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2021-12-16田拥军田海燕田幸福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红心红楼红军

田拥军 田海燕 田幸福

学校印象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资丘小学

夷水之滨,巴人故里。有“小汉口”之称的资丘古镇誉满鄂西,“红六军”事迹名扬荆楚。资丘小学开办于1905年,1990年因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迁址于现资丘集镇。2014年10月,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长阳土家族红军小学”,并授校旗、校牌,全国首所土家族红军小学诞生。2019年8月,学校再迁新址,成为一所农村全寄宿保育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1892平方米,建筑面积16656平方米,现有一至六年级19个班,学生802人,在编教职工66人。

一直以来,学校围绕“红心”文化,以“颗颗红心向太阳”为办学理念,传承红色基因,致力于培养以“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身体好”为目标的新时代“红心”好少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被评为“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先后获得“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红色印记

1929年5月至7月,在湘鄂西前委书记贺龙领导下,长阳人民组建革命武装。7月9日,李勋宣布起义,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简称“红六军”)。8月5日,“红六军”在资丘背靠清江,三面被围,经浴血奋战,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70多人被集体杀害后抛尸石灰窑中。1957年8月,由资丘区公所組织力量于资丘烟墩台石灰窑掘出77具“红六军”烈士忠骨,在资丘烟墩台建起七十七烈士纪念碑。1992年4月,因兴建隔河岩水利工程,纪念碑迁址于资丘镇桃山黑岩头。

七十七烈士纪念碑,一座英雄用鲜血铸成的丰碑!一座英雄用忠诚铸成的丰碑!因与学校相邻,学校始终将其作为德育教育基地。学校将“红六军”革命烈士的忠诚、信仰和奋斗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凝练成“颗颗红心向太阳”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不断教育和引领一代代资丘学子。

红色基因传承不徙,使命初心永志不忘。资丘小学百年办学史,紧紧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如今,学校在“红心”文化引领下,深入践行“颗颗红心向太阳”的办学理念,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印心:打造红色主题环境

红景处处入眼。校门上方,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红军小学的题词“托起明天的太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校园,党旗、国旗迎风飘扬,扬红楼、承红楼、念红楼、仰红楼、慕红楼、追红楼等主体建筑十分夺目,红色主题文化长廊引人驻足。扬红楼上,红底黄字的一训三风启人深思;承红楼前,实木雕刻的校联“拥碧水蓝天心高智敏,讲红色故事品雅情优”耐人寻味;承红楼顶,红色发光字 “颗颗红心向太阳”大气醒目。走进扬红楼,“传承先烈志,弘扬中华魂”主题廊道文化催人奋进,“红六军”英烈事迹、红色小故事、革命烈士诗文感人至深,取自学校办学理念的卡通动漫风格小红军战士“红红”与“阳阳”随处可见。踏入念红楼,“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八个大字时刻警醒师生忆苦思甜,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还有彰显红色主题的新校门,精神文化展示厅,红色基因传承基地“红心园”,红色主题雕塑,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故事墙绘,七十七烈士革命故事大型浮雕,命名为“北斗书廊”的回廊书吧,绿化带改造“长征路”等红色主题环境文化。

红歌声声入耳。学校充分利用低音广播,每天早晨和傍晚定时播放红色经典诗歌,师生跟诵,每天课前一支歌时间统一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师生跟唱,每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出红色经典故事。耳濡目染,润心无声。

润心:挖掘课程红色基因

落实国家学科课程,根植红色基因。学校筑牢课堂育人主阵地,全面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精心研讨实施跨学科教学。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涉及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等的英雄事迹,革命人物的名言名句,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的相关内容,教师都结合学生年龄实际,采用读、写、讲、编、演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的特点,在学习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作品等内容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落实校本必修、选修课程,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在校本必修课程建设中,紧紧围绕“红心”文化,以“红六军”事迹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用绘本阅读、讲故事、影视欣赏、读书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红六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体会他们身上体现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在校本选修课中,学校结合实际,组织教师开发了“革命戏曲”“小小解说员”“我是生活小能手”“土家撒叶儿嗬”“长阳南曲”“九字鞭”等以传承红色基因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塑心: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德育活动紧扣红色基因传承。一是自建校以来,每逢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七十七烈士纪念碑进行缅怀革命烈士、参观长阳烈士纪念馆、学习革命先烈事迹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多个“小红心讲解员”全程讲解,学生现场交流参观感受。每一次这样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灵都是一次洗礼,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悄悄种下。二是学校依托少先队争章活动,将德育主题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结合,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全面规划落实基础章争章教育活动,丰富特色章争章内容,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评价,学生人人有进步。如每年新生入学时进行自己动手、自理生活、自力更生的三自教育,引导学生“学做新时代小红军”;三是进行主题式升旗仪式,每周一,师生围绕“党的历史、革命传统、红军精神、伟人小故事、英雄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等不同主题进行国旗下演讲。

综合素质提升活动紧扣红色基因传承。学校以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体育、文化艺术节为主要展示平台,以庆祝国庆节、党的诞生日、长征胜利日等红色纪念日为契机,统筹規划引领全体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各项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如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学校精心组织师生一起参加“讲红色故事,展时代风采”主题活动,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在红军小学师生的耳畔响起,震撼着师生的心灵。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校精心设计组织了以“童心永向党,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型红歌演唱汇活动。21个班,每班集体合唱两首,全体党员教师合唱两首,44首经典红色歌曲响彻校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精心组织了以“向阳路上 红润童心”为主题的大型朗诵、合唱活动。以班为单位,集体朗诵毛泽东诗词一首,合唱经典红歌两首,全体教师合唱经典红歌两首。展示现场,一首首诗词、一曲曲红歌响彻苍穹,校园内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此外,学校还科学规划学生假期实践、阅读活动,让传承红色基因延伸到家庭、社会。如低年级开展与家长一起“同唱一首红歌”“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与家长一起“同读一本红色书籍”“同看一部红色电影”活动,所有学生如果假期旅游,安排游一处红色景点,等等。

特色亮点

在特色课间操中舞动“红心”

学校在“红心”文化引领下,精心构思创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课间红色系列舞蹈健身操,让全体师生在体育锻炼中通过优美的舞蹈强身健体,通过动情吟诵来润泽心灵,日复一日,久久为功,在学生心灵打下红色基因的烙印。

学校大课间系列舞蹈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语操。全体学生一边大声诵读,一边配合做手语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能诵,人人能知晓、理解其意义。二是《少年中国说》武术操。旋律雄壮,文字铿锵,全体学生跟随音乐大声吟诵,辅之以简练有力的武术动作,一招一式,打出了新时代小学生的精气神。三是《红军小学之歌》儿童创编舞。《红军小学之歌》是全国红军小学校歌,为了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学校组织体音美老师将其创编成一套儿童舞,日日习跳。红色基因化作轻快阳光的旋律、催人奋进的歌词、互动活泼的动作,直抵学生心田。四是《长阳巴山舞》。独特的八六拍长阳巴山舞,是长阳文化的瑰宝,有“东方迪斯科”美誉,国家体育总局已把巴山舞作为一种全民健身舞蹈向全国推广。学校多年来坚持传承这一民族文化,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尽享美的熏陶。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红心红楼红军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心王后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
心心相印数独
画红心
四大名著趣解
十送红军
乍然
一句话妙解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