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2021-12-21王芳芳

全科护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角型青光眼效能

陆 莹,王芳芳,刘 姿

疾病不确定感是由于病人对预后难以做出有效判断时而产生的不良情绪[1]。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以视神经萎缩或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常见的类型,病人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致盲率高,从而导致病人心理压力较大,增加病人疾病不确定感[3]。自我效能是指在应对外界应激事件时个人表现出的态度和信念,高自我效能者有助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采用积极的心态及措施应对疾病,从而减轻应激事件对病人心理造成的不良感受[4]。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沟通或情感交流的方式有效处理各种事物,从而达到影响个体健康行为的目的[5]。研究指出,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受家庭功能与病人应对疾病的能力及信心等因素影响[6]。因此,本研究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间的关系,旨在促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术后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82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病人符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指证;病人无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沟通障碍或听力障碍;病人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有脉络膜、视网膜脱离者;合并有心、肝、肾等脏器异常者;合并眼部恶性肿瘤者;药物滥用或酒精依赖症者。

1.2 调查内容与工具

1.2.1 一般资料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病人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医疗报销方式、术后眼压情况、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等。

1.2.2 疾病不确定感 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7]对病人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不明确性、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4个维度,共33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1~4分评分法,共33~132分。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评分呈正相关,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是0.845~0.912,信度系数是0.845,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

1.2.3 自我效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8]进行评价,量表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分评分法,将所有条目评分相加即为总分(10~40分),自我效能水平与评分呈正相关。

1.2.4 家庭功能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价家庭功能状态[9],量表包括7个维度(解决问题、行为管理、家庭角色、情感介入、交流沟通、情感反应及总的功能),合计6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为1~4分,总评分为所有条目相加(60~240分),家庭功能状态与评分呈负相关,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是0.865~0.916,重测信度系数是0.829~0.913,表明该量表信效度理想。

1.3 调查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小组成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本次研究相关结果,调查前由调查小组成员向病人说明本次调查目的与意义,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家庭功能量表,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共回收82份(96.47%)。

2 结果

2.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单因素分析 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4.62±6.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眼压控制无效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关系 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的不确定感总分、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与家庭功能中行为控制及情感介入呈正相关(P<0.05),而与自我效能总评分、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沟通交流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关系

2.3 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不确定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眼压控制无效、行为控制、情感介入是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P<0.05),而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沟通交流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不确定感情况 研究指出,疾病不确定感是伴随病人就诊、治疗过程中而产生的不良感受,疾病不确定感会增加病人面对疾病时的不安情绪,并影响病人疾病感知力和控制力[10]。本研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4.62±6.48)分,表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这是由于青光眼发病突然,病人患病后会导致其日常生活功能受影响,从而加重了病人心理负担,增加了病人疾病不确定感[11]。此外,由于病人疾病认知水平受病人理解能力及文化程度影响,导致病人获得疾病信息的渠道也存在差异,导致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增加[12]。

3.2 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危险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以下、自觉疾病症状加重、眼压控制无效、行为控制、情感介入是导致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升高的主要因素(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由于突然失去视力,病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容易产生惊恐及不安情绪,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病人,该阶段病人承担重大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导致病人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加重病人疾病不确定感[13]。自觉疾病严重程度是指病人对疾病的主观判断,与疾病本身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这可能由于病人面对疾病主观体检时较疾病客观严重程度更容易引起病人负性心理[14-15]。眼压不能有效控制说明病人病情较重,而病人的预后较差,故该部分病人心理负担较重[16]。行为控制及情感介入是家庭功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成员以情感介入及行为控制的方式对病人进行管理会引起病人心理压力变大,加重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17]。

3.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保护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沟通交流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保护因素(P<0.05)。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说明病人应对疾病时能获得更多来自内在的自信,越有利于个体采取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18]。病人问题解决越好越能够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自信心,有利于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病人与家属加强沟通交流可增强病人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度,获得来源家庭成员更多的支持,从而增强病人治疗信心,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19]。提示医护人员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护理时不仅要对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干预,还要完善病人家庭成员功能,通过让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病人疾病管理中,使病人获得更多的正性情感和积极体验,帮助增强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20-21]。

4 小结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较明显,而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及改善病人家庭功能将有助于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从而促进病人术后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角型青光眼效能
青光眼问答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