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瘟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2021-12-24罗汉武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染病根茎病株

罗汉武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济南 271121)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是一种细菌引发的病害,病原菌潜伏在土壤中,属于顽固性病害。随着生姜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姜瘟病发生次数不断增加,对生姜种植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种植人员需明确该病的发生特征与影响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此病的危害。

一、姜瘟病的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

1、发病特征

姜瘟病主要发病区域是下部根茎,部分叶茎也可能染病。生姜染病后感染部位出现水状病斑,颜色变暗。随着病情发展,染病部位逐渐软化,用手轻轻挤一下表面会流出白色汁液,并且散发出非常难闻的腥臭味[1]。发病初期病斑表面呈暗紫色,之后慢慢发展为黄褐色,最终内部组织变为褐色。染病叶片下垂,叶片淡黄色稍微卷曲,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叶片会慢慢枯黄掉落。拔出整块生姜后发现根部全部腐烂,并且带有一定霉斑。

姜瘟病初期污染源是土壤或者是含植株残体的农家肥,病原体不会受低温影响,在土壤中可以存活6 年以上。姜瘟病可通过姜种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或者以田间中心为主要病株传播点,通过地面流水和地下害虫传播和蔓延。土质黏重并且没有任何覆盖物时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姜瘟病。姜瘟病在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6~7 月发生较少,高峰期在8 月上旬和9 月上旬。

2、发病影响因素

(1)温度

姜瘟病发病和温度有密切关系。生姜属于怕高温和高湿的植物,在进行田间系统观察和人工试验时发现,只要达到20℃就可以发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在25℃左右[2]。当地7~8 月温度适宜发病,如果温度低于16℃发病次数会降低。姜瘟病发生受周边地温影响,7 月和10 月如果气温忽高忽低也会提高姜瘟病的发病次数。

(2)湿度

夏天雨水比较多,和姜瘟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当地6 月日均气温和地温为姜瘟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此时遇到降水天气会进一步促进姜瘟病的发生和蔓延程度。降水时间越早、降水量越多,姜瘟病发生时间越提前。7~8 月当地雨水较多,并且雨后很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姜瘟病蔓延迅速加快。

(3)施肥

田间调查表明,偏施化肥尤其是施氮肥的地区,姜瘟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提前,而且发病程度较重;偏施豆饼肥可以适当降低姜瘟病的发生几率,并且施豆饼肥的地块发病时间较晚,发病程度较轻。因此在生姜种植中需科学选择肥料,降低姜瘟病的发生率。

二、姜瘟病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种姜处理

为了预防姜瘟病,种植中需要选择正确的农业防治手段。种植前将种姜和食用姜进行分区域储藏,种植时选择较为肥大和饱满的姜块做种姜。姜种一般是上年生产的经过贮藏的姜根茎,贮藏时间较长,在窖中容易带菌、染病甚至腐烂,催芽之前需消毒。在播种前20~30天,北方在“清明”前后,南方在“春分”前后,从姜窖中取出种姜,用清水冲洗掉根茎上的泥土,然后平铺在干净的地面上晾晒1~2天,傍晚收回室内,以免冻坏种姜。晾晒可适当降低根茎中的含水量,防止在催芽过程中腐烂。带病根茎晾晒后往往干瘪皱缩,颜色呈灰褐色,病症明显,便于淘汰。晒姜要适度,不可暴晒,如果阳光过强,要适当遮光,散射光照射最好,以免姜种失水过多、根茎干缩、出芽细弱。

(2)合理轮作

实行2~3 年轮作,以水稻和百合科作物为主要茬口,也可以和番茄以及辣椒进行轮作[3]。

(3)土壤管理

生姜种植区域需排水方便,地势较高,周边气候干燥,最好在没有种植过生姜的地块种植。如果地块出现过姜瘟病,则10~20 年之内不要进行生姜种植。地块四周要设置排水沟,防止给姜瘟病的发生提供良好条件。生姜出苗后要尽量避免中耕,防止损失生姜根部。

(4)水肥管理

最好使用井水灌溉,不要利用河水和池塘水进行灌溉,早晨和傍晚灌溉最佳。需要注意的是,灌溉时不要采取串灌等方式,干旱时要以人工浇灌为主。为了防止姜瘟病的传播,在浇水时不要浇病株。姜苗生长期间可以适当追肥,分多次进行。施肥时不要使用人粪尿,防止姜瘟病进一步蔓延。

(5)病株处理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且要进行深埋处理。翻开病株周边的土地进行全面暴晒,也可以撒生石灰进行有效灭菌。

2、化学防治

姜瘟病防治中化学防治技术是最有效的防治方式。种姜消毒可选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或者用20%草木灰溶液浸种10~20 min,或0.1%波尔多液浸泡10 min,或1000倍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姜种3~5 h。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再放入800 倍甲基托布津中浸泡8~10 h,捞起沥干水分置于干净的湿河沙上催芽。

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有效消毒,防止地下虫害蔓延,可以施加1%辛硫磷利剂,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姜瘟病菌。栽培时可适当喷洒多菌灵溶液。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1000~1500 倍液,或50%琥珀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30%王铜悬浮剂800~1000 倍液。有报道加瑞农、敌磺钠(敌克松)、叶枯宁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三、结语

在生姜种植中,加强姜瘟病防治非常重要。需密切关注生姜生长,根据发病特征和发病影响因素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发病后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从而降低姜瘟病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染病根茎病株
偶感
蓝玉簪龙胆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活着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爱 情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