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中森林抚育间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1-12-25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间伐森林抚育林木

李 超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正宁分局中湾林场,甘肃庆阳 745300)

为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各个林区都提高了对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关注,希望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抚育间伐措施实现对森林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森林质量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在森林抚育间伐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深入探索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找到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让森林抚育间伐的效益得到切实提升,实现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抚育间伐

1.1 含义

森林抚育间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培育手段,其主要对象为密度较大的幼龄和中龄林。通过森林抚育间伐可以实现对于林分组成及密度的合理调整,实现林分生长环境的有效改善,通过中间利用的方式,让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切实保障。依据具体的采伐类型可以将森林抚育间伐概括为4 种类型,分别为防护林抚育间伐、薪炭林抚育间伐、用材林抚育间伐和特种用途林抚育间伐。森林抚育间伐通常采取人工稀疏和自然稀疏2 种间伐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常结合树种的组成、气候、条件及管理措施确定具体的间伐方法[1]。

1.2 意义

采取抚育间伐,不仅可以为树木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充足的木材。在森林培养日常工作实践之中应用森林抚育间伐的方式,可以发挥以下3 方面的作用。1)实现对森林结构的优化改善,有利于展开对于树木种类的灵活调整,避免因辅助类树木过多而对主生长树木的稳定生长造成影响。2)可以让森林密度得到有效降低,实现对于林木生存环境的优化调整。3)可以让生态服务水平得到切实提升,推动植物的多样化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森林抚育间伐,突破现阶段植物所面临的独立局面,让物质和营养实现高度整合[2]。

2 森林抚育间伐现状

2.1 缺乏对于森林抚育间伐的深刻认知

森林抚育间伐,采取人为手段实现对于森林生长问题的有效改善。然而部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缺乏对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深刻认知,将森林抚育措施视作一种简单的木材提供手段,限制了林业工作的发展。同时,相关部门缺乏充足认知,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少,影响了林木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2.2 缺乏对于森林抚育间伐的深入研究

在森林抚育间伐时,未能针对不同种类的树木选择契合的抚育间伐手段,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同时,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间伐标准,且专业化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得森林抚育间伐逐渐丧失其原本的价值。

2.3 投入的培育成本有限

为了给树木提供契合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营养,可采取人工干扰的方式进行培育。森林培育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成本,然而却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基层林业区往往只能砍伐长势较差的树木,方能保证其他长势良好树木的健康生长。

2.4 资源经营划分不合理

通过合理有效的经营划分,可以让森林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彰显。通常将森林资源划分为商品林和禁伐区2 种类型,如果商品林和禁伐区的分类标志不明显,就可能导致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之中将二者混淆,对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限制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3]。

3 森林抚育间伐问题的改进对策

3.1 强化森林抚育间伐意识培养

树木的生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在实际工作时,仍然存在树木未长成便重伐轻育的问题。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展开对林业工作者的培训,关注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其得以通过科学的手段选择树木砍伐;对于长势缓慢或营养不良的树木,需要工作人员有意识地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待其长成后,方可进行砍伐。

3.2 强化森林抚育间伐研究

通过对地区气候及土壤环境的深入研究,结合林区及树种情况,确定抚育间伐措施,对于抚育间伐技术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对于森林抚育间伐理论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让森林抚育工作得以稳步开展。要求相关人员积极关注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指标,提升监测工作强度,确保各项指标监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展开抚育间伐工作的调整。此外,为实现抚育间伐效益的合理化评价,要求针对各类数据深入分析,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3.3 提高抚育成本投入

1)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森林情况,确定具体的投入资金,并以此为前提,保证森林抚育间伐木材应用的合理性,让资源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2)制定清晰合理的款项使用制度条例,严格依据条例内容拨款,并将款项转入事业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或专用账户,让款项得以完整地投入到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之中,以提升抚育成本为前提,保障育林工作的高效开展。3)基层单位可外聘专业教师,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升育林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3.4 提升森林经营划分的合理性

森林经营常被划分成商品林和禁伐区2 种类型,其中前者是通过竹木和林特产品获取相应的经济收入,是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林木,也是可以提供市场化经济产品的森林经营类型;至于后者,则是结合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一种禁止砍伐的森林类型。大部分的森林资源,若未得到当地政府的允许,通常不能转变用途。为此,需结合森林种类、用途及生产经营目的展开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划分[4]。例如,可以将生态林业资源经营管理划定到国家预算范畴,由国家进行投资。结合商品林用途差异,实施划类经营。商品林的经营权由林场所有,行政部门需减少干预。生态林则通过森林效益补偿制度,对经营投资不足的部门进行补偿。

4 抚育间伐的方法

4.1 透光伐

实施抚育间伐,通常采取透光伐的手段,以便及时清除非木树种。其采用的主要抚育措施有如下3 种。1)全面抚育措施,针对抑制树种生长的各类乔灌木树种实施全面处理。2)团状抚育措施,因受到目的树种分布不均的影响,要求在集中分布区域内实施透光伐抚育。3)带状抚育,也即按指定的间距展开对于林分的划分,将其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林木种植带,并在其中进行抚育,以便及时清除其中非木树种,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维持良好稳定的林地小气候条件。

4.2 疏伐

疏伐针对林分内的部分林木定期展开伐除。采取疏伐的手段,让树木维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和生长状态,保障林分质量,让森林培育周期得到切实缩短。一般采取如下4 种疏伐措施。1)下层疏伐,即与自然稀疏规律相结合,利用人为手段实现自然稀疏。2)上层疏伐,对林冠上层的树木定期伐除,以便建立上层稀疏的复层林分。一旦上层林木难以发挥其价值且可能对目的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便可采用此措施。3)综合疏伐,兼具前2 种疏伐技术的优势,可以在处理完成后形成复层林冠。4)机械疏伐,结合造林初植密度及林分生长实际,综合利用多种手段确定采伐木。

4.3 拯救伐

若林木遭到病虫害的为害,需立即清除病害林木,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若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需清除遭受火灾侵蚀的林木,降低火灾造成的影响。如果树木遭受了难以逆转的严重危害,一般采取拯救伐的手段,以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5]。

5 结语

在分析我国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森林抚育间伐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理论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同时提出了透光伐和疏伐等常用的抚育间伐办法,希望可以让森林间伐的质量得到提升,以提升林区的整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间伐森林抚育林木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什么是碳中和?
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