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1-12-24张喜春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黏虫黑穗病玉米螟

张喜春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杜蒙 166200)

北方地区夏季是玉米的生长期,秋季是玉米的成熟期,这两个季节较易发生病虫害。尤其在玉米未成熟阶段,汁液饱满,易受虫害威胁,导致玉米无法成熟,从而产量大幅度降低。要采取科学的方式与防治措施,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一、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

1、农药选用误区

农药新产品研发较慢,但长时间使用某种农药,病虫的抗药性会不断提高,从而造成药效下降,农户急切盼望更加有效的新农药上市。一些不良农药厂家鱼目混珠,农药名称不统一,给农户在药品选用上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片面追求时效性

农药使用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农药的速效性,难以接受药效迟缓。实际上各种农药特性不一样,菊酯类杀虫剂药效较快,而特异性杀虫剂药效就较慢。农户经常混合使用农药,甚至滥用,造成病虫产生较强抗药性。使用者一定要正确掌握用药知识,并在用药前对田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不能盲目用药。

3、施药方法不当

病虫害防治一定要遵循对症施药的原则,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如防治蚜虫,应对叶背进行喷雾,只喷叶面达不到防治效果;喷洒辛硫磷等易光解药剂则需要在傍晚时进行。

二、用药注意事项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能及时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使用不当则会使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且污染环境。

1、对症选药

农药市场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农户难以选择。农药是一种农业毒剂,对不同的生物体有其选择性,同样是杀虫剂,对各类害虫的消杀作用不同,有各自的防治范围。

2、详细阅读说明书

使用前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不要任意更改防治对象及随意增加药物用量。

三、东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玉米大斑病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期间,玉米大斑病十分常见,是主要病害之一,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般情况下,发生玉米大斑病会减产25%~50%。大斑病属于真菌病害,也称为枯叶病,在玉米拔节前发病,由大叶逐渐向心叶发展,最后影响植株生长[1]。东北地区玉米发生大斑病时,轻则玉米叶片出现斑点,重则导致植株枯死。

要想有效预防与治理玉米大斑病,相关部门与农民应加强联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挑选抗病害品种,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已经发生病害需及时处理带病植株,彻底清理病原菌,做好种植地土壤消毒工作,达到有效防治效果。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在玉米生长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部分地区发病率达到50%以上。丝轴黑粉菌是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轴黑粉菌属。玉米发生黑穗病早期阶段会产生植株僵化的现象,生长逐渐趋于缓慢直至停止发育,病苗叶片上出现黄色条斑。结穗黑穗病更加明显,果穗内部可能完全变成黑色粉包,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

东北地区有效预防黑穗病,首先应加强培育抗病性强的品种,一些高抗病性品种几乎不发病。其次应科学使用肥料,种子播种之前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概率,从根本上提高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2]。

四、东北地区玉米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黏虫

玉米黏虫属于鳞翅目昆虫,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期间十分常见的虫害之一,也是对玉米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害虫之一。近年来,东北地区黏虫发生频繁,对玉米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玉米黏虫适应性较强,可以将各种植物作为食物,并且喜好温度高、较湿润的环境,玉米生长期高发。一旦玉米黏虫灾害蔓延,短时间内玉米叶片就会被吃掉,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整片植株死亡。

治理玉米黏虫最有效的措施是消灭幼虫,使其无法大规模繁殖、扩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病区进行隔离,之后配比敌百虫粉喷洒,可以有效阻隔幼虫或成虫传播。之后再次扑杀幼虫,可以使用菊酯乳油溶液、氧化乐果等药剂,也可以利用天敌法消灭黏虫,从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玉米螟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东北地区发生较为严重。花叶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明显,不仅啃食玉米植株,还会在玉米接穗后啃食新鲜细嫩的果穗,并留下霉菌,对其他玉米颗粒造成影响,导致玉米整体产量锐减。此外,玉米螟还会啃食玉米茎秆,导致水分无法向上输送,造成植株失水死亡。

预防及治理玉米螟,可以利用天敌法在田间施放赤眼蜂。也可在种植前对玉米螟进行扑杀或消灭,有效减少玉米螟的繁衍,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与质量[3]。

3、地老虎

地老虎一般第1 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从各龄期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分析,3 龄后幼虫危害较大,可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

防治地老虎应采用除草、诱饵加药剂等综合措施有效防控。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的环境。利用害虫的趋性,还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进行诱杀。种植前进行药剂拌种,选用50%辛硫磷乳剂0.5 kg,兑水40 L,可拌种400 kg。选用90%敌百虫0.5 kg,先用开水化开,再加入4.5 L 清水,混拌在油渣中,每公顷用量为80 kg 左右,傍晚时分播洒。

五、结语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阔,但是病虫害会对玉米生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根据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实际情况、地区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玉米种植病虫害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实现东北地区玉米的稳产高产。

猜你喜欢

黏虫黑穗病玉米螟
不同饲料对黏虫繁殖力的影响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洛阳市科技特派员到偃师市开展科技服务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陆良县黏虫种群监测与卵巢发育特征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谷子黑穗病的发病及防治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