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肿瘤患者中医护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12-26李文雅刘娅健彭晓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中医药

肖 纯 李文雅 刘娅健 彭晓玲

1.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 410007;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研究室,湖南长沙 410007

2021 年1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1]。我国的中医护理起步较晚,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护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医护理因在改善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情绪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该方面研究日益增多。CiteSpace 是一款由陈超美教授团队开发的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可对科研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分析[2]。本研究对中医肿瘤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CNKI、Wanfang、VIP 数据库检索“中医护理”AND“肿瘤”。检索时间1996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剔除广告、会议、不相关文献,通过Note Express 去除重合后得到904 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将纳入文献通过CiteSpace 5.7 R1 软件分别以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分析。CiteSpace 时间分区设置为1996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时间切片为每年1 次。形成聚类图谱的两个评价指标分别为S 值和Q 值。S 值≥0.7 时,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S 值≥0.5 时,聚类结果合理;Q 值>0.3 时,网络社团结构显著[3-4]。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将纳入的904 篇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统计(图1),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的发文量逐年上升。自2011 年开始肿瘤中医护理发文量大幅增长,2013 年和2016 年经历了两次跳跃性增长,2019 年发文量达到124 篇。

图1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年度发文量统计

2.2 作者可视化分析

以作者为节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获得427 个节点,231 条连线(图2)。由图2 可知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为李丽,发文量为4 篇,高丽萍、刘春林、李燕等人发文量为3 篇。根据图中的连线情况来看,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团队少,大多为单独研究,团队与团队间合作也少。

图2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2.3 机构可视化分析

以机构为节点类型进行分析得到图3。据图3 可知河南省中医院发文量最多,达23 篇,此外山西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各发表8 篇。分析图中网络可得知,在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中,我国各个研究机构间的相互合作较少,研究相对独立。

图3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发文机构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

以关键词为节点类型进行分析得到图4,显示429 个节点,1039 条连线。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揭示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大致可分为3 个方面:研究对象、干预方式及结局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

图4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通过CiteSpace 中的LLR 算法可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5,聚类图谱Q 值为0.58,提示聚类网络社团结构显著;S 值为0.55,说明聚类结果合理。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生成了12 个聚类,聚类序号越小,显示该聚类下的文献数量越多,可以看出聚类结果基本和高频词一致。

图5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2.5 关键词突现

按时间排序(图6),1996—2016 年,中医肿瘤护理的研究集中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肠胃恢复及化疗后的恶心呕吐,主要使用药膳、辨证施护的干预方式。2017 年至今,研究热点逐渐转变成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癌因性疲乏。

图6 肿瘤中医护理研究领域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3.1 研究现状

我国的肿瘤中医护理研究总体呈上升状态,提示我国护理学者对该研究领域的关注度较高,但高产作者少,且作者合著关系少,尚未形成对该领域持续关注的核心团队。此外,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多数为中医医院或肿瘤医院,这显示中医肿瘤护理的实践应用范围还较局限,且机构间没有鲜明的合作关系,这是肿瘤中医护理发展的一个阻碍。各作者、机构应该树立合作意识,在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积极拓展合作,增加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肿瘤中医护理的创新与发展。

3.2 研究热点

肿瘤中医护理的研究热点为以下3 个方面:①多种中医护理方式联合干预。临床单一中医护理的研究较少,多为联合干预,如情志护理、中医膳食联合降低直肠癌并发症[5];耳穴贴压、情志护理等联合干预改善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6]。情志护理是被联合使用最多的干预方式,这与高频词表相符。中医情志护理可以调和七情、舒缓气机,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减轻肿瘤患者疼痛[7]。中医护理联合干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和负性情绪等,但需要研究者本人掌握丰富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②优势病种,包括化疗、乳腺癌、肺癌患者。肿瘤化疗患者是一个热点群体。化疗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而导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8]。化疗的毒副作用根据肿瘤、药物选择的不同而有差异,常见的有呕吐、脱发、胃肠道反应等,现今已有大量中医药治疗和护理方式来研究减轻这些毒副作用[9-10]。③结局评价指标,包括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目前以护理人员为主导进行的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上多数为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11]、胃肠道反应[12]、睡眠质量[13]和化疗毒副作用[14]等,都得到了不错的疗效。

3.3 发展趋势

突现词研究可揭示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15]。本研究的3 个前沿关键词为: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负性情绪,由此可知,我国肿瘤中医护理领域的热点已经逐渐从单纯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症状转变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已经得到提升,但肿瘤疼痛、治疗产生的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6-17]。恶性肿瘤难以治愈,导致患者郁久化火,则暗耗阴血,加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或长期服药,损及脾胃,以致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而发为失眠[18]。研究显示,通过耳穴贴压[19]、穴位敷贴[20]等中医护理措施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机达到营养脏腑、安神助眠的功效。此外,情志护理也可以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轻睡眠障碍[21]。癌因性疲乏是一种痛苦、持续的妨碍日常生活的疲乏感或疲惫感[22],归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有研究发现,情志护理可以通过平衡体内气机运行、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改善身心不适[23];中药敷贴可以通过补益气血、健脾益气消除疲倦[24]。

从突现词了解到肿瘤中医护理的发展趋势,该领域从2017 年不再局限于改善患者生理状态,而是发掘更多的中医护理技术,深入关注患者的情绪、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等生理、心理的整体状态。

4 小结

我国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25]。我国肿瘤中医护理的研究较独立,建议今后研究者寻求多方合作,形成研究团队;相关部门加大此研究领域的投入,培养一批懂中医、会中医的中医护理专科护士。此外,肿瘤中医护理可以拓宽思路,不仅局限于临床,多结合当代的护理热点,如中医延续护理、“互联网+中医护理”、基于微信平台的情志护理等。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