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 模式及同能级培训对护士技能操作水平的影响

2021-12-26沈烂芳俞少婷陈琳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3期
关键词:能级考核成绩护士

沈烂芳 俞少婷 陈琳霞

1.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科,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部,浙江绍兴 312000

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经实践发现其与护理质量、患者就诊体验息息相关[1-2]。有研究报道,护士培训核心在于“符合岗位需求、提高岗位胜任力”,注重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培养[3]。以往临床一直沿用传统培训方案,以带教老师口头指导、科室大轮转为主,但整体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呈两极分化状态。PDCA 模式是国外学者戴明博士提出的科学程序,多用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目前在多种医疗活动中得到推广[4]。同能级培训是指从不同能级中筛选出业务素质高的护理人员对同能级其他人员开展培训,进而改善同能级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打造更加优质专业的护理团队。为了增加护理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将以上两种方式联合,探讨对护士技能操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神科4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培训模式作为对照组,对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40 名护士实施PDCA 模式及同能级培训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30 岁,平均(26.5±1.5)岁;文化水平:本科学历27 名,专科学历13 名。观察组年龄20~30 岁,平均(26.7±1.8)岁;文化水平:本科学历29 名,专科学历11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将护士随机分配科室并轮转,3 个月轮转1 次,由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自行安排培训内容,以教师示范操作为主,内容包括静脉输液、CPR、导尿、雾化吸入方法、安置胃管等,轮转完成后统一考试评估。

观察组给予PDCA 模式及同能级培训。具体操作为:(1)PDCA 模式。①计划及设定目标(P)。以摸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参考,筛出易错项目,与护士一对一交谈,摸准问题及确定解决方案。以“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外文期刊网中查阅循证依据,审慎文献的可行性、有效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培训目标及详细练习计划。②实施计划阶段(D)。培训前公布方案,带教老师与护士面对面沟通,结合每位人员实际情况个性化调整练习计划、细化操作步骤,老师现场示范,护士通过情景模拟形式进行实训阶段。③检查阶段(C)。2 次/周,不定期抽查护士练习情况,整理及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一对一指导不足并改进措施。对于完成度良好的护士,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表现不佳者耐心指导直至学会为止,整体方案结束后对所有护士进行统一标准考核,发放问卷调查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5]。④总结再提高阶段(A)。综合护士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意见,总结培训结果,注意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护士,让其明确自身不足及未来需要加强之处。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护士,分析原因并制订改进措施,将此阶段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 循环,持续不断改进。同能级培训:(1)分层同级培训。N1 级老师对N0、N1 级护士培训,N2、N3 级护士分别由N2、N3 老师培训[6]。(2)培训方法。邀请不同能级中考核成绩高的护士录制短视频,发给护士提前观看,熟悉操作流程。之后1 次/周,由录制视频的人员现场示范,期间护士可随时提出自己疑问,示范者一对一耐心解答并再次示范。(3)定期考核。参考《护理分册》《护理学基础》等资料制订考核标准,以随机、随时抽考方法进行,N0~N1 每个月1 次,N2 两个月1 次,N3 为3 个月1 次[7]。制订奖惩机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4)总结反馈。考核后,分析护士的考核成绩及易错步骤、产生原因,提出个性化整改意见。对于考核成绩不佳的护士,再次集中培训考核,直至达标为止[6-7]。

1.3 观察指标

护士技能培训结果:(1)由护理部统一拟定考核标准,总分为100 分,>80 分为及格,反之则为不及格。(2)评价教学质量。采用自拟教学质量评价表,信度0.85,效度0.89,包括职业认同(20 分)、能力影响(30 分)、学习促进(20 分)、教学实施(30 分)4 个维度,共20 条目,每个条目最高为5 分,最高值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教学质量越好。(3)综合护理能力。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评估护士护理程序运用、病情观察、规范操作、沟通表达、应变处理、人文关怀6 项能力,每项20 分,得分越高提示综合护理能力越强。(4)调查护士满意度。参考专家意见及科室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百分制问卷调查,信度0.83,效度0.88,调查内容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实际效果等,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分别对应>85 分、60~85 分、<60 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技能培训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士技能培训合格率为1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8,P <0.001)。

2.2 两组教学质量评分比较

培训后,观察组教学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教学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培训前后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培训前,两组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两组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前后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培训前后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t1、P1 值为两组培训前比较,t2、P2 值为两组培训后比较

2.4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者往往能协助医生完成治疗期间各项辅助工作,为患者提供科学、优质的服务,若业务能力不过关,技能操作不熟练,会影响患者病情发展及就诊体验,因此加强培训至关重要[8-9]。传统培训中,定期进行科室大轮转,难以有效评估培训结果,且培训内容枯燥乏味、形式松散、过程难以把控,造成护士培训中缺乏积极性。孟效红等[10]研究中指出,采用PDCA 循环联合同能级培训能够提升神经外科护士技能操作成绩,与2016 年比较,2017 年操作成绩评分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技能培训合格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 <0.05),与上述学者结论相一致,提示PDCA循环联合同能级培训用于提升护士技能操作水平,且效果理想。PDCA 循环包括4 个阶段,是一个持续循环改进的过程,计划阶段明确培训目标、细化具体方案,审慎各项培训内容的可行性,便于实践中顺利落实;实施计划阶段着重强调将计划中各项内容落到实处,期间注意结合各成员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保证科学有效;检查阶段、总结再提高阶段旨在总结整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产生原因,以便明确培训工作下次持续改进的重点,逐步提升教学工作质量,这一点在邓银萍等[11]研究所证实。同能级培训与以往培训工作模式明显不同,创新之处在于培训人员不再是指定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教,而是从不同能级中筛选中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担任,因不同能级护士技能操作水平不在同一标准上,选择该能级优秀人员开展培训能够更加清楚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不足及可改进空间,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其需求,灵活调整培训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增加培训针对性[12-15]。再者有研究认为,通过同能级培训利于培训者及被培训者之间沟通,容易明确及纠正存在的问题,避免因文化程度、年龄差异产生沟通不良[16-17]。将上述方法联合实施后,观察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护士满意度达95.0%,提示这一培训模式护理较为认可,主要与培训者角色转变、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培训内容适配度更高相关。

调查发现,护士技能操作中薄弱环节在于病情观察、应变、护患沟通能力差及服务意识不足等[18-22]。若自身技能操作不够熟练时,更加畏惧与患者主动交流,但大多数患者希望护理操作前清楚了解每个项目操作目的、作用,以往护理实训多在室内模拟进行,注重步骤、流程及是否操作合格,难以准确把握患者的身心需求及与病情变化脱节,影响综合护理能力的提升[23-25]。本研究观察组给予PDCA 模式及同能级培训,改变了以往实训中由抽签决定考核内容的方法,将考场设在各病区与实际情况结合,可综合评估患者身心状态、病情变化基础上给予实操考核,培训后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除技能操作外,护士其他各方面也得到有效锻炼,这与张雪梅等[26]研究具有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其并未联合PDCA 模式,且调查对象为急诊科N1 级护士。

综上所述,PDCA 模式及同能级培训能有效提升护士技能操作水平,改善培训效果及护士综合能力,深受认可。

猜你喜欢

能级考核成绩护士
“拼、抢、快、优”,展现钱塘“高能级”担当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纠缠Ξ-型三能级原子与纠缠腔场相互作用熵的纠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