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红门宫“祈福圣地”成因

2021-12-16刘佩佩

炎黄地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香客碑文祈福

刘佩佩

泰山红门宫位于泰山登山盘道入口处。拟对红门宫的历史、碧霞元君的信仰、香社组织、朝拜场所、小泰山和碑文等梳理,解释红门宫的祈福成因及现状。

红门宫历史沿革

泰山红门宫位于泰山古盘路一天门北,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门宫的始建日期史料中并无记载,根据红门宫内碑文记录可知于明天启六年拓建,现由泰山管委红门管理区管理。红门宫占地面积2218.6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10.69平方米。以盘路为界,红门宫分为东院、西院,两院落以“飞云阁”相连,这组青瓦红墙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建筑就是红门宫。从明朝到解放前红门宫一直由僧人主持。清代,泰山佛教院香火冷落,为了生存和迎合百姓需要,红门宫不仅供奉了弥勒佛,还供了碧霞元君。1956年,泰山开始清理寺庙,僧人道士全部下山。自清末至1948年泰安解放前夕,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战争导致红门宫破败不堪;解放后,西院长期由泰安地区戏训班占用;“文革”期间,红门宫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市政府在维修保护泰山文物保护单位时对红门宫进行了维修,1978年恢复开放红门宫,1983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后对红门宫进行全部整修,恢复了红门宫的本貌,同时对外开放;2010年泰山管委在西院的原基础上向南扩建了600平方米的新院,将元君庙的前门移至孔子登临处南“第一山”的石碑旁,重建新型香火池,于顶部竖三根高耸的烟囱。远看此处,像三柱点燃的高香与元君殿浑然天成,福佑苍生。自2017年起出于环保封闭了此处的火池。

红门宫祈福现状

红门宫主祀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也称泰山奶奶,她有求必应、福佑四海,在众多的道教神仙中威灵赫赫,庇佑九州,深受大众的崇拜。日常到红门宫参观游览的游客不胜其数,每月初一、十五都有大批香客前来祈福,每年的除夕、三月初三、三月十五、九月初九这几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更是人涌如潮,泰山奶奶的生日当天,是红门宫游客聚集量最大、进香最为繁忙的日子之一,有时一天能进入近4万人,小小的院子满满的都是举着香纸和蛋糕的香客。2017年后虽政府下令不得在文物古建场所燃烧纸香,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来红门宫祈福的热情,作为登山盘道的第一座古建筑群,红门宫成了泰山上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不仅向世人展现了泰山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还开阔了广大游客的视野,实现了香客祈求平安的愿望。

香社组织的推动

根据红门宫西墙上的清道光十二年(1832)《范镇善信题名碑》:“红门为驻跸之宫,此登岱总会之区,元君中庙也。故遐迩士女辐辏云集,有不得谒碧霞者,莫不礼红门”。也就是说,红门宫是政治色彩、百姓信仰、宗教文化的集合体,这里是是祭祀祈福圣地,帝王登山封禅在此停留增加了它的权威性和群众的祭拜增加了它的神秘性,民间的祭拜推动了它的神圣性。随着红门祭祀祈福香客的增多,民间出现了以进香为目的的大大小小香社,以民間香社组团方式来此祭祀祈福活动也成为红门宫文化的主流。现存于红门宫及附近的香社碑文记录很多香社来此进香的情况,小碑林处《北斗永善社题名碑》:“旧有北斗永善,虔朝泰岱,进香礼斗,自明朝至今……每年春间会期,齐集善男信女,朝山进香。”可知从明朝起便有民众结社来红门宫进香,据记载北斗永善社是一个大香社,数百余人,坚持数百年敬天礼神做善人。在西院立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结会祭祀泰山的《合山会记碑》是大型民间香会和大型祭祀活动——“合山会”。民众大规模结社的行为,增加了红门宫的影响力,推动了红门宫的发展,近代以来,祭拜泰山的香会络绎不绝,直到如今,每逢民俗节日时,依然有许多成群结队的香客按习惯结社而来。

便利的朝拜场所

红门宫坐落在泰山“一天门”牌坊之上,按道教的说法,“一”是万物的起点,按老话说进入一天门便是等于进入了仙境,就开始“登天之道”。以红门宫为中心,与相距不远的岱庙、王母池、关帝庙、万仙楼、普照寺形成了一个民俗文化景点圈,为虔诚祈福朝山进香香客和善男信女提供了方便,同时让游客更多更方便地了解泰安当地的民俗文化。当年乾隆皇帝来泰山,曾赋诗《泰山第一景· 红门宫》:“古有红门宫,泰山第一景。东奉弥勒佛,西祀元君神。旧时帝登山,此处将衣更。中矗飞云阁,高处可观景。宫前三重坊,肃立静候宾。信步拱门过,瞻岱初步行……”红门宫前的一天门坊、孔子登临处坊、天阶坊三坊距离不到百步,再加上飞云阁门洞之上额题“红门”,构成一组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且牌坊从南向北依次升高,人越往北,地势越高视域范围越广,放眼望去山中美景尽收眼底。故游人穿过一座座牌坊时,尤其来到天阶坊平台,“登天”之感得以强化,让整个泰山置身在神秘的仙境之中,增加了游人和香客对泰山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并存的宗教文化

儒释道合一是红门宫建筑群显著的特征。红门宫西院元君庙大殿内奉祀了碧霞元君,南配殿里供奉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主治眼疾、主宰人生前途光明,西配殿里供奉了送子娘娘,是信众求子的地方;从西配殿北的小门经过两道曲折的台阶可以看到一座财神小庙,这里供奉着财神爷,求财许愿者络绎不绝。东院是弥勒院,院内正殿里曾供奉一尊精美的檀香木雕弥勒佛,1966年被毁,现看到的是重塑泥塑描金佛像,殿内墙壁上还有622个小佛像,殿前两侧有百年牡丹树(其中一侧被毁,后移植一株新牡丹),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配殿是药王殿,供奉药王,传说能保佑身体健康,消病消灾;南配殿里供有九莲菩萨铜像,上世纪50年代将九莲菩萨从山下灵应宫移到红门宫西院,在2010年扩建的时候又将这尊神像移到了东院。飞云阁现奉祀有主管文运的魁星,左右供奉文昌帝君、关圣帝君,魁星是主宰文章的神,在儒生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神仙主宰功名禄位、金玉满仓。所以每年中考、高考季以及各种考试的时候,很多游客都会来祈求一个好运气。孔子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东西两院的“孔子登临处”坊把红门宫牵手相连,儒学思想渗入泰山文化,“仁”和“义”的思想延伸到了泰山。

小泰山的归附

穿过飞云阁下门洞后,便是小泰山,小泰山庙内供奉碧霞元君。以前小泰山庙只是座落在盘道旁4平方米的小庙,为了保护山石林木,拆除了以前的小庙,在1997年时修建了“小泰山”殿,并归附到红门宫。随着香客和游客的数量增长,出于对文物古建和游客安全的原因,2010年泰山管委对“小泰山”的院落进行扩建,通过西院元君殿与送子殿之间的门廊到达此处。金碧辉煌神龛把碧霞元君衬托得庄严而又神圣。殿前有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的铜制乾坤八卦炉,2017年禁止上香后停止使用并于2020年移至泰安市博物馆。关于小泰山庙的传说有很多:传说这里是老奶奶日常修炼的地方,是山下元君庙最灵验的地方;也有传说这里供奉的泰山奶奶是岱顶碧霞元君的化身;碧霞祠是老奶奶办公的地方,小泰山则是她生活的地方;这里是老百姓磕头的地方,而碧霞祠是官方祭拜的地方。不管哪种说法都证实了小泰山在百姓心中的重要位置。因为门口有一处巨石,形状极似缩小版的泰山,这增添了此处的神灵色彩。有些来红门宫的香客必须先到小泰山,这叫作有上有下,也有些香客专程来小泰山祈拜,他们认为小泰山的老奶奶比较灵验,在小泰山叩头敬拜,也就代表给红门宫里的所有神仙敬拜。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泰山的灵验被更多的人所知,来此朝拜的不仅有年老体弱的游客,还吸引着年轻人,以示对泰山老奶奶的敬仰和乞求神灵庇护。

碑文的验证

红门宫及附近存有大量的碑文石刻。其中很多碑文直接涉及到香客在红门宫的信仰活动,从碑文来看,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碧霞元君在红门宫的信仰活动空前繁盛。立于民国十一年的《灯油会记》碑,铭文及碑阴题名共628人来此建醮,报答神庥。此外还有《刘凤仙等献神袍碑》《张孟氏许愿进香碑》《南王庄还愿碑记》《香火结社提名碑》等。根据红门宫后小碑林《阳邱王母贤德碑》:“神鉴其诚,果以百岁予王母,果以百岁终是。”《同心社题名碑》:“抱病赴山诚祷,回家遂一了如抽”,这些碑文的记载,反映了红门宫碧霞元君的有求必应、福佑四海,深受大众的崇拜。《万善同归碑》:“凡男妇欲祈年免病,求嗣保寿,竭诚于元君前者,元君即如其意佑之,惟慈故也,其灵应何昭昭也”等碑文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这里的碑文记录了当年人们进山朝圣的盛況,有些碑文是研究民俗的第一手资料,深受民俗专家学者的重视。

红门宫成为祈福圣地,既有其先天条件的必然,也有后天时代的必然。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它的神圣性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推崇,此处的碑文石刻又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红门宫的发展。

作者单位:泰山管委红门管理区

猜你喜欢

香客碑文祈福
百忍寺
点灯
拍马祈福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年轻男子
为飞行祈福
快乐辞典
百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