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2021-12-25吴新娟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互动性气象

吴新娟

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 四川 成都 611130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传播生态下,气象科普知识传播方式也发生着变化,随着公众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对气象科普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增加,要求气象科普更加具有内涵、特色,信息推送更及时、更精确、服务更贴心。新媒体的出现给气象科普工作带来新的生机,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宣传渠道,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及虚拟现实等“互联网+”的人机互动方式给公众带来即时性、互动性、精准性的个性化服务,让气象科普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1 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下,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在不断增加,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以前在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时,采用宣传册、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完成对于信息的传播。传统的气象科普方式单一时效性差,无法与大众互动、 无法给以及时的示范与讲解,无法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气象需求,无法及时满足大众的气象服务需求。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气象科普工作的目的是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抗灾的意识。如何利用新媒体形式来满足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普需求,是当前气象科普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

2 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开始冲击以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格局,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形态,对公众的生活、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具有即时性,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适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公众可以借助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多渠道、去中心化、互动性强。公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需要的气象信息,弥补传统气象科普的单一性和互动性差的不足。具有精准化个性化,科普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形式,在第一时间了解公众对气象的需求,收集公众的意见建议,完善气象科普信息,从而针对需要的公众作精准化的气象服务,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要。在新媒体形式上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可以利用气象APP、微信、QQ、博客、微博等多方式多渠道展开,接受科普信息的公众可以进行多次转发,这样气象科普信息将在新媒体公众中宣传出去,扩大气象科普宣传面[2]。

3 利用新媒体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的必要性

(1)新媒体有利于扩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传统的科普宣传方式是依靠传统的媒介形式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同时以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形式进行复合形式的科普宣传。实践证明,气象科普宣传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更能发挥其价值,公众借助气象APP、微信、微博、QQ等方式阅读、转发信息,可以即时将科普知识传播出去,做到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天然契合性,新媒体传播手段有效利用对于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气象科普在新形势下的新需求。新时期媒体的发展需要将传统的媒体与现代的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形式充分的结合起来。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之翼。气象科普宣传借助新媒体的宣传形式来对公众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可以更加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从新媒体发展的角度来提高宣传的认知,并对其中的传播规律加以理解,在不断增多的信息传播渠道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里发挥科普工作的最大价值。

4 如何利用新媒体做气象科普工作的建议

(1)借助新媒体模式,丰富气象科普内容。以前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都是按照上级部门对气象科普宣传的要求,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按时完成计划中的科普宣传工作,这种宣传模式无法满足公众需要的及时、精准、贴心的服务需求,不能及时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在气象科普宣传中,想要取得成效,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借助于新媒体模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积极创新科普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拓展科普内涵,创新科普手段,将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内容融入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利用微博、QQ、微信等向公众提供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生活小知识。

(2)提高气象科普工作者业务素质。气象部门借助于新媒体优势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宣传窗口,及时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更新预警信息,作一些防灾减灾抗灾措施方面的解析,以此来向公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由于专业的气象术语不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科普工作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将科普知识转变成多种形式的动漫、小故事、顺口溜等,寓教于乐,易于公众理解。作为气象科普工作的传播者,提升气象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公众科普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意识,从而避免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受到伤害,同时将气象科普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即时性不强的缺点,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形势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新媒体的发展给气象科普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按照《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规划要求,利用好新媒体做好新时代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科学普及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互动性气象
气象树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大国气象
咱们班的科普展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