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1-12-18许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习生内科小儿

许晓燕

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545

小儿内科属于医院特殊的科室,并且患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症状,每个患儿往往由多名家属陪同,人员密集并且疾病种类具有多样性,患儿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容易出现医患纠纷与矛盾,所以该科室对于护理人员要求较高[1]。对于小儿内科护理实习生而言,在实习期的带教与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其未来就业情况,护理带教是提升临床护理实习生护理技能的重要过程[2]。要求小儿内科的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娴熟的护理专业技术,还要拥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传统的带教方式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使实习生难以迅速消化及运用,无法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达到预期的临床教学效果[3]。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护理实习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护理实习生不断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积极性与创造能力。为评价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使用基于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效果,该次研究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20年9月小儿内科护理实习生78名展开调查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医院小儿内科护理实习生78名纳入研究,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9名。接受常规护理教学法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护理实习生5名(占比12.82%)、女性护理实习生34名(占比87.18%);年龄20~24岁,平均(22.36±1.18)岁;大专护理实习生11名(占比28.21%)、本科护理实习生28名(占比71.79%)。观察组,男性护理实习生8名(占比20.51%)、女性护理实习生31名(占比79.49%);年龄20~24岁,平均(22.52±1.36)岁;大专护理实习生13名(占比33.33%)、本科护理实习生26名(占比66.67%)。两组小儿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法,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为护理实习生制订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课程安排表,为实习生布置相关实习作业,待实习期完结进行统一考试。

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2.1 实习期的第一周 ①由带教教师带领护理实习生熟悉科室内部的环境,为实习生讲解科室工作相关制度要求,让护理实习生参观科室的工作流程。②带教教师需要指导护理实习生学习基础操作技能。带教教师向实习生介绍小儿内科工作要点、管理考核、关注重点以及小儿内科相关的最新进展,选取小儿内科典型案例,制定相关问题,使实习生围绕问题查阅文献及收集资料后展开讨论,对要面临的工作有基础认识。带教教师要着重对工作中安全事项的讲解。③为护理实习生指导并且说明无菌操作的方式与重要性,为护理实习生展开消毒教育、预防感染教育等基础性知识。

1.2.2 实习期的第二周 ①由带教教师带领护理实习生对第一周的知识点进行复习。②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护理实习生掌握出院与入院的相关流程,指导护理实习生如何进行文书的书写。③带教教师为护理实习生展开药物教育,包括儿科常见药物的使用方式、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药物配伍禁忌等等。④带教教师为护理实习生讲解科室内部相关设备的使用方式与原理,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1.2.3 实习第三周 ①由带教教师带领护理实习生对第一、二周的知识点进行复习。②带教教师指导护理实习生如何采集并且送检标本,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提示护理实习生注意事项,带教教师告知护理实习生检查结果的观察方式和正常范围值,训练护理实习生独立进行操作,最后带教教师进行集中总结。③带教教师指导护理实习生独立完成简单的操作与实践。

1.2.4 实习一个月后 ①由带教教师带领护理实习生对第一、二、三周的知识点进行复习。②带教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方式训练护理实习生的专科技能,其中包括儿科的静脉输液情况(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否根据要求进行药物调配、是否做好三查七对等),以及无菌操作技术内容等,评估护理实习生与患儿家属的沟通能力。③带教教师指导护理实习生独立完成设备的使用,训练护理实习生熟悉儿科护理总流程。要求带教实习生熟悉病例的护理方案以及要点,参与临床抢救工作,配合带教教师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理,掌握小儿内科理论与实践中的知识要点。实习内容教授完成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逐项进行深入教学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计算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成绩,包括总成绩、病例询问和病历书写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基础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每个项目满分均为100分。采用该院自制的带教成绩评分量表进行综合评估,分数越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②计算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激发学习兴趣率、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率、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率、提高理论掌握能力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率。

③计算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评分,分为不满意(评分低于65分),基本满意(评分66~90分)和特别满意(评分91~100分)。总满意率=(基本满意人数+特别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成绩对比

与对照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成绩相比,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总成绩、病例询问和病历书写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基础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成绩对比[(±s),分]

?

2.2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对比

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相比,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激发学习兴趣率、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率、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率、提高理论掌握能力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对比[n(%)]

2.3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总满意度高于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内科护理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小儿护理在临床中难度大,患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由于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小儿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较低,提升临床护理难度[4]。小儿内科护理中,小儿在输液的过程中往往不够配合,患儿对于穿刺往往存在较大的恐惧,主要表现为苦恼、反抗,甚至拒绝穿刺治疗,为护理实习生穿刺增添难度,降低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增添了小儿的痛苦,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和投诉问题[5]。传统的带教方式护理实习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课堂互动和学习积极性,整体带教效果并不理想。

小儿内科护理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求实习生将理论和实践力相融合。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是近年来儿科护理带教中较为流行的方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交流的带教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6-8]。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先进的医学理念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是单向灌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护理实习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护理实习生普遍缺乏学习自主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医学人才多为模仿型人才,缺乏创新性。

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指医院内的一群专业人士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对某一疾病的治疗、监护、康复指导和临床护理进行共同探讨,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明确时间和严格顺序,为患者提供持续、系统、严密的护理内容。近年来在我国医学院护理专业中逐渐得到了推广,并且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基础,在教师临床带教过程中,通过强化临床路径的有关知识与操作进度等,不仅可以推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培养护理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水平,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实践型人才。

临床路径教学方法通过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目的性的制订训练内容,可以避免教学项目的遗漏与缺失,具有预见性,帮助护理实习生得到全面性、连续性的教学服务。提升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对于改善小儿内科带教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9]。医院已逐步推广临床路径教学,并逐步成为未来医疗工作和疾病诊疗的指导依据,它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临床路径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帮助护理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护理实习生中引入临床路径护理的相关概念,使护理过程有序进行,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小儿内科相关疾病的认识。临床路径教学方法让实习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更好地强化并且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实习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可以发挥实习生的自主能力,有利于提升综合能力,还可以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护理带教作为每个护理实习生从业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重要过程,在该阶段中,高效率的带教实习对于实习生的从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在实习生的护理实习期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时间操作相融合[10-12]。临床路径教学方法,通过将护理实习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且根据临床实践的内容开展小组教学小组讨论中,通过问题的分析研讨,最后形成观点,由教师逐一点评,不仅可以激发每一位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热情[13]。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儿内科护理实习生,可使护理过程更加规范、准确,使护理程序更具有针对性。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下受到地点与时间限制的弊端,该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主问题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14-15]。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让护理实习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教师利用模拟场景的方式让护理实习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患儿、患儿家属以及实际操作的护理人员,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为护理实习生提供真实的临床环境,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16-17]。

据该次研究数据提示,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法)相比较,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总成绩、病例询问和病历书写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基础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更高;激发学习兴趣率、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率、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率、提高理论掌握能力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率更高,教学方法的总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各方面总成绩,让护理实习生熟练掌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过程,有利于指导护理实习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不足并且及时改正,对于提升护理带教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还可以改善护理实习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与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护理教学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实习生内科小儿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