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1-12-22吴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产优质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吴波

摘 要:该文介绍了大棚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大棚草莓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068-02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具有结果快、成熟早、易繁殖、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气候不适宜和粗放管理对草莓的产量与品质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只有真正地应用科学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实现草莓生产的稳定发展。

1 品种选择

大棚草莓需要选择早熟、休眠期较短,低温下着色较好,并且具有丰产、质优、抗病和适合用与本地保护地栽培的品种。主要品种有春香、梅香、丰香、全明星、女峰等,它们在冬季和早春的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较强、生长势强、坐果率较高,耐寒、耐荫,抗白粉病,休眠期较多的优良品种。

2 建设苗园

在建设草莓园时,应尽量选择地面平坦、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且通气性较好的沙质或壤质土壤。施足基肥腐熟后进行撒施,并使用50%辛硫磷7.5kg/hm2拌细土187.5kg/hm2,进行撒施工作,有效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植苗,将其中的老叶进行清除,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定植。双行栽种,株距为25~30cm,穴距为16~18cm,密度10.5万株/hm2。栽植的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若太深容易影响到新叶的发生,并造成新株的死亡;太浅则容易让部分根系暴露,水分会出现大量蒸发现象影响其成活率。草莓定植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确保苗木成活。进入花芽分化期进行控肥控水工作,避免苗生长旺盛,从而推动花芽分化。

3 适时扣棚

适当地进行扣棚保温,这是草莓保护地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若扣棚太早,容易对草莓腋花芽进行分化,最终造成减产;若扣棚太晚,也会造成草莓出现休眠状况,植株矮化,发育不良,最终栽培失败。扣棚时间通常以11月份中旬前后为宜,而农民在操作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根据大雪节气前进行扣棚。

4 田间管理

4.1 花穗摘除 应及时摘除母株上的花序和果穗,从而减少营养的消耗,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另外,随时摘去母株当中的枯叶及其下脚叶。

4.2 水肥管理

4.2.1 浇水 草莓是浅根系植物,根系大多数都分布在20cm的夹层内,再加上其有着较多的叶片,而且蒸发量较大,使其在整个生长期都不断实行新老叶片的更替。所以在整个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草莓都需要给予其充足的水分供应。在大量的匍匐茎与草莓苗进行移植的初期,其对水分的需求较多,不仅需要其内部拥有较为充足的水分,并且空气则也要有一定的湿度。草莓在不同生育期间,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在开花期间需要满足其能够供应水分,以此使田间的持水量保持在70%最为适宜,如此方可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若是水分较多,则容易导致其出现一些烂果。在采果与匍匐茎大量的形成时期,草莓所需的水分较多,只有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使其形成大量根系发达的匍匐茎苗。花芽分化期则应适当地减少水分,确保田间的持水量在60%左右,以此来推动花芽的形成。

4.2.2 施肥 在茎苗盛发期不宜施过多的氮肥,可以每隔10~20d施充分腐熟的稀人粪尿或速效复合肥液0.3%。并结合防病治虫工作,施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作为根外追肥。

4.2.3 光照 草莓是一种喜光植物,但又较为耐荫,其光饱和点为2万~3万lx。与其他果菜类相比较低,草莓适合与粮、菜和果类的作物进行套种。光是草莓的重要生长因素,只有保证充分的光照,才能有效地促进草莓植株的快速生长,花芽分化好,让浆果变得高产优质;而如果光照不充足,就会让植株生长变弱,叶柄和花序梗变得细弱,花芽分化变得不良,浆果也较小,而味道也较淡。所以草莓的种植不宜过密,这就需要实行合理的密植。而草莓在冬季开花时也让容易让光照程度不足,就需要在一些必要的時候在大棚内铺设反光膜来补充光照,从而促进其开花结果。

4.3 理苗压蔓 在匍匐发生的时期,需要及时地对茎蔓进行整理,而母株则需要在畦中间使用放射状布置,种在畦一侧的需要使用单向布置,从而避免由于茎蔓重叠而出现浮苗,或由于局部过于密集和过于稀疏而造成幼苗的生长不均匀造成其出现死苗的情况。同时,在出苗发根的节位上进行培土压蔓,避免小苗发生不定根情况。每条匍匐茎都需要留苗3~5个后摘心。

4.4 杂草防控 通常情况下,使用人工方法进行除草工作,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对匍匐茎进行翻拉,从而避免其影响到幼苗的扎根。如果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则需要使用氟乐灵乳油48%,如此方可消灭正处于萌发的一年生禾本科或阔叶杂草种子,通常在定值前5d使用。防除禾本科杂草,可使用12.5%盖草能乳油或35%稳杀行;以阔叶杂草占优势的田地则可以运用24%达克尔乳油进行喷除。

5 花果管理

(1)放蜜蜂促进授粉工作。在放蜂期需要对整个花期实行,放养量以30/hm2蜂箱适宜,在授粉期间的棚内的白天气温需保持在20~25℃。(2)疏蕾。让花蕾分离至1~2级进行开放的过程中,需结合限定的留果量带出院外进行销毁,疏除后期没开花的花蕾。(3)摘叶。实施适量的摘除老叶,及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进行销毁或埋深工作。(4)应用赤霉素。在扣棚加温以后,植株就会长出1~2片幼叶时,就需要喷施10mg/kg赤霉素,每株喷5mL的药液,其中的间隔为7d,根据其所拥有的长势强弱可以斟酌喷施2~3次,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具体的生长发育。(5)摘叶。在摘叶时需要适时适量的摘除老叶,及时将残叶和病叶摘除,并将其带出园外进行销毁或埋深处理。(6)垫果。草莓垫果最好是使用地膜进行覆盖,根据土壤管理工作,一举多得。没有地膜也可以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垫果的材料则在采收果实后,及时进行撤除工作,从而让其方便与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7)除匍匐茎。在果实的发育时期,如果发生了匍匐茎,就需要将其及时地进行摘除,人工摘除匍匐茎不仅浪费工时,而且可使用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进而有效地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6 病虫害防治

6.1 灰霉病 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其通常会在开花以后发生,主要就是对花朵、果实和叶片产生危害。果实上面从果基近鄂片处开始发病,在初期时病斑会呈现出水渍状,逐渐变成褐色,从而形成褐色长形的病斑,然后在后期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从而让果实变软与腐烂。当花受害时,花瓣变成褐色、干枯。当果梗和叶柄受害时,就会在初期变成褐色,然后再长出灰霉,最后腐烂干枯,或变成暗褐色僵果,从而对产量产生严重影响。这就需要选择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60%多菌灵超微粉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加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7~10d喷施以此,连续喷施2~3次。

6.2 根腐病 根腐病的受害植株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有绿色逐渐变成红褐色,然后逐渐向上凋萎,最后枯死。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草莓移栽前与开花前分别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与畦面,然后进行覆土和移栽。

6.3 红蜘蛛 当花序出显时,可使用1.1%烟百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增效氰戊菊酯5000倍液喷雾防治。

6.4 蚜虫 及时摘除拉野,清除杂草。在开花前需喷施1~2次的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时喷头向下,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7 结语

综上所述,大棚草莓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其具体的上市时间和早期的产量,这就需要种植人员积极加强对大棚草莓的种植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大棚草莓的產量与质量,进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洪才,张志良,姜明贵,等.大棚草莓早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上海农业科技,2001(03):74-75.

[2]李国平,吉沐祥,李金凤,等.苏南地区大棚草莓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C]//全国草莓大会.2009.

[3]李相松,刘乐永,刘美佳.莒南县大棚草莓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12(552):348-350.

[4]杨肖芳,张豫超,苗立祥,等.东南沿海大棚草莓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003):175-176.

[5]曹涤环.几种大棚草莓易发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5(024):72-7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高产优质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浅谈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陕北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