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铸魂育人

2021-12-16王海涛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七一道路中华民族

王海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矢志复兴、接续奋斗的时代动员令,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教科书。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本质内涵、重大意义和现实启示,自觉融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激发奋斗激情。

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成为中国人民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用百年党史的丰富史实,特别是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取得的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对历史的回望和感知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让学生始终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激发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的强大精神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取得巨大成功、顺乎人民意愿的光明大道,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背景、坚守的基本原则、体现的民族特色、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辛探索、付出巨大代价、经过实践检验总结而来的,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就是因为我们走出了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见证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广大学生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前进定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强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改造旧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一目标从理想逐渐变为现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与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的艰辛历程讲清楚,强化青年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伟大建党精神,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坚持不懈,矢志不渝。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青年生逢伟大时代,要自觉把小我融进大我,立志为人民奋斗、为祖国奉献,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光芒,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人生。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把中国发展进步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前所未有的志气、骨气、底气自立自强于世界的东方。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用一百年的沧桑巨变告诉学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曾经旧中国积贫积弱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改造成为今天繁荣富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通过持续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展现出勃勃生机,中国人民精神上更加主动、自信、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国人民为人类现代化和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极大增强了广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有信心、有资本平视世界。广大学生要自觉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好本领,肩负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系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編号:20ZD130)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七一道路中华民族
道听途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