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览的未来畅想

2021-12-24龚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6期
关键词:展品博物馆文化

摘 要 致力于界定博物馆展览的未来,研究范围涵盖中国所有博物馆,地域范围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的博物馆为先导,技术形态以当下5G技术为基础,时间跨度从2035至2050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种未来应该是可感知、可期待和可畅想的。笔者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畅想未来博物馆展览大概率可能出现的6种现象,和应该避免的问题倾向,梳理了未来博物馆展览的7种表达形式,以期达成博物馆展览从陈列“物”到服务“人”的转变。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 未来畅想

0 引言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了高标准的小康社会,2021年开始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要实现建成现代化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今年5月,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创建计划”“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态势值得关注,博物馆展览的未来形态值得畅想。本文界定博物馆展览的未来,地域范围为中国博物馆,以东部地区发展相对良好的博物馆为先导,时间范围从2035至2050年,技术形态上以当下5G技术为基础,并期待未来有更好的新技术出现。这样的未来,应该是可感知、可期待、可畅想的。

1 未来博物馆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博物馆发展的未来,总体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发展过程中要调整好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包括知识传播、隐性教育、审美培养、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架起博物馆与公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同时要聚焦观众个性化的观展需求在未来博物馆和展览中发挥的作用。根据观众不同的需求,包括期望值、关注点和参与度,来创造出多元、分众的服务形态。在未来,自学将成为我们最常见的学习方法,为观众在博物馆内提供自学的机会,应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未来博物馆发展趋势,近年来国际、国内有了较多的讨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公民个体的幸福感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也就是说当社会发展的标准不仅仅是用财富来衡量时,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能实现公众对幸福感的渴望和要求,实物体验、审美体验、休闲体验以及满意度、参与性成为了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中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尤其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常感慨10年、20年前的许多设想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而“未来博物馆”也已出现在许多人的遐想之中。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认识:

1.1 博物馆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的重要文化力量,博物馆已经不完全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发展见证物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将成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推广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繁荣发展的文化学习机构。当多样性发展的博物馆在地域或城市不断涌现的时候,就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博物馆服务公众的文化力量,将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

1.2 博物馆将更加多样性、个性化地发展。不仅博物馆建筑要更具地域特色或博物馆专题特征,博物馆的展览更应个性化、特色化地发展。除传统的博物馆之外,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生活博物馆、非遗展示馆、“无边界”博物馆、当代科技博物馆、文化公园博物馆等,都应成为博物馆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要在博物馆建设中更加注重保护和展示文明的多样性,更加注重传承和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1.3 博物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观体验,把观众利益放在博物馆的首位,真正实现博物馆服务从“物”到“人”的转变。要更多地了解观众,创造出更符合他们需要的文化产品。要更多地营造文化环境的体验感,“感悟”是博物馆让公众广泛接受的很好方法。要增加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项目,让观众从博物馆的客人逐渐转变成为主人。

1.4 博物馆将更加智慧化和科技化,更加注重现代技术在博物馆内的有效利用。当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内有效、有益地成功应用后,博物馆将在当代技术发展的孵化下,具有更智慧化的管理、更智慧化的服务和更智慧化的展览。要更好地打造网上博物馆的虚拟展览,让公众更便捷地实现和博物馆的联系与沟通。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介入,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5G技术为博物馆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它们在博物馆的出现往往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想象。未来新技术更会朝着一个我们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和体验,实现诸如“超越”“替代”“进入”“跨时空”“全方位”“无死角”的体验。当然,不管科技如何发展,用实物实证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进步,将永远是博物馆服务公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我们进入博物馆的正当理由。

1.5 博物馆将更加融入当代生活。要让公众感到舒适,员工获得满足,则未来博物馆的空间环境要符合公众文化服务和休闲享受的需要,展览要符合当代人对知识性、审美性和休闲性的要求,而员工则在创造性工作的过程中得到自信和快乐。走进博物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 未来博物馆的展览畅想

博物馆实现目标宗旨,主要是依托展览来完成,未来博物馆也不例外。展览既要服务于公众文化享受的需要,也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高质量、差异化和文旅融合发展要求,以及新技术革命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变革惊喜,加上博物馆自身的公益性特征和以物证史、以史明理的特性,畅想未来博物馆的展览,大致判断应有以下6种现象。

2.1 大概率是展览仍然为主要依托实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博物馆可以无边界,但展览应该有空间。

对于未来博物馆的展览,人们有许多美妙的、理想化的想象,希望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在发展中的未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均等性仍然显得十分重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职能仍然应该得到发展和强化,有限的数量增长和较高的质量发展应该成为博物馆展览的未来方向。因此,博物馆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包括无边界、全虚拟、社区化,但展览应该有空间,无论是在展厅内外、展馆内外,还是在特定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或周边,或者是无限定空间的特定场所,都应该使展览有合理的空间给公众营造主题、氛围和特色。地铁、车站、机场、超市、工业遗产、废墟、公园、养老公寓、幼儿园、城市转角空间、乡村农田……都有可能成为展览可替代的新型场所。

2.2 大概率是以实物实证为最主要的展览展示内容,以文物、标本、艺术品为主体。有些特殊的展览可以无文物,但应有展品。

博物馆再怎么发展,展览一定是以藏品(展品)作为基础的,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之物,是用实物来实证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因此,抛开藏品去做想象出来的主观展览,在博物馆内是不可行的,也是不道德的。博物馆展览不是小说、电影、戏剧,虽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相类似的方法去创新,但博物馆中的实物证据和正确解读,是博物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灵魂。当然,藏品的范畴可以不断扩大,今天我们已经把藏品的范围从文物、标本,发展到文物、标本、科技成果、当代艺术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物品或影像,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扩充。当我们把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见证物,包括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以及其他相关的复仿制品、模型、装置和数字化展项等,都认可为可以展出的展品时,我想博物馆展览的丰富、直观、美好都能得到很好的呈现。这些见证物,可以是特殊语境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可以是有证据推论的城乡历史景观的再现等。

2.3 大概率是以展品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的展览阐述方式。策展人可以找关系、讲故事,但应该有实證、慎解读。

从展示收藏物的文物精品展,到今天形式多样的主题展,博物馆展览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未来博物馆展览,一定是通过讲述展品与展品之间、展品与人之间、展品与地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凝炼主题、正确解读、讲好故事。而策展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寻找这种关系并将它阐释、传递给公众。我们常说这个展览做得好与不好,主要是指在相同的展品资源条件下,展览能否给观众更多的知识、故事和美感,而这些需要策展人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创造性劳动。当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被寻找、发掘出来时,就会让展览中的展品组合具有了相当于不可移动文物的特性和价值,会让展品呈现的相互关系具有文化景观般的“1+1>2”的效应,会让正确阐释的展品实证具有解读人类社会发展创造的能力。

2.4 大概率是展览中数字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有了超酷的发展,但不会成为博物馆的主导展览。博物馆需要使用新技术,可以虚拟沉浸,但应该有限度。

数字技术在今天的博物馆内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有人说已有了数字化的展览,也有人说已建成了数字化的博物馆(即由数字展览组合成的虚拟博物馆)。相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博物馆的展览会越来越新奇、好看、唯美,甚至炫酷、刺激、智慧。但万变不离其宗,数字技术或其他新技术,也一定要依靠博物馆藏品这一实物,来进行正确的制作和解读,制作得越真实、解读得越真切,新技术下的博物馆展览才越有生命力,才越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即使是这样,新技术的展览在未来博物馆内也不会成为展览的全部或主导,因为没有了藏品作为实证,博物馆展览会失去赖以生存的信用依托和道德保障。我们应该相信新技术,但不能迷信新技术。

2.5 大概率是展览目标发展成以氛围熏陶为主导的观众体验。博物馆可以营造展览环境和气氛,但应有正确的文化表达。

当未来博物馆的展览从展品观赏逐步转变到文化体验,甚至追求多感官体验的时候,策展人应该根据展览的主题去设计和营造氛围,来满足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对知识性、舒适性和审美观的要求。展览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多感观的,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也包括以此引起的情感反映和冥想思考。展览营造的氛围应适度、合理,特别是要符合展览主题,达成展览目标。

2.6 大概率是展览和特定的社区、人群保持更为紧密的联系。分众教育、个性化体验将成为博物馆展览的未来方向,可以有教育,更应该重体验。

博物馆展览要考虑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化,但在未来,可能更多地应该照顾到普通社区和一般人群,和他们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甚至通过展览让这些人群将博物馆作为一个交往的场所。因此,未来博物馆展览应更多地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差异化的教育和服务,并且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乐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已经将全世界喜爱艺术的人群吸引到了纽约,并且让他们在博物馆中欣赏、品味艺术的魅力。人们可以在博物馆内正常参观,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歌咏、吟唱、舞蹈、临摹、表演、餐聚……所有和艺术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在博物馆内做正确的展示、展演、表达。而成为社区的活动中心和公众的社交中心,则是对未来博物馆及其展览提出的新要求,它将使博物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不可或缺的机构”。

3 未来展览的形式表达

在当下,我们定义的博物馆展览,“是以相互关联的文物、标本、科技成果、当代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辅助展品为基本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施工布展等手段,将之创意策划、科学组合、正确诠释成具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大众参观体验。博物馆展览揭示历史、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其体现出的学科知识和呈现出的独特美感,是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和公众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而博物馆未来展览的形态将是更多元、更丰富、更多彩,至少有以下7种表达形式。

3.1 文物(标本、艺术品)创意主题展

相对传统的博物馆展览,未来将更突出专题和主题。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更注重展览内容的差异性表达,更强调形式的创意、创新、创造。展览较多从公众角度出发,有主题、有内容、有组合,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其核心在于深度表达文物(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相互关系的阐释,来弘扬主题、讲好故事。

3.2 对比融合展

博物馆围绕关联度较大的同一主题,在同一展示空间内采用对比融合的方式,呈现展览所体现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可以是地域文明的对比,也可以是生活方式或艺术特色的对比,展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关联点。如南京博物院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南京博物院与俄罗斯联邦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帝国盛世——沙俄与大清的黄金时代”等。

3.3 当代艺术审美展

是指以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品展览,既强调展品自身所具有的造型、色彩、质感和工艺之美,也强调展览所赋予的内涵、关系、意境和文化之美,旨在给人以享受和熏陶。展览重视审美体验(空间、色彩、视觉、听觉),让展览在一定空间内的展示“尽善尽美”。

3.4 沉浸式体验展

通过数字化技术或其他造型、装置艺术,让展品与观众产生感官体验上的全方位、超紧密融合,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它往往通过声、光、电和动态、变化,让观众置身于一个全方位接触的空间环境内,沉浸其中,带来真实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展览往往活用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光影效果、项目营造等),让展示已知和探索未知成为简单的感知。如2019年4月在南京德基美术馆举办的“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

3.5 剧场式展示展演

服务公众的博物馆展览,一定是展览、展示、展演的结合、融合。因此,博物馆内小剧场等场所的展示展演,也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传统戏曲表演、非遗技艺展示,还是其他形式的音乐、舞蹈、歌咏等,和传统博物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美好地域文明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如湖北省博物馆的“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演奏会”,南京博物院非遗馆整体复原的“老茶馆”戏台上的传统表演。

3.6 城乡历史景观再现展

城乡历史景观的再现,能真实体现某一特定地域、特定时间内生活繁华、文化繁荣的景象,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详细而具体的原貌。今天常说的原状展览和复原展览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空间感、现实感和感染力。前者是以遺迹、遗物的原状来进行展览布置,后者是将已经消失的局部或全部有依据地、真实地复原出来。而在未来博物馆展览中的城乡历史景观再现,能真实还原和再现最令人难忘的独特时间、独特空间或独特事件,虽然它可能不是最真实的复原,但一定是最正确的文化诠释的结果,让人一目了然、清晰可见且真实可信。如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的“民国社会生活”展,用南京市现存的最真实的民国建筑形态,小型化、局部化后组合成民国南京并不存在的一条街道“中央南路”作为展览空间,让公众真实感受民国市民逛街所体验的社会生活。

3.7 “1+N+X”展览模式

未来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可以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组合的。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展览趋势,就是将一种文化现象凝结成的“博物馆”,可能有无数个展示空间,我将它归纳为一个主题性、引导性的展馆(或展厅),加上多个分散的展览场所,再加上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散落在城市或乡村的展示点,来实现博物馆的传播目的,这就是“1+N+X”的展览模式。展馆、展厅、场所、展示点,以及相关的教育服务,它们“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符合格式塔原理中“通体相关的有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在江苏省扬州市,我们将国保单位“隋唐宋扬州城遗址”中考古发现的所有遗迹点,建成为城区系列博物馆,以扬州唐城文保所为引领,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地下扬州城遗址。而南京正在打造的“世界文学之都”博物馆,也将采用这样的展览模式。

4 结语

博物馆展览是伴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而发展的,呈现出从陈列“物”到服务“人”的展览历程。从19世纪中后期最早出现的简单分类展览,到21世纪的今天,博物馆展览呈现出多学科交织及多样性、创新性发展的趋势。

特别是近10余年来,中国博物馆展览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观众参观体验,强调社会传播效益和旅游贡献度,展览内容及形式更加丰富多元,策展制作更加规范。未来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将更加趋于跨界、多学科交织以及原创性策划,展览形式较以往将更加扩展提升,并呈现互动式、沉浸式、情景式等趋向,如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维度展示,数字技术在展览中广泛应用,城乡历史景观在展览中再现,沉浸式互动体验在展览中闪亮,智慧导览在展览中频现,以及“无边界”展览及后疫情时代的“云展览”等等。在策划设计制作中将更加注重观众“览”的感受,逐步实现从以文物为服务对象的“陈列”到以公众为服务对象的“展览”的发展演变。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物报,2021-05-28(003).

The Future of Museum Exhibition// GONG Liang

Author's Address Nangjing Museum No.321, Zhongshan East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E-mail: gl_62@sina.com.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define the future of museum exhibition, the study covers all Chinese museums, but firstly started from those in the advanced region in East China within the timeline from 2035 to 2050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5G technology. With the emerge of new technology, such kind of future can be tangible, expectable and imaginable. through years of practice, the author visions the six ?phenomena about to appear of exhibition in the future, and the problems should be avoided, figure out the seven manifestations of the future museum exhibition,  just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hibition from displaying  to serving.

Keywords museum Exhibition, future imagination

(2021-11-06收稿,2021-11-19修回)

作者简介:龚良(1962—),男,江苏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南文化》杂志主编,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博物馆管理及业务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展示规划设计、文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E-mail: gl_62@sina.com。

猜你喜欢

展品博物馆文化
展品被盗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博物馆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
第五届莫斯科国际航展展品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