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大豆新品种宁豆 7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2姬月梅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

大豆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荚区域试验单株

姬月梅,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银川 750105)

大豆是人类植物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1],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是大豆研究工作者终身奋斗的育种目标和栽培的努力方向。在全国大豆栽培区划上,宁夏属于中国北方春大豆区。宁夏引黄灌区大豆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又极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区域。低产是限制宁夏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而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模式又为大豆高产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这里既是我国大豆生产水平极低的区域,又是我国大豆单产最高的表现区域,所以挖掘现有的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是关键。因此本文对宁豆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春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高产大豆宁豆7号选育过程:2009年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中黄38×公交9703-3配制杂交组合,南繁加代2010—2011年进行F2~F4组合摘荚;2012年种植F5筛选优良单株;2013年田间种植F6株行,选取综合性状优异株系,收获后进行次年鉴定试验;2014年进入产量鉴定试验,筛选并收获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品系;2015—2016年参加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的品种比较试验[2]。2017—2019年参加宁夏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宁审豆20200001。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宁豆7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宁夏灌区生育期136天,与对照承豆6号熟期相同,属于晚熟品种。卵圆叶,白花,灰毛,黄粒、深褐脐、圆粒,有光,株型收敛,成熟不裂荚,落叶性好,株高90.8厘米,底荚高16.7厘米,有效分枝1.0个,单株结荚56.0个,单株粒数117.9粒,单株粒重25.2克,百粒重21.6克。2017—2019年抗病性较好,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好及籽粒外观商品表现均较好(见表1)。

表1 宁豆7号主要农艺性状

2.2 品质分析

2019年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含量38.88%,粗脂肪含量20.67%。

3 产量表现

2017年区域试验5点,生育期133天,较对照承豆6号早熟2天。平均株高96.7厘米,底荚高16.0厘米,有效分枝1.4个,单株结荚57.2个,单株粒数116.9个,单株粒重24.7克,百粒重21.2克。平均产量4 566.0公斤/公顷,较对照承豆6号增产4.1%(见表2)。

表2 宁豆7号在宁夏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018年区域试验5点,生育期139天,较对照承豆6号晚熟2天,平均株高84.8厘米,底荚高17.3厘米,有效分枝0.6个,单株结荚54.8个,单株粒数118.9个,单株粒重25.7克,百粒重21.9克。平均产量4 558.5公斤/公顷,较对照承豆6号增产5.8%(见表2)。

2019年生产试验5点,生育期140天,与对照品种生育期相当。平均株高98.0厘米,底荚高20.2厘米,有效分枝1.4个,单株结荚52.7个,单株粒数109.2个,单株粒重23.8克,百粒重21.0克。平均产量3 727.9公斤/公顷,较对照承豆6号增产5.0%(见表3)。

表3 宁豆7号在宁夏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4 气候条件对试验的影响

宁豆7号在宁夏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

平罗:2017年大豆全生育期间(4月下旬至10月上旬)≥0℃积温为3 376.8℃,较历年同期偏多113.0℃,较2016年偏多109.8℃;降水量121.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33.6毫米,较2016年同期偏少13.7毫米;日照时数1 481.5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32.8小时,较2016年同期偏多32.4小时。2017年大豆生育期间的热量条件充沛,光照条件比2016年好,降水条件欠缺,但没有发生较大范围的气象灾害,结荚期和鼓粒期天气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特别是鼓粒期,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2017年大豆收获期接近常年,收成接近常年。

贺兰:2017年4月上中旬,降雨量明显少于往年,下旬没有降雨,气温回升较缓快,播前气温较往年高,4月21日播种后,下旬温度与常年相当,土壤墒情较一般,总体不利于发芽出苗,为提高出苗率,提高播种质量,将大豆尽量踩在湿土上,保证2017年大豆正常出苗。出苗后至开花前的一段时间内,降雨量较少,但气温、日照时数与往年比较属于正常,由于前期土壤墒情较差,对前期大豆生长有一定影响。6月中旬适时灌水施肥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大豆花期肥水及时跟上。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大豆开花盛期及结荚、鼓粒期,因7月降雨量较多,7月中旬结合二次灌水,保证了大豆对水分的需求。全生育期无对大豆生长产生灾害性的天气。

中宁:大豆前期温度比往年偏高,对大豆出苗、生长发育有利,中期7月6至12日出现35~40.1℃的高温对大豆开花授粉有影响,后期温度适宜,8月22至30日连续阴雨,不利于大豆灌浆成熟。

永宁:生育期间无灾害性天气,各月份温度均高于常年,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4月至7月降水较常年偏少,但有引黄灌溉可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6月至8月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增加,对大豆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4月、5月、6月、7月和9月,日照时数较常年增加6.3~32.8小时,对各品种发育进度有一定影响;10月4日初霜。

青铜峡:气候条件正常,与往年情况相同。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播种

宁夏春播大豆需保证土壤墒情才能播种,4月15日左右抢墒播种,最迟在5月15日前播种结束。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挑选,保证精选净度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和发芽率95%以上,可实现出苗率达到98%以上。

5.2 合理种植

播种密度需要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水平而确定。宁豆7号分枝数为1.0,播种行距50厘米,株距10~11厘米,播种量:3.5~4.0公斤/公顷。播种不宜过深,一般3.0~5.0厘米为宜。播种采用等距精量播种,播后覆土均匀并压实。田间种植密度不可以过密,保持在18~22.5万株/公顷即可。大豆幼苗期需要进行间苗、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壮,最终保苗12.0~13.3万株/公顷。

5.3 科学施肥及灌水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肥,结合春季平田整地,底肥一次施入,基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 000公斤/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300公斤/公顷,尿素300公斤/公顷,钾肥30~45公斤/公顷。

5.4 中耕除草

中耕的目的是消除杂草,破除地面板结,还可以培土、保墒和提高地温。大豆整个生育期除草2~3次。

5.5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田间可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除草,一般用50%乙草胺0.15~0.20升/公顷加4.0~5.0克/公顷25%豆黄隆,对水25.0~30.0公斤/公顷,可以对土壤喷雾封闭。田间苗后化学除草:用精喹禾灵、稳杀得、盖草能等防治单子叶杂草,用克阔乐、氟磺胺草醚等防治双子叶杂草。同时还需要防除菟丝子。

病虫害防治:大豆幼苗期需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比如地老虎。开花期、结荚期需要注意大豆蚜虫、红蜘蛛、食心虫、豆荚螟等危害。一定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田间用药或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用药。

5.6 适时收获

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大豆茎叶及豆荚变黄、豆粒归圆及落叶达80%以上时收获。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一般留茬10.0厘米,割后晒5~7天,及时拉运、脱粒、贮藏。

6 保持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保持品种的种性需要原原种或原种繁殖,主要技术要点:在出苗期根据幼茎色去除杂株,开花期根据花色、茸毛色、中部叶片形状等去除杂株。每2~3年进行1次提纯复壮能够保证本品种的纯度和种性[4-7]。

7 适应性

宁豆7号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春播单种。

8 结论与讨论

高产大豆宁豆7号,在宁夏五个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参加春播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稳定,年度差异小,较对照增产,适应性广,同时该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蛋白脂肪表现优良,2017—2019年抗病性较好,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籽粒外观商品表现均较好,宁豆7号是一个高产、稳定、广适、抗病性强的品种。该品种茎秆粗壮有弹性可以满足全程机械化收获,还是一个中草药菟丝子的优势寄主品种。

猜你喜欢

结荚区域试验单株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