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新时代湖北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纪实

2021-12-25楚天舒

民族大家庭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文/楚天舒

从推动全国最年轻的民族自治州诞生到吹响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从书写摆脱贫困奇迹到共绘乡村振兴蓝图……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带领荆楚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波澜壮阔中挺立潮头,在栉风沐雨中书写华章,共同绘就了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湖北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长远角度,紧扣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推动新时代湖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共圆伟大“中国梦”

“我不识字,看不懂报纸,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民族精神’我能听得懂,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享福啦!”十堰市郧阳区阳溪铺镇清凉寺回族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周成刚收看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直播后激动不已。周成刚夫妇都是残疾人,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脱贫致富的目标,镇、村干部和包保队员为他争取到10万元小额贷款,周成刚夫妇利用这笔贷款建起了300多平米的牛栏,当年他养殖黄牛8头,获利5万余元,加上种植韭菜,一年下来总收入达到8万多元,是党的民族政策帮助他成为村里的种植养殖明星户、脱贫致富带头人。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英雄城市武汉、北纬30度的巴东,到恩施州的土苗山寨、宜昌长阳的资丘镇、革命老区的黄冈红安麻城;从武陵山脉、大巴山脉,到幕阜山脉、大别山区,党对民族地区的关怀像阳光一样照耀着荆楚大地,各民族群众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作为民族地区干部,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深切体会到唯有党的领导民族地区才能发生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夏锡璠说,要坚定不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狠抓“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做好“土”“硒”“茶”“凉”“绿”五字文章,奋力推进恩施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确保各族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掉队。

宜昌五峰幸福小学校长李成芳表示,新学期开始,将通过主题班队会、思政课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民族团结的种子和共圆“中国梦”的理想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间。

2021年7月1日,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武汉唐古拉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斯朗丹增曲培在天安门广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激动地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作为一名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儿女,我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见证者,也誓愿做民族团结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我将团结各族同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2021年6月28日,湖北省民宗委集中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打造团结“连心锁”

“民族兄弟姐妹心连心,我们携手和谐家园……”清江河畔,群山如黛,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吊脚楼前,院坝稻场,好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十五溪村75岁的土家族农民刘宗秀在家门口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深情赞颂“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历程。“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刘宗秀动情地讲述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公路修到家,自来水管连到家,我亲身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一家四代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开心。我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牢记在心,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奔小康。要发挥所长,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号召大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湖北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日前,湖北省民宗委与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湖北大学、三峡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帮助大学生更深刻领会到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文化大繁荣的思想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大学生支教团队帮助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中学开办“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实验班)”,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省内中学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思政教育线上培训”“同上一节课、同升一面旗”等活动,引导汉藏学生结对共建,交流互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注重发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作用,扎实上好民族团结大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湖北黄冈市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利用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共建契机,完善“3+N”平台功能,建设师资库、课程库、活动库,校外基地库、共建企业库,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培养更多具有民族团结精神的红色工匠。

鹤峰县中营镇三家台蒙古族群众与当地土家族等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各民族文化不断在岁月更迭中融合、发光放彩;鄂州市南塔社区用心用情解决各民族群众子女就学、社会保险、就医就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温暖大家庭。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荆楚各族儿女干在一起、乐在一起,真诚交往、真心交流、真情交融。

2021年5月14日,湖北省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基地开班仪式在紫阳街道起义门社区举行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连续举办46届民族文化艺术节

架起交融“连心桥”

“正月里是新年呐,依哟儿喂,妹娃儿去拜年诺哦喂……”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老师向珂正在教彝族和藏族学生唱恩施民歌《龙船调》。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大型歌舞晚会、民族文化手工艺制作展览等活动,各民族师生在文化交流中加强了解、增进感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融合是民族团结的桥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方法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细流滴灌式”的宣传教育推进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爱我中华的种子必将扎根于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深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大山深处一条河,清江传出龙船歌。歌随阳雀飞往哪里落?它飞进土家的山窝窝……”2021年6月29日,精品音乐剧《太阳照进山窝窝》在恩施大剧院倾情上演。“整场剧看下来,有笑点、有泪点,暖到心窝里啰!”恩施市团堡乡农民田宗琦激动地说。

该剧巧借土家苗族民俗民风,深情演绎党群鱼水情深,生动展现了民族地区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风貌。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恩施州加大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建设投入,对国家民委命名的4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民族文化建设提档升级,建设全州首批民族文化传承基地24个;精心打造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老兵》、南剧《本色》、戏曲《傩戏新演》等民族文艺精品,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送到各族群众中,架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彩虹桥。

武汉市大力支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斯朗丹增曲培建设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创新“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组织运作”的汉藏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模式;恩施州利川市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团结各族群众,组织各族群众参与民俗展演、非遗文化展演,让民族文化厚植乡土并发扬光大,让各族文化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只有语言通,才能文化通;只有文化通,才能心灵通。近年来,湖北省17个市(州)先后投入资金1020万元,设立国家通用语言及政策法规培训服务点78个,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1032个,政策法规培训班124场,累计培训92.6万人次,结民族团结联谊对子1230对,开展联谊活动1510场,积极为各族群众交得到知心朋友、和睦邻居、结成美满姻缘创造条件。

全省各地先后建成90多个市、区(县)级民族团结服务中心,670多个重点社区民族团结服务站和窗口,200多个民族团结联系点,积极为外来各族同胞入驻湖北企业铺路搭桥,把此项工作作为“责任田”和“份内事”。主动与西北4个省区构建沟通协作机制,在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方面为来鄂务工经商各族同胞提供帮助,引导他们争做“爱祖国、爱家乡、爱湖北、爱邻里”的表率,争当“勤劳致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的模范,架起了各民族互通互融的“同心桥”,凝聚起各民族携手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抓住发展“总钥匙”

6月的西藏,万物葳蕤。在山南市琼结县绿色产业园,22位藏族阿佳(藏语“大姐”的意思)正埋头编织她们致富的“幸福毯”——手工藏毯。这是由襄阳市援藏工作队引进1500万元投资打造的“喀瓦坚手工藏毯厂项目”。工作队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为招商项目提供精准化、全流程、有温度的服务套餐,给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1年8月30日,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全智能化鸡舍——海拔3800米的西藏宏农藏鸡产业园内,精心饲养百余天的罗曼灰蛋鸡产下第一枚鸡蛋,标志着湖北产业援藏重点项目——西藏宏农一期藏鸡进入产蛋阶段。首枚鸡蛋的背后,是湖北援藏“突出产业、突破科技”的全产业链思路。

站在新的起点上,湖北省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着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4件大事,积极推进“十三五”援藏项目69个,精心谋划“十四五”援藏项目53个,引进资金6.4亿元,突出产业援藏和乡村振兴两大任务,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贡献湖北力量。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湖北省民宗委创新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着力拓展“616”“1+1”对口支援机制和省内部分市支援民族地区发展机制,突出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持续加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和科技支持,推动民品民贸贴息政策落地落实。“616”工程实施以来,为民族地区落实建设项目5431个、投入资金478亿元,全省民族地区8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3.6万人实现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为促进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北省制定了“十条措施”,推动民族地区全面融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宜荆荆恩”城市群,争取将涉及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工程、政策、项目纳入全省区域规划的“大盘子”,先后出台13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25条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政策措施以及20条加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着力拓展对口支援机制,推动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湖北荆州石榴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阿布杜,2017年初次创业失败后,荆州市民宗委主动伸出援手,多次协调城管、环保等部门,帮助阿布杜解决问题,经过不断努力,主打羊杂、羊肉火锅的阿布杜羊杂店,已在多地开办连锁店35家,解决了1200多人就业,店内各族员工共事、共乐,真正实现了交往交流交融。阿布杜希望未来五年内,他的门店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到200家,解决和带动就业人员1万人。

潜江市三峡移民新村少数民族智能制造产业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4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均年收入现已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着力建设“民族文化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土家民居为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擦亮“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依托苏维埃革命旧址群建设麻池古寨景区,土家歌舞表演让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深深期许,凝聚砥砺前行勇气;殷殷关怀,温暖各族人民心田。56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荆楚儿女定能共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