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探析

2021-12-26焦晓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营权农村土地土地

焦晓岭

(东明县林业局,山东东明 274500)

0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应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矛盾逐渐加剧,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受农村土地边际效应的影响,弊端开始显现,由于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正确引导,土地流转改革被推上了日程。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存在着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问题的重视。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传统的流转方式又产生了新的方式。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发展,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虽然国内的总耕地面积在国内排名较为前,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由于单个家庭的耕地面积难以适应当前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并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使得农村大面积的土地被闲置,造成粮食生产的人力减少。仍按照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生产,会造成土地利用率与农业产出较低。另外,受到农村边际效应的影响,盲目的增加投入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报酬递增,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益。农民若单纯的受限于耕地生产,就只是对人力资源与其余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改革与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效推进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2.1 农民对土地的三权分置的认识较为模糊

农村的土地三权分置主要指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进行分权设置,并对经营权实行流转的制度。由于在经济学管理学角度,产权与职能和利益构成了统一的有机体,使其产生一种约束力,表现出排他性、可分割性、让渡性等特征。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三权分置的界限十分不明确,政府与个人在土地问题上的关系极为复杂,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推进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受限于当前的相关政策法规,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失去了重要的产权内涵,土地的可让渡性受到一定的阻碍,农民自主产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更不用说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所获得的收益,因此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推进设置了阻碍。

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缺少规范化管理,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

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工作时,由于流转的程序缺少规范化的管理,造成在工作过程中利益纠纷不断。由于农户在执行相关工作过程中通常选择口头协议,极少使用较为专业化的书面合同。在进行自发流转但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并未对流转双方做出较为规范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一旦出现纠纷,难以处理解决。部分农户虽然签订了流转合同,但合同的规范程度也无从考究。而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较为全面的政策法规,使得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细节问题。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能适应市场的流转机制也没有形成,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的发展,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价格评估机制也没有形成,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也较少,还存在着流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关乎流转农户的合法权益、生存与发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的切身利益相关,作为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工作,由于受到城市乡村二元制结构的影响,决定了农村的土地流转要依靠相关制度的支持。现阶段,国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到阻碍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流转配套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流转工作的执行是基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是无法享有城市人口所享受的社会待遇的,社会医疗、社会教育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投入城市建设的农民工。当前这些问题若是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将会面临农民工重新回归农村,受到土地限制,拒绝流转的局面,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造成一定的难度。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

3.1 明确相关土地产权、承包权、经营权,完善相关的流转机制

农村要想稳定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必要加强三权分置的明确工作的执行。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加强流转效益的提升,使农民能够从中看到更多的收益,以便于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来。若是流转双方的经济效益较低,对于利益的分配方案设置的不合理,那么流转关系也并不可靠。因此,有必要以效益为核心,加强生产力的提升,促进经营生产规模化,形成具有个性的生产与个性化的流转市场机制。另外,要通过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来加强耕地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减少农户的投入,有效地增加收益,确保流转关系的稳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机制的建立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重点工作事项,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机制的合理性决定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的成熟性。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价格机制,定价还处于一对一的谈判时期,因价格不合理而引发的矛盾也是时常出现。

3.2 建立土地产权交易与租赁的市场,加强流转中介的规范化管理,拓展产权交易内容,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乎农民的具体利益,政府部门应当制定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定,确保农民的自身利益,并把这一工作作为一个长久性的战略目标去完成,相关部门要切实的做好管理、协调、监督、服务工作。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各部门能够对所需要履行的职责进行明确,具体的项目要交由专人负责,以免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人员之间来回开脱,同时要加强对涉及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以便于对流转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为了确保流转的手续的完善,要对所签订的文本合同进行检查。要对流转土地的使用情况有所了解,以免租用人员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进行掠夺式经营,采取变相的压榨经营[1]。为了有效保障农户的利益,建立较为完善的纠纷防范机制,当出现利益纠纷时,按照相关的条例将流转纠纷在初期阶段进行有效的解决。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有形市场的建设,主动的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与租赁市场。发挥农村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的相关职责。另外,国家各级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宣传工作,使其充分的认识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农村改革的加速。

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农村劳动力的转型

当前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但由于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较为明确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无法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有效执行,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推进相关工作的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只有尽早的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确保生活的最低保障、社会保障、农民工保护工作的实施,让农民工投入到城市建设时,有效的消除自身的危机意识,并规避市场风险。为了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对农民工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作群体的整体素质,使其在从事第二服务产业与第三产业时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能力,提升其适应岗位的能力。为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就业后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子女在医疗卫生与学业、居住等方面的同等待遇[2]。

3.4 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强监督考核

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考核制度,能够对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综合性考核评定。把上级政府、土地租赁人员、农民三方设置为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并规划出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并全方位的对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基层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评定,以免在出现问题后,各部门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3]。另外,要把绩效考核所得出的结果设置为对相关工作人员奖惩的有效根据,并积极鼓励各级干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使其时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国家干部对职责的明确,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并保证土地流转工作的有效实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有效实施,有关政府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有效解决当前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三权分置的明确,建立土地产权交易与租赁市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型,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内。

猜你喜欢

经营权农村土地土地
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备案而非登记
《民法典》时代农村土地经营权法律问题探究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我爱这土地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