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红色文化照亮美丽校园

2021-12-16黄昌林程丹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列宁革命红色

黄昌林 程丹

学校印象

江陵县沙岗镇列宁学校

江陵县沙岗镇列宁学校坐落在沙岗镇公议村,是一所拥有80多年历史的乡村小学,前身为创办于1929年的鄂西苏维埃军政干校。1930年,鄂西苏维埃军政干校更名为“苏维埃列宁大学”。1931年,随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心向洪湖转移,列宁大学迁至监利周老嘴。新中国成立后,江陵县人民政府在列宁大学旧址创办公议小学。1986年,学校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更名为“列宁学校”,校名沿用至今。2013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單位。学校现有学生194人,教职员工17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楼、综合楼、食堂、操场、红色文化广场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红色印记

1930年7月,贺龙同志亲临沙岗镇公议村,指导军政干校开展革命工作。在与干校领导、学员代表座谈时,贺龙提议将干校更名为“苏维埃列宁大学”,并作了“努力革命、阶级斗争、忠诚勇敢、永不变心”十六字办学指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军政干校与列宁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红军指战员与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人,其中包括王右发、张冬安等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如今,列宁学校全体师生接过革命火炬,发扬革命先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沙岗镇这片红色沃土继续砥砺前行。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红色学校,江陵县沙岗镇列宁学校致力于将沙岗镇与列宁学校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以红色文化浸润师生心田,让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成为师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成为学校砥砺前行的无穷动力。

立足学校与地方红色资源,实现红色教育特色化。沙岗镇与列宁学校深厚的红色底蕴,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抹鲜亮的红色。列宁学校用心打造独特的红色景观,同时着眼于课程建设、班级建设,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弥漫着红色氛围。

学校保存有“列宁大学旧址”碑刻,打造了一座贺龙元帅塑像,塑像下面附上文字,讲述学校前身与更名经过。学校结合自身发展脉络与沙岗镇革命斗争史,于校内修建了一间革命文物陈列室。陈列室外“贺龙元帅,精神永存”的牌匾高高挂起,陈列室内展示的是与沙岗镇以及列宁学校有关的革命人物与事迹,内含革命图片展览室。学校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担任小小解说员,每个班级的小小解说员会在本班学生参观革命文物陈列室时承担解说任务。对学生来讲,每次参观完毕,内心都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在这里,他们不仅了解了更多从家乡走出去,或是与家乡有关的革命人物与事迹,亦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现在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好好学习、做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的决心。

一所学校的校门是这所学校的“门面”与重要标志,具有体现学校文化的作用。列宁学校设计建成了极具红色特征的校门,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着昂扬自信的红色精神、激情燃烧的希望梦想。每年,学校都会迎来许多赴沙岗镇探寻革命遗址遗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访客,他们在深入校园内部之前,便已然感受到学校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学校致力于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让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介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贺龙、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格言与生平事迹;介绍雷锋、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等英雄人物、道德模范的事迹,激励学生学习优秀楷模,争做“四有”新人;每间教室均设有红色教育板块,让师生积极参与红色校园建设,各班师生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选择个性化宣传素材,或是用学生自己创作的红色征文、绘画、摄影作品进行装点。

近年来,列宁学校积极加强与荆州市、江陵县文物局、史志办等单位的联系,收录整理反映沙岗革命斗争史的故事、传记、散文、诗词、歌曲,结合列宁学校的悠久红色校史与独特文化传统,编写了红色教育系列特色校本教材。学校将校本教材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滋养学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诵读激情。学生也积极收集本土、本校红色文化素材,培养对家乡、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此外,学校开办了“红军班”,“红军班”的孩子们一起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继承先烈遗志 争做红色传人”主题演讲;在操场操练红军刀法,在强身健体、提高组织纪律性的同时,重温当年军政干校与列宁大学的生活。

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实现红色教育常态化。列宁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指示,广泛开展“六个一”系列常态化红色教育活动,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做实做细,实现细水长流,让红色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学校每两周举行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学生凝视着飘扬的五星红旗,聚精会神地倾听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述革命英雄故事、革命历史轨迹与革命精神,用心感受着革命先烈们的爱国情怀。

学生每月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红色代代传,歌声颂祖国,革命精神存,事迹动人心。从歌曲与影片中,学生们感受到心中红色热浪的奔涌,对那些精忠报国、英勇斗争的革命战士的敬佩与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有感想就要付诸行动,有所实践。鉴于此,学校每月会进行一次红色文明班级评比,让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与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相辅相成。红色文化宣扬红色精神,净化学生心灵,红色文明班级的评比,将红色文化的无形熏陶转变为强大的实践力量,让学生们“看得到、学得会、做得到”,从而真正把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发挥到实处。

每学期,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红色诗词书法或红色征文比赛活动。每年,学校举行一次面向全体师生的红歌赛。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慢慢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在这些与弘扬红色精神息息相关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成长为宣传和发扬学校红色文化的小主人。

此外,学校还开办了“红色之声”广播站,播放红色歌曲,讲述革命故事,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

列宁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发展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深入地挖掘本校、本土红色资源,带领学生重温革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动,用红色文化照亮红色校园。

特色亮点

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

看!红色文化广场上,孩子们队列整齐,个个昂首挺胸、朝气蓬勃;

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书声琅琅,蕴含着丰沛的情感与蓬勃的气势;

红色校园沐浴在阳光里,清风亲吻着孩子们稚嫩的脸颊……

列宁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吟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在这动人心弦的读书声中,孩子们细细地体会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英勇豪迈气概与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吟诵的过程中,他们将伟大长征精神逐渐入脑、入心……

每周,列宁学校都要在红色文化广场举行一次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将红色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营造“红心向党,馥郁书香”的氛围,让孩子们浸润在红色经典作品之中接受心灵洗礼。一批又一批列宁学校的孩子们面向红色文化广场上那座镌刻着党徽与入党誓词的标志性雕塑,怀揣着饱满的激情,吟诵红色经典,重温峥嵘岁月,讴歌革命精神,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琅琅书声装点红色校园。目前,已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进行了生动全面的报道,将列宁学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

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让列宁学校的孩子们在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与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列宁革命红色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拉美有多少“列宁”?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纪念列宁
颜色革命
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