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你别再伤害自己了

2021-12-21李蕙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伤人受害者外语

李蕙君

最近我跟一位朋友闹翻了,我们是曾经一起创业的好兄弟,却没想到他竟然那么不了解我,而且在背后说了我很多坏话,还背着我又建了一个团队,被背叛的感觉让我愤怒到极点,我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人?大庆:闫瑞

为什么要伤害我?”“为什么伤我这么深?”在我们的眼里,伤害是别人给的,伤害深浅也是由给予者决定的,但实际上,真正能够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

心灵的伤害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比如我觉得一个人应该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应该”的期许。

但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哪里有你认为的那么多“应该”?所以,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不配合”就没有伤害

同样的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已是灭顶之灾;而对另外一些人,却只不过像是被蚂蚁咬了一口的小事而已。心理伤害跟身体伤害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身体伤害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而心理伤害看似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

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用中国话辱骂你,你会觉得受到伤害;但是,如果他用你不懂的外语辱骂你,你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伤害就无从谈起了。也就是说,你懂中文就是对用中文辱骂你的人的一种“配合”,你不懂外语就是对用外语辱骂你的人的一种“不配合”。心理是否健康,就看面对外界的心理刺激,你内心的稳定程度有多大。

别总给自己贴“受害者”标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为一些小事自怨自艾,常常感叹“苍天没眼”。这种情绪心理学上称为“受害者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问题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逃避心理,很容易通过不断肯定自己的无辜,把责任推卸给他人,而不去解决问题。

纠正“受害者心理”,首先要学会自我反省。当你觉得受委屈、怠慢時,最好反思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或者让其他人评判一下。也许换一个角度,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其次,学会宽恕。哪怕自己真的受伤害了,也要学着原谅,学会解决问题,主动去想“怎么办”。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力,自然就会转移注意力,把自怨自艾转换成积极行动。

猜你喜欢

伤人受害者外语
伤人的火锅
宠物伤人要赔偿
不伤人的拳击赛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荆棘与伤害
短文改错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