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2021-12-16曾建国余泽葵骆名亮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校史办学红色

曾建国 余泽葵 骆名亮

学校印象

武汉市江夏区求实中学

武汉市江夏区求实中学创办于1975年,原名为武昌县金口镇杨湖中学,位于江夏区金口镇,毗邻长江,北依武汉通用车城。2002年,为纪念金口籍革命烈士李求实,学校更名为求实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积淀,学校形成了“求实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弘扬求实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以“求实、求真、求精、求新”为校训。

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440余名,其中寄宿生200余名;有专任教师53名,其中市区骨干教师15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档案达标单位、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等荣誉称号。

红色印记

武汉市江夏区求实中学校园以红色为主基调,坚持以延安精神办学、以求实传统育人,弘扬李求实革命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擁有求实广场(李求实烈士铜像)、红色文化展室、党建工作室、校训长廊、文化宣传栏、李求实展室、金口文化铜塑(系统展示金口地区“三台八景,九庙一庵”历史风物)等红色文化育人阵地。

武汉市江夏区求实中学是为纪念金口籍革命烈士李求实而命名的学校。李求实烈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被誉为“用纯钢打成的人”。他用短暂而英勇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时代担当、不屈斗志和牺牲精神。李求实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

明确红色教育发展方向

学校更名后,经过近二十年的办学实践,逐步明确了红色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在办学思想、学校章程、校园文化上进行“求实教育”。

挖掘红色基因,提炼办学理念。学校以专家指导、全员参与、专班研究的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先烈生平事迹、走访先烈后人等活动;组织全员研读《李求实文集》《这就是人生》等书籍,深刻把握李求实优秀的共产党员品质和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以“求实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弘扬求实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以“求实、求真、求精、求新”为校训;以“潜心教学,真心育人”为教风;以“为人必实,为学必精”为学风。

做好顶层设计,指明办学方向。学校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管理章程和发展规划,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历史沿革、实施规范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和规定,明确学校坚持红色办学的方向,形成革命传统教育,并锤炼成办学特色。

筑牢红色教育阵地

为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在党建工作、德育建设、课堂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都努力突出红色基因,着力建设三个平台:求实党建、求实德育和求实课堂,通过抓党建、德育建设、课堂建设来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加强求实党建和求实德育一体化建设,以党建引领和促进德育工作。学校努力打造“社区德育”品牌,通过社区德育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求实课堂上丰富的学科资源能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感悟,长期的学习引导能激发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感。

坚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学校围绕革命传统教育,精心设计德育活动,并在活动中注入时事元素。每学年的开学典礼,不变的内容有:校长讲话、求实广场宣誓、求实展室校史课等;变化的是融入的时事内容。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德育工作、红色教育、时事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推动红色教育融合发展。学校把红色教育和学校党建结合起来,形成特色化党建活动。一是特色党课。学校党支部每年都开设“忆先烈,明校史,做求实先锋”主题党课,以“人人讲求实故事”的党课形式聚集智慧,不断深入挖掘李求实的革命精神内涵。二是结对共建,学校党支部与中山舰博物馆党委联合共建,携手开展党建活动。依托中山舰博物馆的红色资源,可以让党员教师和学生参加富有特色的红色教育活动。

融合红色教育与德育工作。求实德育工作有“爱国”“爱家”两个主题。每年相应的时间节点,学校组织开展“清明祭扫”“百日誓师”“学农爱家”“我爱长江”等活动。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师生徒步前往中山舰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学校组织师生志愿服务队来到金口码头,开展长江禁渔禁捕知识宣传和美化长江志愿行动,培养学生热爱长江、热爱自然的情感,有力践行对国家和民族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学校德育工作从学生身边景、身边人、身边事出发,以体验为途径,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开发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将红色教育课程化,保证红色教育效果。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突出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校史课。要求教师人人能讲校史课。今年“七一”前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李佳莉老师为江夏区金口街一批党员和青年讲党课,重温李求实和无数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通过人人讲校史课,每人上一节校史课,让全校师生人人知晓红色校史,人人以学校而自豪。二是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编写的《求实德育》校本教材,教师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求实德育》教材遵循“生活即教育”的原则,提倡建设军营、工厂、农村、社区、福利院、海事基地六个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李求实烈士的时代担当精神曾影响了一代青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三是常态化开展小小讲解员培养。学校每学期和中山舰博物馆携手,共同培养小小讲解员。学校小小讲解员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家爱国的责任意识。四是发挥学科德育作用。学校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学校历史等素材,利用学科教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学科关于“左联五烈士”的部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于革命传统精神的章节、语文学科中和李求实烈士有关的文章,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由骨干教师开设精品课程;组织听评课,引导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忘校史,传承红色基因。全课程参与让学校红色教育触及每个人,丰富的学科载体让德育效果更加突出。

特色亮点

打造“6+1”社区德育圈 构建大思政课堂

学校在红色教育中积极探索建设“6+1”社区德育圈,开展德育品牌建设和红色教育,传承弘扬李求实烈士的革命精神。

“6+1”社区德育圈的“1”是指学校,是红色教育的主阵地,“6”即“六进”,分别是:进驻地部队,观摩新时代军人的训练和生活,开展军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工厂(武汉通用工业园),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背景下的产业模式,激励学生从小努力拼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进农村(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红灯村蔬菜基地),参与和体验现代化的农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热爱家乡的情感;进社区(二道堤居委会、杨园居委会)参加公益活动,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感恩意识和社会担当意识;进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进武汉金口海事处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校史办学红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红色在哪里?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