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1-12-17

南方农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信息化

申 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0 引言

“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开设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3 年制数控技术专业与机械设计专业第5 学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课程考核难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进行“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的全面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校内外诸多学者对相关的课程改革都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课程思政的融入,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实践表明,进行改革后的教学质量提升效果明显。黄阿娜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重构、知识点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调整,以目标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进行研究与实践,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提供参考[1]。陈江认为旅游专业“酒店商务英语”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有着专业特色和优势,可以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方面论述课程思政在教学中通过切入和融合,进行人文教育,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文化素养[2]。彭卓越以“桥涵水文”课程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理念下传统理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认为大学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可以促进文理交融,彰显课程温度。为实现高质量教学,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从外在推动向内在动力转化的发展格局,提出了“OBE 成果导向+混合式教学+BOPPPS 模式+课程思政+PBL”项目式学习“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内和课外联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3]。何科英等以“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课程为例,开展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提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专业类课程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学时长、实践环节比重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 分钟、课堂教学、课后答疑等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节点进行思政元素融入,突出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引领,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4]。周树银等就“冲压模具设计及主要零部件加工”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介绍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冲压模具设计及主要零部件加工”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情况,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拟定教学目标,实施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工作任务。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营造有效课堂,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劳动教育融入课堂,落实“三教”改革,实施“三全”育人[5]。夏志远等以“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为例,进行了基于协同育人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有意识”教育改革。指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全面贯彻执行“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从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无意识”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有意识”思政改革方向。针对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初探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构建正确的价值观,积小胜为大胜,在不断成长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6]。

笔者在以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传统教学中根深蒂固的问题,结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学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以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7],开展教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转变,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思政育人效果。

1 “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现状

“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经过深入剖析,现将有关问题列举如下。

1)课程育人不明显。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教授和讲解,未进行系统合理的思政元素渗透,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单一的知识讲授导致课程育人功能不足。

2)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均难以得到提高。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普遍较少,甚至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二者未能有机统一,因此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信息化教学滞后。传统教学多数依赖于板书和PPT,信息化手段欠缺,教学资源困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组织学生学习管理学情数据分析上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非必须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4)教学模式单一。传统教学多以线下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课堂以内,课前课后学生参与难,无法实现线上线下学习,学习全过程数据难以采集,无法科学地分析学情数据。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难以满足因不可抗力因素(例如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造成的无法参加线下课的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5)反馈周期过长,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学生视角,平时完成学习任务,短期内看不到回馈,从而造成一些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激情难以长久维持的现象。

2 “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行课程建设、革新教学模式,基于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育人功能。充分整合课程体系,梳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措施是将课程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讲解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战略智能制造基础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国伟大复兴梦;第二部分,通过讲解智能制造系统的空间层级及其信息化技术,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工匠精神;第三部分,通过讲解智能制造的生命周期及其信息化技术,结合大量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攀高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第四部分,通过讲解智能制造的智能特征层级、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系统集成、信息融合、新型业态等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何一项工作,均需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第五部分,通过讲解系统规划与生产改善、标准化与数字化、互联集成与网络化、大数据与知识管理、人工智能与协同创新,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第六部分,通过讲解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交革与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技术预见,让学生理解无论何种技术,在设计环节中都要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2)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围绕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组织教学全过程,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制造信息化典型案例的收集,在学生动手过程中促使其树立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学习中来,从让我学、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参加课程培训、制造业信息化等培训讲座,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开展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以及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有力支撑。

4)革新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网页端、手机端所提供的通知、讨论、测验、考试、分组、签到、投票、统计、管理、直播等模块,科学合理地组织能够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教学过程,学生在手机端下载安装学习通APP,加入课程后,可根据进度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5)不断完善积分奖励机制。通过在平台上设置评分权重比例,实时更新学生学习成绩,缩短学生回馈时间,通过积分排行榜单,使学生的“收益”看得见,学习有动力,从而提升获得感,同时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典型教学改革案例

在学习课程第三部分,智能制造的生命周期及其信息化技术相关内容时,为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在思想上也能受到教育和启发,特选择内燃机车制造信息化案例设计教学过程[8]。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入新时代职业素养,采用任务驱动的教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实施过程。

图1 教学实施过程示意图

1)课前,未雨绸缪预新知,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收集了解我国内燃机车制造的发展历程,了解内燃机车大国工匠李向前的事迹,在学习通平台上按照要求提交预习作业。旨在让学生从我国内燃机车制造业的发展中感受到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

2)课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实事求是引难点、虚怀若谷析原理、科学严谨探过程、百家争鸣测实力,“引、析、探、测”四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评价,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内燃机车制造相关的信息化技术[8]。通过设置任务、分组协作、小组互评、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借助学习通平台相应的功能板块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上交流,设置作业、巩固知识,并举一反三,提升认知能力[9]。通过展望我国内燃机车制造信息化最新前沿技术,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4 结论

本研究依托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对“制造信息化技术”课程实施了全面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改革建设、教学模式革新等手段使学生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成绩,而且明显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信息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