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构建农机工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12-23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机械化农机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 洪暹国

“十四五”期间,构建农机工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实与长期以来我国农机工业政策导向一脉相承,但不是以往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前提下的“双循环”,既包括供给侧也包括需求侧,需要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

一、国内大循环仍是根本驱动力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持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速打开农村市场,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不断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农业生产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农机工业国内大循环的有力支撑。

农机工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2020年以来,面对百年未遇的新冠疫情,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农机工业加快推出智能化、绿色化高技术产品;农业生产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农机市场上,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打捆机等农机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产销两旺。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新一轮农业产业革命,以无人化农场为代表的工厂化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智慧农业技术支撑,按照需求导向和场景驱动,部署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创新,构建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在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快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对接安装农业用北斗终端,提升无人化智能作业水平。

为满足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工业要加快拓展农机产品新领域,尤其是推动畜牧机械、果蔬机械等产品研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水平。制定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遴选推介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提高饲草料和畜禽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设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自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推出了各领域机械化的行动方案、技术路线和典型案例,这些都是推动农机工业内循环的新引擎。

随着“互联网+”e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农机工业的传统业态。在新发展阶段,农机企业要塑造新的营销模式,从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全方位着手,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有效服务,让企业和消费者零距离沟通。据了解,2020年在13个省份开展温室大棚补贴试点。为满足蔬菜生产特点,农机工业要加快蔬菜生产机械技术与机具研发,尤其在南菜北运大省和设施蔬菜重点省份,示范推广应用蔬菜精量播种机具、移栽机械和收获采摘平台等新技术装备,支持疫情防控蔬菜生产供应。

当前农机工业逐步克服疫情影响并从低迷中快速恢复。2020年3月份以后农机生产企业抓紧节后复工复产,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销主要指标由下行转为全面回升,主要农机产品产量全面回升,大马力拖拉机、小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和插秧机产销量均实现正增长,智能农机新产品创制积极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经济运行进一步回暖向好。

事实证明,现代农业发展永远是农机工业国内大循环的根本所在,但“国内大循环”对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性均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疫情以来,农机企业积极配合农业生产开展早稻抢收、晚稻抢插、秋粮田间管理等生产作业,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机械化支撑。但是,在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方面,仍需加大高质量发展步伐。

二、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

高质量的“双循环”必然对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形势下,农机工业应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农机产品出口,持续扩大贸易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创新出口贸易方式,不断提升农机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开拓国际市场要选择两个方向发力:一是继续挖掘东盟市场潜力。自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实现同比增长,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充分展现了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政策带来的旺盛活力。二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农业机械走出的一次历史机遇,农机工业要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模式差异性很大,其土壤特性、种植规模和农业经营方式都不一样,要研发适用性强的外贸型产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外循环考量的是国内大循环的质量,最终也要服务于内循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国际外循环,实际是国内大循环的延伸。因此,农机工业“双循环”应从加快出口转型思路上做起。

1.创新对外合作和海外业务模式,多方整合行业资源,探索多种投资运营方式。有条件的企业应搭建区域运营中心,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辐射到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独联体市场、亚洲市场和非洲市场等,不断拓展区域优势,形成专业化、集成化的全球运营体系。

2.进一步推进属地化运营模式转型。要切实推进业务向终端前移,大力整合属地化人才,充分发挥属地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需求定义、分销管理和配件服务运营管理能力,提高属地化运营能力,争取在国外市场有实质性突破,为市场开发积累经验。

3.固化“售后服务是为营销工作服务的”工作观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对经销商进行指导和能力提升培训,紧跟市场开发步伐,派驻高素质服务工程师到重点开发市场、办事处进行驻点服务,维护客户群体,满足市场服务需求,同时调整外派服务工作重心,进行第二次服务模式蜕变,逐步向主动预防式服务转变。

4.整合产品体验、服务体验、工厂体验。策划参加区域性展会及海外体验营销活动,推动经销商终端形象店形象升级,增加客户对品牌的感知和认同;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搭载体验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双循环机械化农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沃得农机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