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建议

2021-12-23陈卫文麻宏蕊陈庆江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1022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34期
关键词:昌平昌平区温室

陈卫文,麻宏蕊,陈庆江(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 102200)

2 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设施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在丰富城市“菜蓝子”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小农户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结合自身职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以草莓、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进行研究,对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文章对北京市昌平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昌平区设施农业现状

设施类型及规模

随着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截止2021 年1 月初调查数据,全区设施总数量约16485 栋(个),其中日光温室15247 栋、春秋棚1086 栋、连栋温室152个;全区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为绝对主体,占全区设施面积的87.5%、春秋棚占6.3%、连栋温室占6.2%。按照区域划分,全区设施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六镇(兴寿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崔村镇、沙河镇、南邵镇)占80%,其次是西部四镇(南口镇、流村镇、马池口镇、阳坊镇)占15%,其余区域约占5%。按种植品种划分,设施草莓种植约5100 余栋,设施蔬菜种植4800 余栋,设施花卉苗木、园林水果、种苗繁育等种植约3000 栋,其他约3600 栋。

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昌平区设施农业以种植草莓、蔬菜为主,目前,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温室约5100 栋,蔬菜种植温室约4800 栋,占全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75%。在设施农业机械化升级改造方面,昌平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智能水肥管理设备、自走式动喷车、草莓破垄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和设备;建设推广智能化日光温室;示范推广智能纳米膜堆肥技术;探索形成草莓、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截止目前,全区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率达到100%,其中文丘里式水肥机与压差式水肥机使用率约为96%,精准水肥一体化设备应用近500 栋。电动卷帘机设备使用率达到100%,电动开膜机设备推广400 套。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90%。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昌平区设施农业历经10 多年的发展创新,在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专业化方面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者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根据生产需求,昌平区农业设施主要包括连栋温室、标准日光温室、春秋大棚,生产者根据需求进行组合。

玻璃连栋温室

以小汤山农业园为例。园区于2019 年建造面积9984 m2的玻璃连栋温室,温室脊高6.9 m,开间4 m 跨度为8 m,主体采用热浸镀锌并喷涂交通白骨架、顶部采用4 mm 减反射玻璃覆盖,四周采用5 mm+6A+5 mm(6A 表示空腔间隔宽度6 mm)双层中空钢化玻璃,铝(材质)天沟。温室配备以色列伽利略环境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可实现自动化温湿度控制、自动施肥、自动灌溉管理。目前玻璃连栋温室种植的作物主要以吊挂番茄为主,薄膜连栋温室种植作物以草莓,南果为主,温室自控系统管理,不但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同时精准化灌溉和施肥,可有效节省化肥50%以上,节省灌溉水60%,通过智能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及产品品质。

标准日光温室、春秋塑料大棚

以北京市昌平区金六环园区为例。园区是北京市草莓蔬菜试验示范的标杆性基地,有标准日光温室50 栋,春秋大棚28 栋,配备卷帘机、保温被、水肥一体化、外遮阳、风机、湿帘等设备。日光温室内配备了物联网远程调控系统,无土栽培精准化水肥系统、二氧化碳控制应用系统、潮汐灌溉营养液循环再利用装备系统、智墒监测和光辐射控制灌溉等设备。塑料大棚上打造高度集成的规模化生产示范点,实现农技农艺融合,一是集成了农业四情信息网络一体化采集体系,通过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实现设施内墒情、苗情、虫情和灾情的在线监测和预警。二是集成了环境调控系统,实现外遮阳、空气环流的智能远程控制。三是集成了省力化精准作业模式,针对灌水、施肥、采收等关键环节,实现精准、精量、高效作业。四是建成智慧农场设施云平台。实现大棚农业四情信息采集、环境智能远程调控、机具作业信息监测、以及生产、管理经营、服务过程快速记录,可实现每667 m2节水15.6%、节肥11.8%、增产27.8%、增收节支7%。

农民自建日光温室

以兴寿镇为例。兴寿镇建有日光温室4870栋,其中有3000 栋日光温室以草莓种植为主,草莓温室集中建设于2009~2010 年,标准温室为50 m×8 m,高度约3.5 m,后墙为两层二四墙中间加保温板,总厚度60 cm 左右,大棚骨架为钢架。草莓温室在冬季利用大棚棉被保温,设有上风口通风降温,内采用滴灌施肥系统灌溉。主要种植草莓,在日常管理中旋耕采用小型拖拉机机械作业,起垄大多数为人工打垄,近年来也有机械化起垄作业,可分为东西垄和南北垄。目前昌平区在崔村、兴寿、小汤山等11 个镇65 个农场约7647 亩(510.05 hm2)温室等设施开展数字菜田项目,通过实施智慧化生产环境监控管理、智慧农事履历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投入品管理,推进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提升蔬菜(草莓)等产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昌平区设施草莓和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设施草莓产业特点

北京市昌平区成功举办了七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质检总局“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认证,草莓产业已经成为昌平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昌平区在草莓种植栽培方面现在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最新的栽培模式、栽培设备和草莓新品种在昌平区均有使用。昌平区在草莓做畦(起垄)、更换棚膜、温室消毒、植保防治等方面组建成立了多个专业化服务组织。当前,草莓种植涉及兴寿、小汤山、崔村、百善、南口、马池口等13 个镇(街道)、70 多个村、1500 余户农户及农业企业,2018~2021 三个种植季,昌平草莓种植规模分别为4700 余栋、4800 余栋、5100 余栋,三年平均年产量6350 t,产值3.1亿元。三个种植季草莓种植规模稳中有升,农民种植草莓积极性较高。

品种与育苗方面

昌平草莓种植品种以‘红颜’占主导地位占比达95%以上,同时引进种植‘隋珠’‘圣诞红’‘光点’等优新品种,‘白雪公主’‘粉玉’等特色品种20 多个。展示示范日韩、欧美、国内等品种达150 余种。

当前昌平区草莓苗源庞杂,涉及北京、浙江、河北、东北、陕西、江苏、四川、山东等14 个省市,其中北京延庆苗供应量占37%,本区育苗企业苗源供应量占25%,外省市苗源供应量占32%,农户自繁苗占4.3%,本市其他区县供应量占1.7%。

为提高昌平草莓种苗自给率,昌平区不断加大对本区育苗企业的扶持力度。2021 年昌平区共有草莓育苗企业6 家(北京万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天润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北京拉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嘉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苗总面积达到1314 亩(87.64 hm2),其中昌平区内育苗218 亩(14.54 hm2),内蒙古太仆寺旗育苗218 亩(14.54 hm2)、河北尚义育苗700 亩(46.69 hm2)、河北赤城育苗20 亩(1.33 hm2),育苗规模比去年扩大了8%,预计育苗总量达到3300 万株。本区育苗企业的母苗来源主要为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和自有苗,如万德园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脱毒组培实验室合作研发、天润园与北京农科院合作研发、拉森母苗来源为美国拉森自有苗,鑫城缘母苗来源为拉森美国苗等。今年昌平育苗企业试点采用“南繁北迁”技术流程,利用北京低海拔春季温度高,母苗可以早定植、多繁茎尖的优点,七月初冷链运输到外阜高海拔地区进行扦插培育茎尖,充分利用高海拔夏季冷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的特点,繁育出苗龄一致、病虫害少、花芽分化早、可使昌平草莓早上市的优质穴盘苗,扩大基质苗应用比例,保障昌平草莓品质,促进我区草莓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栽培与管理方面

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农资上,昌平区对草莓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草莓农药补贴、土壤消毒补贴、微生物菌剂补贴等,通过政策扶持,对农药供应源头进行严格把控,主推生物农药,确保农药用药安全达到100%,提高食品安全性;土壤消毒可有效解决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作物的重茬问题;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克服草莓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昌平莓农种植积极性、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了昌平草莓品质。

技术上,昌平区依据测土配方施肥调控水肥,平衡草莓植株长势,使用疏花疏果技术和大温差管理,提高果实商品性及其品质。推广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化肥减量。在此基础上,昌平设施草莓探索实施“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综合防控+产后残体无害化”全程绿色防控模式,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探索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了电热硫磺熏蒸、以虫治虫技术、非化学农药控制等多种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昌平草莓食品安全。

服务上,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每年组建草莓生产服务保障生产服务队,通过包镇到村,指定专人包村到户,分片负责全区各镇街从事草莓生产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园区(以下简称草莓园区)及散户的草莓生产服务工作。服务队成员结合每户的种植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服务指导,整个生产季,服务队共出动近1000 余人次,服务范围实现种植草莓的13 个镇(街道)、70 余个村、1500 余户草莓种植户全覆盖,无死角,建立一棚一档,规范投入品使用、推广草莓套种蔬菜模式,保证草莓生产安全性,提升经济效益。

标准化生产和产品特色方面

昌平区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随后不断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通过了国家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同时,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昌平草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DB110114/T 006)、《无公害食品 昌平草莓育苗技术规程》(DB110114/T 007)和《地理标志产品 昌平草莓》(DB11/T9920)等多个地方标准。昌平草莓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作,促进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范了标准化生产过程,夯实了标准化生产基础,提供了标准化技术保障。通过标准化生产,保持了“昌平草莓”的特色品质。例如,昌平草莓单果重量方面,大果型品种至少要在25 g 以上,而中小果型品种也要达到20 g以上;口感和品质方面,香甜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需达到9.0%,总酸高于1.0%;即便是酸甜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至少达到7.0%,总酸高于1.3%。标准化生产,促使“昌平草莓”内外兼修,质量、安全和品质均得到有效保障,慕名而来的游客与日俱增。如今,年采摘游客总量超200 万人次,“昌平草莓”在北京市内便供不应求。

设施蔬菜产业特点

昌平区蔬菜产业特点是既要保证政治中心的应急蔬菜供应,又要体现老北京蔬菜文化遗产。2020 年昌平区蔬菜播种总面积13328.2 亩(888.99 hm2),总产量34404 t。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约7300 亩(486.91 hm2),产量20149.3 t,产值1.118 亿元。由于昌平区设施面积有限,单纯的蔬菜种植效益太低,正在探索实践蔬菜产业与草莓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草莓种植温室的温室棚档、温室内边角空地进行蔬菜种植,集成推广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等,实现草莓蔬菜产业融合健康发展。

品种与育苗

昌平区设施蔬菜种植有叶菜类、瓜类、根茎类、茄果类、葱蒜类等13 个大类、50 余种蔬菜种类,引进芽球菊苣、‘京彩8 号’番茄、紫白菜等蔬菜新品种共300 余种。

昌平区有蔬菜育苗场三处,分别为金六环农业园、川府菜缘和四季青山育苗场,由于昌平区蔬菜育苗量不大,目前金六环农业园和川府菜缘育苗场以蔬菜育苗自用为主。昌平区的蔬菜种苗来源以农民自育苗和籽种门店销售购买为主。其中全区蔬菜农户自育苗比例约占30%~40%,像油菜、菠菜等不需要育苗,直接购买籽种播种即可。同时,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近年来通过草莓与蔬菜套种项目每年委托小汤山特菜大观园繁育水果苤蓝37.5 万株,洋葱125 万株,花叶羽衣甘蓝15 万株,番茄2 万株、甜椒2 万株、茄子2 万株、辣椒1 万株和黄瓜1 万株,用于发放给昌平区草莓种植户开展草莓与蔬菜套种试验,每年发放甜糯玉米总共8000 袋,用于温室内直播种植。

栽培与管理

昌平区开展示范以节水、节肥、节药为主的日光温室高糖番茄栽培技术、蔬菜改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尖椒轻简化栽培、西瓜基质栽培等技术30 余项,引进环境监测设备、植株生长指标测定等设备10 余个,有序开展各项试验示范工作。集成推广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增加设施复种指数,目前共研究套种模式18 种,重点推广草莓套种洋葱、草莓套种鲜食玉米、草莓套种水果苤蓝、草莓套种番茄、草莓套种甘薯及草莓套种小型西瓜,推广面积涉及全区温室4800 余栋,单栋产值增加5000~30000 元。2015~2019 年已累计建立草莓套种蔬菜示范点210 个,推广范围涉及京津冀地区的13 个区县、32 个乡镇,累计推广面积达12050 亩(803.74 hm2),技术覆盖率94.63%,新增蔬菜产量754.5 万kg,新增总产值4571.95 万元,新增纯收益4263.78 万元。

合作社发展和品牌建设

昌平区已发展培育了一批条件成熟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管理、科普、培训、销售等方面,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助推昌平农业向高效绿色发展迈进。

以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为例,合作社位于昌平区兴寿镇肖村,基地占地100 余亩(6.67 hm2),成立于2011 年,是一家集生产、试验示范、销售、科普教育、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207 人,在册日光温室362 栋,土地面积约为1700 余亩(113.39 hm2),主营品种有蔬菜、草莓、食用菌,还含有樱桃、桃、杏等果品,合作社以产业化经营为模式,采用立体式销售,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已在周边数十个高档社区,超市,企业达成合作。

合作社采用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从生产前培训到生产作业中细致指导;从农资的统一采购到农药、肥料使用中的监管;从果蔬品质监查及检验到统一包装销售。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做到每个生产环节细致跟踪记录,健全了生产记录制度。经过近三年的经营实践,拥有良好的品牌意识,努力做好品牌建设工作,2013 年合作社注册了“御享”商标。同时,合作社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以产销合同及严谨的管理制度约束每位社员及合作社,各个合作环节严把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农副产品,为社员增收做着积极的努力。

昌平区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策略及建议

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发展、优质安全为导向,以科技和市场为动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聚焦重点优势产业,提出关于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建议如下:

农业科技引领方面

把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导向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引领作用,着力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创建、推广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推进草莓蔬菜产业融合发展

昌平区设施面积有限,要坚持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相结合,将蔬菜产业和草莓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一是充分利用草莓种植温室的温室棚档、温室内边角空地种植蔬菜,提升叶类菜、果类菜、食用菌的种植面积,确保菜田面积不下降,产量稳中有升,到2025 年,实现蔬菜自给率提升到20%的目标。二是根据昌平草莓生产的特点,筛选出适宜日光温室内草莓套种的蔬菜品种,进一步加大推广草莓套种蔬菜栽培模式,实现草莓蔬菜产业融合健康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将特色产业做强做优,形成区域优势主导产业。

开展新技术示范推广

依靠科技增产能,推动农业效率变革。大力引进选育适合昌平设施种植的草莓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加大草莓新型基质槽栽培技术、草莓套种蔬菜栽培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和扶持力度;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推广无土栽培、基质栽培和集约化育苗技术等恢复改良一批“老口味”蔬菜产品,发展“小而精”“特而优”的“京味”特色蔬菜,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探索阳台农业、楼宇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蔬菜产业全程机械化,引导昌平农业向绿色高效发展。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加快设施装备与设施专用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配套,推广草莓、蔬菜宜机化种植技术。开展试验试点,引入工业思维方式发展蔬菜产业,强化蔬菜工厂化生产,将更多的技术集结于蔬菜生产的全过程,突破自然条件对蔬菜生产的制约,通过调控生产投入、进行高科技干预,来主动调整蔬菜产能,加快产业链数字化、标准化升级。

加强科技支撑和装备建设

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重点示范推广环境控制设备、生产管理机械等,开展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以宜机化、智能化、节能型、低成本为目标,逐步探索轻减机械、采收、包装加工装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按照设施农业生产需要,及时更新设施农业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品目,实行补贴范围内机具应补尽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增设农机合作社扶持、农机作业、设施设备升级方面补贴,“十四五”末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0%。

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方向

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数字化技术在设施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推广新型智能温室、智能水肥一体化相关设备;建立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推动“一张图”管理,借助平台建立政策发布、草莓品牌展示、农业信息共享、农资补贴、线上培训、技术服务、大数据处理、农机作业调度等。

绿色生态保护方面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以绿色发展、优质安全为导向,高效有序开展绿色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确保农膜回收率达到90% 以上。加强生产环节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投入品监测,指导农民安全合理用药,减少农药用量,使农药利用率达到45% 以上。在草莓、蔬菜生产中加快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着重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技术措施。依托专业植保服务组织,实施统防统治,精准高效施药。开展土壤消毒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及推广。

提高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完善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五料化”技术,促进种养业资源循环利用。在阳坊、十三陵等9 个处理站稳步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流村、兴寿两镇设施种植、畜牧养殖以及区域处理站生产优势,试点开展农户2:1 秸秆换肥料。示范展示推广纳米膜快速堆肥技术,有效处理园区设施农业尾菜、藤蔓、果树剪枝等,实现农林废弃物不出园、不出村就地就近处理。逐步实现农作物秸秆及尾菜的全量化利用。

扎实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加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推广力度、落实补贴商品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保障,加强对补贴有机肥质量监管和效果提升监测,扎实做好化肥减量增效。梳理缓释肥在设施蔬菜、草莓上的研究试验与示范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缓释肥、减少化肥用量,化肥利用率保持在40%以上。

产业政策扶持方面

鼓励闲置温室再利用

积极推进闲置设施盘活利用、老旧设施升级改造。出台相关政策,拨付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集体、农户、企业恢复温室利用,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及规模,提高蔬菜自给率。依法依规开展撂荒耕地和闲置设施治理,采取有力措施恢复种植,做到分类处置,能种尽种。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优化生产环节政策集成。将连栋温室种植草莓纳入补贴范围,鼓励闲置温室再利用,通过新型日光温室(大跨度)建设与老旧温室提升改造,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及规模,多举措保现有设施面积和综合产能,提高蔬菜自给率;加大草莓套种蔬菜推广力度,推进草莓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增产增收;优化草莓品种结构,在稳定红颜为当家品种的基础上,引导种植户种植新品种,提高昌平草莓良种覆盖率;扩大土壤消毒补贴范围;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二是注重产后市场开发引导。实施互联网+农业,开拓电商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互动销售机制;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全过程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推进数字化管理;加强昌平农业好品牌、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设,开发适应当下快递物流方式的新型农产品内处包装,对品牌建设和促进市场开发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全区以草莓、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者购买纳入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名录设施农业机械,在中央、市级资金补贴基础上,区级资金给予追加20%的补贴。

推进绿色防控模式

推广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防控模式,一是进一步优化肥料、农药、绿色防控品等补贴模式和奖补机制。二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开展农业生产相关工作,如化肥、农药的减量提质,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程绿色防控等工作。三是加大对于肥料、农药销售与使用动态监测、测报;绿色生产和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业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生产资料的源头监管以及生态种植宣传培训等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

产销衔接方面

优化品种结构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引导生产主体面向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计划,优化品种结构和茬口安排,提升播种面积,促进全周期运营、满负荷生产。发展现代种业,提高良种覆盖率。

拓宽销售渠道

鼓励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联合或单独建立电商销售、专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等多方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产销机制,打通产销价值链和信息链。

提升品牌战略

加强“昌平草莓”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以及北京农业好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在树立“昌平草莓”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的知名二级品牌、特色品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升品牌价值,逐步实现品牌草莓产品、蔬菜产品数字化、在线化动态识别监管。

猜你喜欢

昌平昌平区温室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窗外的迷你世界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俄罗斯套娃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阳光体育 健康成长”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精英赛完美落幕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