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教材巧悟道 笔下咫尺兴波澜

2021-12-21王楠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屠户阿长山海经

王楠

阅读与写作就像语文学习的两翼,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跟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学习是一条捷径。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写好故事中的波折。

写故事要有头有尾,还不能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故事通常会让人觉得无趣,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一定不能平铺直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狼》就是情节曲折的典范。

《狼》篇幅很短,仅用两百余字就写出了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完整故事。开头二十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点明了“一屠”与“两狼”的矛盾,渲染了危险、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随后矛盾一步步升级,写了屠户投骨止狼、两狼并驱如故、屠户持刀对狼、两狼“计划”前后夹攻、屠户奋起杀狼几个情节。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扣人心弦。直到屠户杀死两狼,读者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一则好故事少不了悬念。在情节发展中合理设置一些小悬念,增强故事的趣味性,更能吸引读者阅读。我们来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散步》。一般亲情类散文习惯于“正面突破”,写亲人的深切关爱、细致呵护等。但《散步》却从“反面”突破,着力写散步过程中的“分歧”———“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取决于我”。读者不禁会问:“我”到底何去何从呢?这样的悬念不仅激发了读者思考,还能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随着文章中悬念化解,敬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年人的责任担当等丰富的主题也悄然凸显。

一篇好文章中抑扬交替出现,彼此铺垫衬托,能形成强大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既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光彩夺目,又能突出或深化文章主旨。

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形象就是作者采用这种方法塑造的。开头写她“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都带有明显的贬义,难免让人生厌。讲“长毛”的故事更突出了她的缺点:愚昧无知。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尖锐的讽刺和批判,这些都是对“长妈妈”的一抑再抑。“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一句中“连……也来问……”,表明“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几乎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最终惊动了不知《山海经》为何物的阿长。令人感动的是,只有这位“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的阿长,真心实意记挂着“我”的渴慕,竟在告假的四五天中,一声不响地寻书、买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高亢悦耳的声音与前文“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遥相呼应,洋溢着同样的快乐和诚挚的爱。由此,我彻底改变了对阿长的态度,再次产生“新的敬意”,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至此,阿长在前文中粗俗的形象被彻底颠覆。先抑后扬的手法,让此刻“穿着新的蓝布衫”的阿长光彩照人、鲜活可爱!这样真、善、美的阿长怎能不让“我”衷心祝愿并深深怀念呢?这样先抑后扬、以退为进的写法,使行文跌宕起伏,充满深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感情更加深沉。

猜你喜欢

屠户阿长山海经
高铁阿长过生日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昙花破案
阿长买《山海经》
张屠户
从古文中学习写动物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