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措施研究

2021-12-23王建英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师生理念校园

王建英

中国美术学院

1 引言

我国高等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学生数量十分庞大,在资源消耗方面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造成浪费情况。高等学校是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高等人才获取知识、形成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肩负传播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的重要职能。作为培育人才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及引领可持续理念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如何建设绿色校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的植入到高等人才培养中,对我国高等学校来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 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

绿色校园建设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目的是构建具有绿色意识、互助互爱的绿色文化、积极向上的绿色校园环境。在高等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融入绿色教育理念,需要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到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实现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2.1 以绿色校园环境培养绿色人才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成长时期,决定了学生情感价值观与道德品格的养成情况。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开设与环保、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绿色文化培养。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绿色校园建设活动中,如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校园无车日、健步行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建设绿色校园,能够有效普及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保护行为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2.2 利于高校节能环保降低办学成本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如火如荼进行,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不论是高校建筑面积还是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都照比过去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大型实验室设备引进、教学空间、展览馆、学生宿舍空调设施完善使得水、电、气、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高校运行成本加大。高校通过绿色校园建设,能够在管理与检验技术方面有所改进与提升,对高校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细致化的管理与控制,通过建立校园能源平台,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加快数字赋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研判,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从而降低学校运营成本。

2.3 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校园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建设主要以组织结构、绿色建筑、绿色活动、绿色教育、绿色文化等多元化角度入手,不单纯局限在高校基础建设、后勤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参与其中。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的各项措施,能够将绿色理念渗透到高校中工作的各个层面,在各项工作中都融入绿色元素,不断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起到服务社会,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意识淡薄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坚持绿色校园理念,通过开展各项绿色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及绿色活动等措施,培养高校中每个学生与教师具备绿色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校园理念的深刻内涵,以及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在绿色校园建设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很多高等学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师生意见的重要性,没能与在校师生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导致大部分师生对绿色校园内涵缺乏了解,甚至有少数师生认为绿色校园构建单纯局在校园环境绿化方面,认为要在校园中植树种花,保持校园环境卫生[1]。

3.2 缺乏绿色教育

高校师生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认识不到位,与高校没有安排相关教育教学有直接关系,从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情况分析来看,由于对高校绿色校园建设要求提出的较晚,不论是选修课、必修课都没有这方面内容。如果学生的所学专业与环境、节能、能源等方面内容无关,则难以接收到绿色校园相关方面知识内容。师生认识不到位,则难以有效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工作。

3.3 没有有效开展绿色活动

高校绿色活动开展不到位,学生没有参与绿色活动的机会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中的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社团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与引导的重要途径,可以将高校社团视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当前高校中主要设有书画社团、志愿者社团、心理社团、舞蹈社团、体育社团等,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环保社团、能源管家等与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社团。虽然有一小部分高校建立了相关的社团,但是相关教育活动没有落实到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内容单一的情况,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也十分有限,难以在校园中形成主流文化,在绿色校园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大[2]。

4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

4.1 强化绿色教育提升绿色意识

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情况分析来看,普遍存在高校绿色教育系统不够全面、社团活动单一、缺乏绿色文化氛围的情况,使得高校师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出现绿色行为意识不到位的情况,大部分师生没有深刻的意识到绿色校园建设内涵,对绿色校园建设理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阶段,缺乏亲身实践,没能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因此,学校要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加大力度宣传绿色校园建设理念,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相关课程,并组织多样的活动提升课程效果,向广大师生普及节能技术与绿色环保理念[3]。

4.2 提升校园绿色功能

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可以从日常实践做起,改善校园功能。可以针对校园中雨路面积水严重的问题,进行翻修改造工程,改为软质透水的沥青路面,或者修建排水渠道,保证路面的透水性。同时可以修建循环用水系统,将污水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相关系统装置,将雨水、学生宿舍用水、浴室用水等搜集起来,经过简单的过滤与沉淀,用于厕所、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地洗刷。可以对卫生间进行改造,改用定时关闭水阀水水龙头装置,应用具备变频工能的水泵。在校园内推广并使用节能照明灯具,利用节能光源,如LED或太阳能路灯装置。在保证高校夜间照明的同时,实现节能用电的目的。同时,室内环境也是校园生态的重要内容,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要求学生定期对寝室及教师进行打扫清理,要及时更换床单被褥,换洗衣物鞋袜。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日常卫生行为。针对噪声污染问题,可以采用隔音、消声、隔震等技术措施降低噪声,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可以选择隔音墙、吸音吊顶等材料降低噪声,禁止师生在校园内大声喧哗。在对气体污染问题方面,可以应用活性炭、分子筛选等材料吸附污染气体,尤其是使用活动炭产进行物理吸附,解决气体污染问题,从而提升高校的绿深色功能[4]。针对高校绿色校园建设,有一定的要求与评价标准,要求高等学校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5%,旧区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30%。为了提升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为周围民众提供绿色资源空间,学校公共绿地在放假期间要想向社会公共开放。高等学校要规划布局应对突发灾害的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系统,在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且不得少与3级。高等学校停车方式要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停车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等方式节约用地。在设计地面停车位时,不能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要以错时停车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提升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在充分利用学校空间的同时,能够缓解社会压力停车压力。学校医疗设施及医务人员服务是师生健康提供医疗保证,要设置心理咨询室,并且不少于一名的专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及时为高校师生疏导心理问题。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要以信息化手段进行校园管理,完善学校网络系统功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面积达到100%,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与师生展开绿色校园相关内容互动。

4.3 实施运营管理

高校可以建设实时监管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对学校的水、电、气等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高校中经常使用的教室及具有功能性的建筑,设置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与物理浓度超标警报系统,并且要对检测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价与审查。可以在高校的官网中公布绿色校园建设情况,尽量实现绿色校园建设信息站上同步传输,鼓励广大师生在绿色校园建设工作中提出建议与意见,一经采用将对师生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从而激发高校师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师生感受到绿色校园建设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强化后勤管理与设备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经验交流与分享[5]。

4.4 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绿色校园文化是绿色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高校绿色建设发展的文化体现。在高校规章制度导向及文化氛围与绿色理念共同作用下,经过沉淀与筛选,最终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标准,是高校文化氛围的代表。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人文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的方式,或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绿色校园建设意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节约节能意识,推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活动。使绿色校园建设工作由思想意识或是到具体行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让高校师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生活与学习中,成为一股校园文化[6]。

4.5 创建有特色的绿色校园

我国高等学校众多,规模、地域、分布、气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政府与学校管理者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各地高校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不能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院校,各高校要吸取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绿色校园。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通过建设绿色校园,能够实现校内环境积极正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绿色教育与绿色科研能够对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与能量。绿色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朝向生态、文明方向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对高校绿色转型、推动城市绿色建设发展的深远影响。在绿色、智慧主题下,不仅要在师生意识与行动中做好绿色校园建设工作,还要在学校功能方面加快实现绿色建设。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使其成为绿色建设的受众与传播者。

猜你喜欢

师生理念校园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