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2021-12-26吴林燕巫建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战略院校高职

钱 枫,吴林燕,巫建新,李 杨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0 引言

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成长以及综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升学校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相关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进行积极创新。

1 学生党建工作的概念与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途径之一。与此同时,科学专业的党建工作也是为我党培养优质的后备力量以及提升我党整体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党建问题不仅仅关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更关乎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前阶段,大众对高职教育的不断关注与重视,已经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和发展要求。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校内部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开展,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类高职院校更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之中,从而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培养农林学子“学农、爱农、为农业服务”的意识,弘扬勇于创新、科技兴农的进取精神。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学生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

要想真正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培养才是关键所在。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偏差以及前几十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乡村青年都涌向了城市,并且很多农村出身的学生在学成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脱离乡村,与此同时,本就出生于城市的人才更是不愿意进入到农村之中,从而形成了农村人才数量持续走低,并逐渐形成了留不住且引不进的社会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参与乡村建设的人才严重匮乏,这也是导致乡村振兴战略难以得到快速落实的关键制约因素。而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这些观念中就包含对乡村建设的认知与理解,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生党建工作,一方面要加深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帮助其全方位掌握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内容;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从思想政治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使其能够建立起对乡村地区的正确认知,抛弃传统的偏见,能够积极利用所学的知识投身于乡村建设项目中。

3 学生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3.1 校村合作,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形式

当前阶段,我国有接近三百万个自然村落,每个村落都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并且不同的村落中相关作物类型、种植方式以及相关乡村工艺的生产和制作过程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点。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真正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必须先从乡村的实际需求这一角度入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对于乡村能工巧匠的需求量必然会大量提升,如何能够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的技能过硬、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这部分乡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其进行通识性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技能实践教育;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不同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开展相关的党建教育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式,强化乡村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在打破传统高校党建工作过于枯燥单一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与系统地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掌握目标乡村特色,并能够熟练掌握参与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

比如,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相关的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当地的乡村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采取“定向培养”和“工学结合”的模式来提升学生们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所谓的“定向培养”实际上指的就是通过与当地的乡村建立明确合作办学机制,通过密切结合合作乡村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点、村镇结构以及产业发展情况等要素,设置与合作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相关的实训环节,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形式与专业课程内容。而“工学结合”模式指的就是参与乡村合作定向培养的学生一方面要在学校内学习系统性的文化课知识,不断为之后的综合实践进行基础知识储备和积累;另一方面则需要前往合作乡村,与当地的能工巧匠、农业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在当地乡村部门的帮助下帮助学生们找到相关产业领域内的专业师傅,由这个师傅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技能与专业工艺技能方面的培养和教学。通过采取这种合作办学的模式,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够切实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以及更符合相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

3.2 以乡村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与理想信念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为广大师生营造一种更加融洽和谐以及积极向上的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校园氛围。将营造校园文化作为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建工作的载体,并借助各种中国传统的革命节日或者庆典举办与之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对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是对于学生发展空间和思维拓展空间的营造来说都具有积极作用。

比如,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的认知和了解,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党日”活动、“三下乡”活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对乡村和乡村振兴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知。在整个过程中,学校需要从参与活动的人选资格审核入手,确保参与该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所在地区乡村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当地乡村造成的困扰。其中,高职院校可以以“个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等多重审核的方式开展具体的工作,在进行审核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申请学生的学业成绩,确保其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切实帮助到当地的乡村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关注申请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包括道德素质、个人修养以及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确保其能够以一种端正的态度参与到相关的党建活动中。而在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学校也需要派遣数量足够的专业跟队教师,既要负责相关党建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要做好与当地乡村部门的对接工作,搭建好学生参与下乡活动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相关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将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实践项目之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也能够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体系,提升学生对于乡村振兴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

3.3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平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当前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逐渐离不开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与平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近几年来,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工作效果。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努力,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信息平台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努力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更加便利以及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生党建学习网络体系,利用其开展相关的学生党建工作将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思想性、服务性以及趣味性的校园党建工作网站,并利用其优质便利的服务为广大学生接触和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其能够帮助学生生活与学习,进而使其成为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的一个主流学习平台。

比如,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综合地了解相关的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搭建“党建网络平台”的方式辅助开展相关的学生党建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设不同的学习板块,其中最基础的需要包含关于党政理论知识以及中国党史等内容的知识板块,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党建学习的基础认知;其次,还需要包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与乡村振兴战略文件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专门的问答板块,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关于党建方面以及乡村振兴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登录该平台进行“线上提问”的方式与相关的专业教师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融合性教育,高职院校可以组织高职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相关的党建工作,在提升党建工作丰富性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党建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战略院校高职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