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兵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1-12-24冯爱惠

关键词:兵工爱国主义工人

冯爱惠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110159)

沈阳理工大学作为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七所本科高校之一,多年来始终践行 “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的兵工精神,鲜明的办学特色,浓厚的文化积淀,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新时代兵工精神在发展建设中不断取得成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不断传承,给予了更好地诠释和凝练。高校兵工精神的应用往往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以及将其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此来不断探索兵工精神在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各种模式,从理论的讲授和实践的教授都紧紧围绕着这一内容,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培育具有新时代兵工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专业化人才。

1 兵工精神的形成发展史及新时代内涵

1.1 兵工精神的形成发展史

从1931年10月,江西兴国县官田村创立的第一家兵工厂开始,90年来,兵工精神书写了一份壮丽的诗篇。从战火中走来,到创新发展的今天,兵工精神为高科技的兵工行业实现了助推,成为最伟大的精神之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期,兵工精神都贯穿始终,以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工人,也对我国国防事业的高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依靠的智力和人力支持,也成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兵工精神的生成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新中国兵工行业建立时期,吴运铎作为老一辈兵工人的代表,被誉为 “中国保尔” ,也是 “把一切献给党” 这一高贵品质的最好诠释者。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老一辈兵工人仍然坚持生产与研究并重,为民族解放事业提供着有力的保障,也为后期的兵工行业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国防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兵工人再一次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正义之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三线建设时期,具备勇于创业精神的兵工人主动走向条件艰苦的地方,在荒山野岭中不断开辟新的基业,让一座座不毛之地变为了军工行业焕发光亮的新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到了70年代末期,奠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之而来的是军品需求的锐减,也让兵工行业的热度有所消退。直到80年代末期,兵工行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转变,全面实行了军工产品的供求分离,军工企业完成相应订单的经营模式,至此军事工业经济的转型已经初见端倪,推行军民结合的一体化发展道路,企业、技术合作及上市融资等先进发展理念不断引入,使得兵工产业再度崛起。在1999年7月1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实现了创新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向高科技兵器的全面跨越。

兵工人精神的不断传承,成为了精神的符号。它经历了由高到低再重新出发的发展过程,这一光荣而又值得赞扬的传统已经成为了我党发展史上一次不可替代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信念,代表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绝对忠诚与责任担当,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兵工人的心中,成为人民兵工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今天兵器工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1.2 新时代兵工精神的深刻内涵

信仰不仅是精神的灵魂,更是精神实质的体现,它是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基因。兵工精神在革命年代的继承与发扬,是激励广大兵工人前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受仪式上指出: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 兵工精神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发展史。用 “吴运铎” 、 “倪志福” 等老一辈兵工人激励青年,用 “把一切献给党” 的崇高追求凝聚青年人,用兵工精神提高站位,用兵工精神来提升境界,用兵工精神来凝聚力量,这是新时代兵工精神的重要内核。新时代的兵工精神,就要立足时代特征、把握实践要求,对 “把一切献给党” “献什么” “怎么献” 做出最坚定、最明确的回答。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 这十六个字,是从全局高度和历史角度,对人民兵工发展史所展现的精神形态的凝练概括,着眼于新时代,这是兵工人精神风貌和优秀传统的重要体现。 “把一切献给党” 的精神内核展现了兵工人的精神境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树立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核心价值观。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兵工人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的兵工精神不仅是兵工人和兵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准则,更是新时代青年人在成长中的所应该肩负的光荣使命。

2 兵工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基本原则

2.1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的原则

青年是人生之春,是生命之晨,是祖国的未来和事业的希望。理想信念是青年人的成长先导。一个民族的腾飞需要精神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支撑,兵工精神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体现,是前赴后继的兵工人身上最鲜红的底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兵工精神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要深入挖掘兵工精神的价值内涵,不断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趋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青年人应当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坚定理想信念。

2.2 厚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原则

爱国主义的根基是不忘初心,几代兵工人秉承爱国情怀,红色的精神深深地根植在兵工人心中。爱国主义是兵工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兵工人不懈奋斗的源泉,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向学生再现兵工精神中最值得深思的故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弘扬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道路上践行初心使命。将兵工精神中展现的爱国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理论知识、爱国主义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

2.3 培养以艰苦奋斗品质为价值目标的原则

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兵工行业的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兵工血脉,是兵工人最值得称颂和鲜活的精神品质。立鸿鹄志,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 这对艰苦奋斗品质提出了新时代的内涵。大学生应该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长个人本领,让锐意创新和开拓进取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奋斗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标。

3 新时代兵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3.1 发挥课堂主渠道,以思政课为核心融入兵工精神

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将兵工精神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和内涵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兵工精神是革命前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民代代相传的动力源泉,兵工精神的产生是具有时代性的,兵工精神的影响也是有极其深远意义的。充分有效的发挥思政课课堂主渠道,依托思政课堂可以将兵工精神更有效的传递给每一位大学生。通过思政课教育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了解兵工精神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其内涵,把握其深远意义。在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我们应用一代代兵工人的故事向学生展现激荡人心的兵工成就,将兵工精神的根和魂深深的扎入大学生心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兵工精神的精神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加速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育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服务国家国防建设、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自觉将个人梦想和国家、民族目标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3.2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以兵工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大学生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一定的学校文化熏陶和培养下形成的思想认识、个人品质和生活习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持久性和终身性,对大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校中物质文化建筑这一环节,应将兵工文化融入进去,比如在学校内设立兵工博物馆,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来展现兵工文化,使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学校同时也可具有兵工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举办兵工文化演讲比赛,兵工文化专题讲座,通过校园文化与兵工文化的有机结合、有效融合,让大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冲击,打造一种良好的兵工文化氛围,切实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兵工文化素养,在头脑中映射积极向上的兵工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的软实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创作有关兵工精神的文创作品,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宣传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大学生对兵工精神学习和传承。

3.3 以兵工元素为主线,拓宽社会实践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效组织开展有关兵工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兵工精神的内容,理解兵工精神的内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 “兵工精神+” 实践活动,让兵工精神 “活” 起来、 “火” 起来,让兵工精神自觉走入大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之中。通过与校外兵工企业建立合作,使大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切身感受兵工文化,体悟兵工精神。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具有兵工特色的举措,实现了对兵工文化历史了解的加深,把握了兵工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强化了对兵工文化的进一步认识,也加深了对兵工文化的深刻感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感悟兵工精神大的影响和深远意义。

3.4 以 “兵器博物馆” 为平台,深化红色基因教育

2021年1 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被命名为 “辽宁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聚焦自身红色基因与校园文化基础和优势,突出新时代特色与发展要求,作为兵工特色类的高等院校,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了一套 “内容有保证、课程有保证、方式有保证、队伍有保证、制度有保证、传承红色基因有保证” 的党性教育体系。作为承载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应大力挖掘和运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新时代兵工精神的传承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之中,深化红色基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新时代的兵工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大潮,就要发挥其红色精神在育人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坚持用兵工精神的创业史、奋斗史和发展史育人,有助于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不负使命担当,持续奋斗。

猜你喜欢

兵工爱国主义工人
老兵工精神永放光彩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回首烽火硝烟路 汇聚兵工报国情 豫西集团党委组织集中观看《烽火硝烟兵工路》电视专题片
纪念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暨《人民兵工精神》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基层关工人的梦
兵工精神兵工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