,在自然环境和人为要求下,最终驴成为王金庄村的主要牲畜劳力。驴的耕作为旱作梯田的农事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毛驴成为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5]。在当地,驴不仅仅是梯田耕作的帮手更是村民生活中的伙伴,农民与驴同住石院,相依为命。这里的人将每年的冬至日作为驴的生日并为其专门准备素杂面吃,作为对一年辛苦劳作的奖赏,因此在这里有“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喂驴一碗面”的说法,驴主人还会在马王庙给家里的牲口过满月,做满月饭等。人与驴之间互动的过程,形成了独特驴文化,这种文化成为涉县旱作梯田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农业文化与农产品品牌开发

3.1农产品的质量与内涵

首先要加强梯田的整治与修复,利用地形地势开展农田道路、主干排水渠、抗旱水窖、蓄水塘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种植条件,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保证作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建立特色生产基地,将农产品赋予梯田文化品牌,加大农产品创新的力度,建立野菜文化和度荒食品的品牌[16]。

3.2农产品的文化效应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小雪收白菜”。通过这句话我们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适合生长的作物以及收获的时间,农产品中可以将农业文化中时令节气、文化习俗和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作物、独特的种植和采摘方式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效应的农产品。

花椒和小米是当前王金庄村比较出名的农产品,花椒的生产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谷子在当地的种植中是佼佼者,其中优质谷“老来伴”品质口感较好,在农产品中应以这个品种的栽培为主。同样,开展核桃、柿子、软枣、白菜的生产和品牌的建立,举办核桃采摘节、柿子采摘节、软枣采摘节、白菜丰收节等活动。可以将这些作物的种植历史与梯田的文化赋予农产品中,打造具有独特的内涵的农产品品牌,全国各地不乏小米、花椒、野菜等农产品,除了在品质上的比较竞争,最主要的是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因此必须赋予农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

4农产品的深加工与营销

4.1农产品的深加工

人们通常会认为花椒只是一种调料,但是调料的市场是有限的,中国古典药书中记载了不同种类的花椒的药用功效以及对人体的调节恢复功能,除了作为调料品,花椒还可以加工成食用油、精油、保健品、医用品、天然绿色油漆等[17]。但是目前花椒深加工产品不多,必须加深对花椒功效的研究,延长花椒的产业链条,建立梯田文化下的花椒品牌,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品牌化产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涉县农民的脱贫致富。

小米的营养价值正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市场对小米产品的需求很大,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无公害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生产绿色小米市场前景广阔。小米除了日常的小米饭、小米粥外,还可以引进婴儿辅食加工设备,加工成婴儿辅食。如:婴儿小米米粉、婴儿小米乳粉、速溶小米奶粉等婴幼儿产品[18],可以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加工涉县度荒食品,甜炒面应该在保留其充饥功能的前提下,加工成保健养生产品,创造饥饿文化下的度荒食品。野菜在当地有几十种,但至今慢慢被人淡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野菜独特的营养价值越来越收到重视[19],可以用来做成野菜窝头、团子、凉菜等,野菜除了做调料,还可以加工成泡菜、茶叶等,除了食用价值,有的野菜还可以做成美容产品。

4.2农产品的营销

旱作梯田的农产品销售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按农产品的加工类型分为:食用品渠道、保健疗养渠道、美容渠道。按不同的人群类型分为:婴幼儿消费人群、青年消费人群、老年人消费人群。

在建立生产基地之后,组织农协会、加工企业,与销售公司建立联系。加大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份额,根据全国各地区不同的农产品的需求,建立不同的销售渠道,采用直销的形式直接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同时采用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化新型营销手段[20]。同时,也可以采用网上营销的手段,与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渠道结合,创立涉县梯田文化品牌下的婴幼儿食品、绿色健康食品、养生保健食品以及美妆品牌等,打开农产品的市场。创建自己的产品官网,与消费者建立线上的直接联系,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宽自己的市场[21](见表1)。

5农业文化景观与旅游业开发

5.1梯田景观

在保留原有的农作物种植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种植结构,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选择适应性强、美观的乡土植物进行护坡,梯田果粮药间作、形成多彩梯田[22]。根据环境种植四季代表性的植物,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根据梯田的地理特点,分别规划出不同的功能区,如:土地较好的区域以种植为主,视野较好的区域以观赏游览为主,地形起伏大的区域可以规划成游乐区,并将梯田与河流充分结合,丰富梯田景观,满足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同时开展花椒采摘节、核桃采摘节、柿子采摘节、软枣采摘节、白菜丰收节等各种节日活动,保证每个时令都有不同的活动开展[23]。当然梯田在开发利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梯田价值未得到完全利用、地形上的困难、产业体系的形成等[24],解决方案见表2。

5.2梯田文化博物馆

梯田文化博物馆包含四大主要部分:梯田文化展、石头文化展、驴文化展、饮食文化展,展示涉县旱作梯田下的人民劳动的智慧结晶。

梯田文化展展示梯田的历史以及梯田的构造,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石头文化展展示石头文化的历史,石碾子、石舂臼和石庵子以及石头制作的梯田和房屋建设样本。驴文化展包含当地选择驴的历史由来,驴产生的节日和兽医等。饮食文化展包含当地的饮食文化习惯、野菜文化、饥饿文化等。博物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室内,重点在室外的梯田景观和石头村落的大街小巷中[25]。

5.3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区

农业生产基地也可以作为观光游览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在参观生产加工的同时,动手参与进来,比如:家长和孩子种植农作物,采摘成熟的农产品,参与花椒精油的加工,制作野菜面膜,制作小米锅巴等。生产基地不单单有生产农作物的功能,还可以进行科普教育的展示,使游客在参与中了解旱作梯田的农业文化,并且增进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同时游客可以直接购买产品,还能带走自己制作的食品。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梯田品牌的知名度。

5.4石头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涉县的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石頭文化,村里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超过600幢,约4000间,以及石房、石街、石巷、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等各种石制品。此外,还有超过500条石砌小街巷,整个村落处处体现了石头文化。但随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石房翻盖成砖房,石房的数量在减少,风貌被破坏。石头村落作为重要的历史建筑遗产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而村民作为村落保护的重要力量,必须对村民的知识普及和思想教育。在石头村落的开发利用方面,必须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石房石屋进行改造利用,改善设施条件,美化乡村环境。比如:集中保护一片重点的石房,用于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对一些没有保留价值的石屋可以供居民翻盖新房做旅店、饭店等,但要求房屋的风格、材质与原始风貌一致。对石头村落的环境进行整改,改变人们对乡村脏、乱、差的印象,同时保留乡村的风貌[26]。石头村落需与梯田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打造集生产、销售、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产体系,涉县旱作梯田在农业文化视角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如图1所示。

6结语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规模宏大且拥有经济、生态、美学、文化、社会等多种价值,同时也肩负着遗产保护和脱贫重任。涉县境内均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本研究从农业文化的角度,将旱作梯田朝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标努力,打造梯田文化品牌,优化生产结构,生产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扩大市场,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创建不同的农产品品牌。保护和开发利用石头村落,挖掘村落观光旅游的潜力,将农产品生产、深加工、销售、梯田景观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一二三产相融合的产业体系,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现代农业的步伐,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贺献林.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的起源、类型与特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34(6):84-94.

[2]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涉县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霍文龙,王月红.百余专家齐聚涉县献策梯田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118.

[4]鲁雨.乡村振兴视角下休闲农业绿色发展前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195-199.

[5]李琳琳.元阳梯田遗产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6]卢李.溆浦山背花瑶梯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7]韩泽东.箪食瓢饮: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饮食体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34(6):118-124.

[8]张永勋,闵庆文,李先德.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旅游资源价值空间差异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7):971-979.

[9]石胜.浅谈元江哈尼梯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音乐,2019(2):54-55.

[10]马乃廷.涉县史志纵横(天一阁藏明嘉靖抄本《涉县志》杂谈)[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11]杨丽萍.探究恩施山区马铃薯与玉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183,191.

[12]张萍.动荡与饥荒:极端气候事件与区域社会应对——1929年陕西“大年馑”的个案考察[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3(2): 93-111.

[13]孙庆忠.旱作梯田的智慧与韧性之美[J] .乡镇论坛,2017(3):28-29.

[14]吴旭.试论我国野菜产业的发展及野菜文化遗产承传——以武当山“仙山野菜”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4(6):140-146,153.

[15]李禾尧.农事与乡情: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驴文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34(6):103-110.

[16]徐苑琳,代韩俊.推动文化融入农产品品牌建设——成都的经验和展望,开放导报,2019(3):83-86.

[17]史劲松.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2(5):6-8.

[18]解喜明,张剑波.小米营养素分析与深加工[J].食品科学,1990(4): 18-21.

[19]高云峰,马小强,白永兴.裕河省級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调查[J].蔬菜,2016(3):38-39.

[20]陈盈如.“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对策[J].山西农经,2020(11):28-29.

[21]陈美荣,殷晓锋.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9(33):183.

[22]史云,李璐佳,陆文励,等.基于全域旅游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涉县王金庄为例[J].河北林果研究,2017,32(2):174-178.

[23]李禾尧,贺献林.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实践[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1):39-43.

[24]王婷,胡新均,邱于皙,等.梯田旅游景区规划思路与实践[J].规划师,2019,35(15):46-52.

[25]马丹.基于受众需求的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博物馆教育活动案例设计[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26]蔡慧敏.丽江宝山石头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村落乡村振兴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油画《村落》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引发海啸(下)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