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26刘克琼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3期
关键词:依从性骨折评估

刘克琼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安徽合肥 230000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疼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这是因为患者机体在遭受损伤、刺激以后,往往会出现疼痛,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但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进而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1-2]。近年来,因高空坠落、车祸导致的骨折逐渐增多,且骨折也好发于机体各项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其疼痛的耐受力相对更低[3]。因此,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临床尚待解决的难题。研究发现[4-6],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采取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并分析其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88 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存在内固定术指征,且均为外伤性骨折;②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骨折;②治疗依从性较差;③肝肾功能障碍;④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⑤临床资料残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23 例;年龄21~76 岁,平均(48.49±9.15)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41 例,脊椎骨折3 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 例,高中15 例,初中及以下20 例;经济状况:月收入<5000 元16 例;5000≤月收入<10 000 元21 例;月收入≥10 000 元7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8 例;年龄21~77 岁,平均(48.72±9.20)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6 例,脊椎骨折8 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8 例,高中14 例,初中及以下22 例;经济状况:月收入<5000 元14 例、5000≤月收入<10 000 元22 例、月收入≥10 000 元8 例。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为:术前,向患者讲解四肢骨折的相关知识,加强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疾病变化,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出现疼痛,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予以心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首先,成立疼痛评估管理小组,并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①健康宣讲:术前讲解术后疼痛的原因,告知患者疼痛会影响骨折恢复进程,让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介绍缓解疼痛的相关方法,提升其自我管理疼痛的能力;告知患者需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止痛药物,避免错误用药,以促使其在出现疼痛时,能主动积极的寻求医院专业人员来控制。②疼痛评估:收集患者的自身症状、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及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其疼痛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干预前与干预7 d 后。③心理干预:大多骨折患者会对手术的安全性、效果存在顾虑,加之术后的剧烈疼痛,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骨折术的步骤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消除其内心恐惧感,并鼓励患者主动倾诉不良情绪。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评估时间为干预前与干预7 d 后。④疼痛干预:指导疼痛不明显的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深呼吸等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保证患者体位的舒适感,并通过按摩肌肉,加速患肢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的疼痛感与肿胀感;轻度、中度疼痛者可予以普通类药物镇痛,重度疼痛者可予以杜冷丁进行镇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7 d 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采用VAS、SDS、SAS 评价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 d 后疼痛、心理状况评分,并比较两组干预7 d 后的护理满意度。

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评定标准[7]:完全依从(主动锻炼,规定的动作能按时完成);部分依从(规定的动作需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完成);不依从(不能定时定量锻炼,甚至不锻炼)。依从性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VAS 评分标准[8]:轻度疼痛(2~3 分);中度疼痛(4~6 分);极度疼痛(7~10 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标准[9]: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69 分以上);轻度抑郁(53~62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3 分以上)。

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与信度分析,①评分标准: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100 分。②信度分析:Cronbach’s α为测量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中,Cronbach’s α为0.879,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③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指数为0.842~0.983,说明内容效度指数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比较

干预7 d 后,观察组完全依从35 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1 例;对照组完全依从30 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9 例;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P=0.007)。

2.2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7 d 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2.3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7 d 后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 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7 d 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7±2.22)分,高于对照组的(90.79±2.1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762,P <0.01)。

3 讨论

骨科类疾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他因素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进展[9]。目前,手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术后的疼痛感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十分不利。若患者发生骨折后,未能得到及时的干预,随着疾病进展则会出现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0-11]。因此,实施疼痛管理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在促进其快速康复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治疗疼痛的方式也愈加完善。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旨在预先防控疼痛、降低疼痛,因而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也慢慢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2-13]。本研究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手段,以比较其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以疼痛评估管理为核心的集束化护理手段较为新颖,主要采取综合护理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一系列干预,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从心理及身体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此护理手段能兼顾心理及生理两方面,在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后,采取健康宣讲、疼痛评估、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方式,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知,能有预见性的避免疼痛的发生,也可使患者已经存在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14-18]。有报道指出[19],骨折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增加与其术后疼痛息息相关。本研究中,实施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且干预7 d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较低。这提示此护理手段在缓解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方面的效果显著。究其原因:集束化疼痛管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以提前主动预防为核心,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干预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20-22]。

若仅仅依靠单纯的止痛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并不显著。研究表明[23],患者的疼痛也受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且二者会相互作用,甚至会使疼痛感加重。因此,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去缓解其疼痛,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予以疏导,降低其焦虑抑郁感[24-25]。本研究通过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原因、缓解疼痛的方法,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提升其自我管理疼痛的能力。同时,并按照评估结果来制订具体的疼痛干预方法,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告知其术后的疼痛属于正常情况,消除了患者的内心恐惧感。本研究显示,予以患者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后,其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提示此护理手段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此外,实施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提示此护理手段可提高护理素质,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以优质的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疼痛评估管理的集束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骨折评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评估依据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