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解供需矛盾 提高工作效率安徽省站开展农机产品集中鉴定试点

2021-12-23通讯员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8期
关键词:岳西县农机化安徽省

本刊记者 通讯员

□ 朱礼好 □ 郎姮

8月3日,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安徽省岳西县,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偌大的车间里尽管大型电扇不停运转,很多人的后背衣服照样湿透了,像浸了水一样。

当天,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在岳西县举办全省农机产品集中鉴定试点现场观摩活动。7家岳西当地农机企业的47台(套)产品集中摆放在当地茶机生产企业同发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接受省鉴定站技术人员的试验检测。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刘旭,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胡刚、农机装备处处长张道华,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站长汤春桥、总工程师甘莉,安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家平、农机中心主任马骏,岳西县人民政府县长何斌、副县长储爱华、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业彬等各级领导与安徽省内部分农机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胡刚在本次活动开幕致辞时介绍,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技术推广会议精神,通过创新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市、县农机部门在农机鉴定工作中的组织和监督职能,加强鉴定机构、农机部门和农机企业三方协同,努力提高安徽省农机鉴定供给水平和鉴定效率,为全省农机产业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撑和更优的技术服务。

集中鉴定试点开篇点题推动农机推广鉴定模式创新

这次安徽省农机集中试验鉴定试点所在地岳西县位于皖西南,是安徽省及至全国茶叶机械重要的产业集群地。据县长何斌介绍,目前该县农机生产企业已达12家,拥有同发、长城、丰源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整机2万台以上, 所产茶机、插秧机、微耕机、植保机械、大米加工机械、烘干机、保鲜库等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岳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和资源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茶、桑、果、药、菜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农机企业,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农机装备产业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机工业与农机企业快速发展,产品门类大幅增长。同时,在2017年国家为企业减负、取消了农机推广鉴定中产品的测试检验收费项目之后,享受到“免费午餐”的农机企业申报推广鉴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很多企业上马一个新产品后,恨不得立刻拿到推广鉴定证书、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资格。同时,由于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业推进,农机产品不断改进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此种形势下,全国各地鉴定机构因为人手、资金、资源等有限,以及各省鉴定机构在试验鉴定能力与硬件条件方面的限制,由是产生了企业推广鉴定需求剧增与鉴定机构人手与资源不足的突出矛盾。

以安徽为例,正如省农业农村厅领导胡刚所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该省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机产业蓬勃发展,农机企业对农机产品的鉴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由于农机作业覆盖面不断拓宽,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鉴定收费政策的取消,农机产品创新持续加强,该省农机企业每年需要鉴定的产品数量都以50%以上的幅度递增,今年将超过600个。而安徽省只有一个农机鉴定机构,为了尽可能完成国推下达的鉴定任务和省推项目,安徽省站一直在超负荷运转,有限的鉴定资源和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农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不断增长的试验检测鉴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同时,超强度的鉴定,极易引发质量风险;鉴定项目的积压,农机企业为了尽早获得鉴定证书,也容易引发鉴定的技术风险甚至廉政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站和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在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充分发挥在农机化发展中的组织引领与服务角色,积极作为,急企业之所急,把全县有鉴定需求的农机企业组织起来,同时,岳西县农机企业也主动配合主管部门的工作,使此次农机“集中鉴定”试点观摩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缓解鉴定机构超负荷压力

参加当天活动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安徽省农机试验鉴定站这一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机鉴定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鉴定能力有效供给,缓解鉴定机构超负荷工作的压力,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机企业拿证的燃眉之急。

部总站党委书记刘旭对安徽这次集中鉴定活动亦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开展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试点工作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鉴定效率。开展集中鉴定,通过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鉴定对象,能够实现效率提升、资源节约、周期缩短,有效缓解鉴定供需矛盾。二是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鉴定质量。开展集中鉴定,由相同的试验人员,使用同样的试验设备,在统一的试验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同类机具进行鉴定,有助于保证试验方法的一致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三是有利于交流互鉴,提升鉴定能力。开展集中鉴定,能够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借鉴的平台,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有助于促进鉴定人员能力提升和鉴定工作的公平规范,提升公益服务能力。

刘旭指出,农机试验鉴定作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先进适用、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农机装备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关系到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关系到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农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十四五”,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全国农机鉴定推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立足职责,准确入位,协同发力,奋力开创农机鉴定工作新局面。

刘旭要求,农机鉴定推广系统要持续提升鉴定能力、强化结果导向、不断打进改革发展。农机生产企业要聚焦农业生产需求,立足补上农机装备短板,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推进各区域各产业各品种各环节努力实现机械化全覆盖;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攻克“卡脖子”问题,推动先进、安全、可靠、适用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要聚焦农民需求,转变服务观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农机使用养护难、维修难等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要强化主体责任,深入学习把握政策,诚实守信,规范经营,追求稳健长远发展,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探索复制成功经验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7月6日召开的全国农机鉴定推广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农机鉴定工作要深入推进农机鉴定制度改革,着力解决鉴定能力不足不平衡、技术发展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完善、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安全适用可靠农机装备供给,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几年,全国农机鉴定机构在增强鉴定能力供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开展合作鉴定、鉴定结果区域互认、站企共建等,实现鉴定资源共享;通过扩大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指定系统外检测资源力量为鉴定机构等,充实鉴定力量。刘旭指出,安徽省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8月3日,随着产品现场试验鉴定工作拉开帷幕,安徽省农机试验鉴定站农产品加工室技术人员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长城机械的成套设备前,茶叶的杀青、理条、烘干连贯进行,最终的成品香气扑鼻、形状均匀、色泽如新,技术人员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机器设备的相关检测数据。安徽省农机鉴定站领导预计,一个星期内将可完成这批产品的试验鉴定工作,这比分开分段分时为各个企业的不同产品型号进行鉴定,要节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而此次集中鉴定既为岳西县这批企业争取到宝贵的产品提前上市时间、促进企业的效益的提升,也为鉴定机构节省了人力与出差费用等。

为了推动安徽省农机“集中鉴定”工作的全面开展,胡刚要求,第一,全省农机化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二,农机企业要积极主动,全力配合好“集中鉴定”工作。第三,农机鉴定机构要进一步向主业主责集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优质规范开展好农机鉴定工作。第四,各地要加强引导行业自律,打造农机知名品牌。通过各方的齐抓共管,把全省农机鉴定工作开展好,把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好,把“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好。

何斌在当天活动上表示,岳西县将以全省农机产品集中试验鉴定试点现场观摩活动为契机,坚决支持农机制造业发展不动摇,进一步把农机制造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据汤春桥介绍,为了复制推广农机“集中鉴定”这一鉴定工作的创新型做法,有效提高农机鉴定效率,大幅度提高鉴定供给,安徽省站将按照部农机化总站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在今后农机鉴定工作中,尽力采取“集中鉴定”方式开展鉴定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他也呼吁省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加强对当地农机企业的组织和协调,相关农机企业也积极主动配合省鉴定站和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把这项既有利于农机鉴定机构提高鉴定效率、又有利于各地农机化部门增加工作抓手、更有利于地方农机产业发展的好事办好,助推安徽省农机化事业不断发展。

刘旭则希望,通过安徽本次活动总结经验、优化程序、提炼出适宜推广的方式路径,完善并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为各地探索开展集中鉴定、提高鉴定工作效能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岳西县农机化安徽省
成长相册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探究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科学发展农机化探述
推动岳西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探究
岳西县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