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老师是“绑匪”

2021-12-17赵萍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七年级绑匪

赵萍华

摘要:如何帮助新生适应校园新生活,是心理教师要提前预见并思考的课题。在七年级的心理课上,心理教师打造的“绑架—解救”沉浸式课堂深入学生内心,“寻人启事”的书写让每个学生看见自己,“救援行动”让学生们看见他人,在看见和被看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新朋友,在集体合作中消解学生们的陌生感,提高团体凝聚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适应力。

关键词:新生适应;七年级;沉浸式课堂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5-0020-02

疫情使正常教学停摆一个月,教师回来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状态。在极度的困倦中上了四节高一生涯课和两节七年级心理课。不禁自问,上心理课的意义何在?

心理老师是绑匪

周四,我一走进七年级(13)班,学生们就兴奋地对我嚷嚷:“绑匪老师,你今天还绑架我们吗?”“绑匪老师,你今天想通过什么方式认识我们呀?”

这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是一个月前的课了,他们居然还牢牢地记着……

还有一次,我听一位家长说,我在孩子班级里有一个外号,叫作“绑匪”。原因是开学第一课,我“绑架”了他们全班。

这开学第一课,我到底对七年级的学生们做了什么?和我一起穿越到七年级的第一节心理课看看吧……

预备铃响起,我调整好呼吸,走进课堂。

学生们已经端坐在座位上,好奇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进来的新老师,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是心理老师啊,心理课会上什么呢?”

老师:“你们好,你们知道这节课是什么课,我是什么老师吗?”

学生:“心理课,心理老师。”

老师:“嗯,很好,那你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请坐。”

被绑架的学生

等到学生们都入座,“咳咳”,战术性咳嗽后,好戏开始。我开口说道:“现在,我要通知大家一件事,从刚刚结束上课仪式的那一刻起,你们都被我‘绑架了!”

学生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开始叽叽喳喳起来。在他们惊讶的疑惑中,我继续问道:“被绑架之后,你们会做什么呢?”

“会想办法求救啊!”“报警啊!”“会反抗。”学生们七嘴八舌,一脸兴奋地回答。

我顺着他们的回答继续说:“嗯,你们现在都落在我手里了,你们原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由于你们强烈的求生欲,趁绑匪我不注意,每人都拥有了一次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的机会。发出求救信息的时间只有5分钟,你们要给自己写一张‘寻人启事并发送出去,争取让别人来救援你。

“‘尋人启事的撰写规则如下:(1)在最短时间内描述你的特征,可以是外貌特征,也可以是性格特征,也可以描述你在班上与众不同的身份和事迹。(2)为了防止被绑匪立刻发现,不可以出现以下信息:你的姓名与座号、你的座位坐标(如第二组第二个),一旦出现就有被撕票的可能。(3)撰写过程中不可交头接耳,一旦被绑匪发现,你也有被‘撕票的可能哦。

“好。求救规则都听明白了吗?有疑问的同学现在可以提出来……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5分钟求救时间开始……”

等到学生们都写完“寻人启事”,我让他们在纸张的右下角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并折起来(为了后期验证),然后请最后一位学生帮忙把所有“寻人启事”收上来。

紧急救援活动

等到所有的“寻人启事”都收上来后,我调整状态,变身“警察叔叔”,煞有介事地和他们说:“从现在起,我的身份是警察。今天,我们警察局突然收到多封匿名的寻人启事,可能有多名同学需要救援。但由于被困人质众多,警局力量严重不足,现在请你们化身民间侦探,配合民警开展‘紧急救援活动,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所有被困同学。”

“‘紧急救援活动规则如下:(1)由警察念出‘寻人启事的内容,你们根据所描述的信息,快速在班上找到对应的同学。(2)找到符合信息的同学后,大声念出他/她的名字,如果正确,那么该同学被成功解救;如果错误,则继续寻找,直到找到为止。(3)‘寻人启事本人不可以自曝,否则会被绑匪发现撕票。”

“我们必须要在这节课内,成功解救所有人质。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于是,那一整节课,我们都投入了紧张刺激的救援活动中,我的任务是念学生们写的“寻人启事”,学生们的任务是根据“寻人启事”的内容寻找同学。

每救出一个同学,就把“寻人启事”还给他/她,并恭喜他/她被成功解救。而且速度要快,不然一个班一节课内还真救不完呢。

学生“寻人启事”部分作品展示:

2021年10月29日,我失踪了。我是一名学生,姓李,性别:女。在班上是政治科代表、历史组长,在家里是最小的一个,扎马尾辫,戴金色边框眼镜。

近日有一名女子失踪,失踪时穿粉色长袖、黑色长裤、白色鞋子,看上去像一个好人;戴着口罩,梳马尾辫,有一个黑色水杯;害怕英语老师。

女,穿一件外套;职位的话,宣传委员;我姓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反绑”),我有社恐。就这样吧。

有一个人失踪了,她长着一张圆脸,大眼睛,是中国人;穿灰色衣服,身上绑着一条带子,脸上戴着口罩;在七年级某班,是英语组长兼领读员。请帮我们寻找她,请救救她。谢谢。

灵感来源

这节“绑架课”已经是我近三年的“固定节目”,灵感来源也很简单,就是“寻人启事”活动。

这个活动原本是一节“认识自我”的热身活动/主题活动,活动规则就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征,并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原本的操作是随机抽几位学生的描述让大家猜,从而引出“认识自我”的主题。我把这个活动和七年级开学适应性主题相结合,把小活动直接扩容成贯穿整个课堂的主体活动。

我一贯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既然要寻人,那就一个学生也不能落下。我把这节课设置成开学第一课,有这样几个小小的期待:(1)我想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紧张好奇转移到同学身上,努力去“发现”和“看到”身边的同学。(2)我想让他们体验自己的名字被同学念出来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被看见”是有力量的。(3)努力喊出身边同学的姓名,好朋友不都是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的吗?

这节课也可以放在开学第二课上,这个时候学生之间可能更熟悉,更容易喊出彼此的名字。

这是一节被学生深深记住的课,他们也许不用懂我背后的思考与琢磨,他们只需记住那堂课的新奇与体验,记住那堂课的救援和自救,记住努力让别人看见的自己,也记住努力看见别人的自己。记住:曾经有一节心理课,我们被绑架了,然后我们自己拯救了自己。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七年级绑匪
绑架者的真面目
让绑匪自我曝光
梦里梦外
怎样激发初一学生初学英语的兴趣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梦里梦外
黑龙潭降魔
动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