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钢管桩围护结构应用研究

2021-12-16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围护结构型钢灌注桩

饶 倩

(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今日,利用或改造地下空间迫在眉睫。

目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多集中在浅层空间(地下0~15 m),主要采用明挖法和非开挖工法实施。明挖法具有工艺成熟、适应性强等优点,当基坑开挖深度不深时,应用广泛。

常见的基坑围护体系有钢板桩、钻孔灌注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SMW)、地下连续墙等结构。钢板桩具有轻型、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基坑施工结束后可拔除,循环利用性好,但刚度较小,变形大,一般适用于开挖深度不大、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不高的基坑工程;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即为受力结构,又做隔水帷幕,内插型钢可回收,软土地区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13 m,且施工机械平面尺寸大、高度高,对施工场地有较高要求;钻孔灌注桩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噪声小、不存在挤土效应,但环保性较差,会成为地下障碍物,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全方面开发;地下连续墙适用于于开挖深度较大、对环境保护等级要求高的基坑工程,墙体刚度大、施工安全性高,通常在其他围护结构无法满足要求时采用,但工程费用巨大。

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种快速施工、绿色环保、满足多种要求的基坑围护结构。近年来,一种新型围护结构——钢管桩,由于其承载能力大、规格多、桩长易调整、循环利用浪费少、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在各种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宝兰客专王家沟隧道饱和黄土软弱地基加固措施[1]即采用钢管桩加固。

为此,有必要从承载性能、工程可行性等角度研究钢管桩的特点,可为相似工程所借鉴。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上海市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为背景,拟开挖基坑工程为10 m 宽、10 m 深条形基坑,共设两道支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800 cm×800 cm,第二道钢支撑规格:D 609×16。

由上至下依次发育的土层为:①1-1杂填土、②1褐黄~灰黄色粉质黏土、②3-1灰色黏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④灰色淤泥质黏土、⑤1-1灰色黏土、⑤1-2灰色粉质黏土、⑥暗绿~草黄色粉质黏土、⑦1草黄~灰黄色粉砂、⑦2灰黄~灰色粉砂、⑧1灰色粉质黏土、⑧2-1灰色粉质黏土夹粉土。相关力学参数及层厚见表1。

表1 土层参数表

为研究比较各种围护结构的差异性,本文选取三种围护结构做比较:预制钢管桩(φ1 m×20 mm)、钻孔灌注桩(φ1 m)、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密插型钢HN 700×300×11×24)。

2 围护结构模拟分析

2.1 有限元计算软件

本次数值模拟采用M idas-GTS(-NX)[2]软件进行分析。GTS-NX(New experience of Geo-Technical analysis System)是一款针对岩土领域研发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进行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全方位真实模拟多种施工工况。

2.2 力学参数及本构模型选取

围护结构、混凝土支撑及钢支撑等结构,一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本文采用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模拟[3]。

描述土体的本构模型(应力-应变关系)有很多:摩尔库伦模型、DP 模型、HS 模型[4]等,其中,HS模型为等向硬化弹塑性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剪切硬化和压缩硬化,采用MC 破坏准则,适合于对多种土类的破坏和变形行为的描述。本文根据上海地区多为软土以及基坑开挖卸载等特点,选取HS 模型作为土体的本构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HS 模型应力-应变关系图

围护、支撑等结构及土体力学参数及本构模型见表2。

表2 各结构参数及本构模型表

2.3 施工工况

为降低不同变量影响,本文分析的不同围护结构仅类型及直径不一致(水泥土搅拌桩不考虑水泥土受力),围护结构桩长、支撑、开挖埋深等均相同。

基坑开挖模拟步骤如下:

步骤1 如图2 所示,土体自重应力平衡;

图2 土体应力平衡

步骤2 如图3 所示,分别施做不同围护结构;

图3 施做围护结构(钢管桩为例)

步骤3 如图4 所示,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施做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图4 开挖,架设第一道支撑

步骤4 如图5 所示,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施做第二道钢支撑;

图5 开挖,架设第二道支撑

步骤5 如图6 所示,继续开挖至坑底。

图6 开挖至坑底

2.4 模型建立

最终可建立三种围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如图7至图9 所示。

图7 钢管桩有限元模型图

图8 钻孔灌注桩有限元模型图

图9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有限元模型图

3 承载性能分析

从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地表沉降、支撑内力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比较不同围护结构的承载性能。

3.1 围护结构水平变形

基坑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受结构刚度影响较大,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围护形式的水平位移分布图,如图10 所示。

图10 围护水平位移对比图(单位:mm)

从图10 可以看出,各类围护结构基本呈现抛物线形的变形形态,坑底附近水平位移达到最大值;且钢管桩的水平位移最小,并不会导致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增大。

从墙体水平位移角度考虑,钢管桩能满足相关水平位移控制要求。

3.2 支撑内力

围护结构刚度大,则支撑所受内力相对较小;围护结构刚度小,则支撑所受内力较大。为此,所选围护结构必须确保支撑的安全可靠。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围护结构两道支撑所受轴压力大小见表3。

表3 支撑轴压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钢管桩围护结构并不会导致支撑内力的突变,不论混凝土支撑、钢支撑,内力均无明显变化。在采用钢管支撑时,只需按照普通支撑设计方法设计即可确保安全可靠。

3.3 地表沉降

受基坑开挖影响,坑外地表会发生沉降。若所选围护结构导致地表沉降过大,就会导致周边建筑物发生倾斜,甚至倒塌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钢管桩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即研究坑外地表沉降曲线分布。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沉降曲线分为凹槽形和三角形沉降[5]。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不同围护结构的坑外地表沉降曲线,具体如图11 所示。

图11 坑外地表沉降对比图(单位:mm)

从上图可看出,不同围护结构的坑外地表最大沉降发生位置离基坑水平位移约0.7H(基坑开挖深度)~0.8H;若采用钢管桩围护结构,坑外地表最大沉降可比SMW 减小约70%,比钻孔灌注桩减小约20%,采用钢管桩围护结构并不会导致坑外地表沉降增大。

因此,从坑外地表沉降角度考虑,钢管桩能够满足相关控制要求。

4 工程实施性

4.1 施工高效性

施做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时,需要进行绑扎钢筋笼、挖孔、吊装、浇筑混凝土、止水帷幕施工等多个施工步骤,工序较繁琐,施工效率相对较低;施做SMW 工法桩时,需要进行重复搅拌、插入型钢、等待浆液硬化等施工步骤,施工效率并不太高。

相对而言,预制钢管桩是一种更加快速、更加经济的选择,在江浙沪中已得到大量应用,如图12 和图13 所示。

图12 预制钢管桩

图13 围护结构施做图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四期项目,采用了钢管桩作为围护结构,由ICE 公司的416L 型液压振动锤施工插拔,实现了几分钟打入一根钢管桩的施工效率。

预制钢管桩之间存在锁扣,可通过内插钢板桩,实现围护止水的效果,并不需要另外施做止水帷幕,如图14 所示。

图14 钢管桩与钢板桩连接图

因此,采用预制钢管桩在施工技术上是可行的。

4.2 绿色环保性

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组成,会永久地遗留在地下,若未来地下空间规划变更,会成为影响后续建筑物施工的障碍物,不利于地下空间的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性较差;SMW 工法桩内插型钢可拔除以重复利用,相对较绿色环保,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泥浆,而施工场地的泥浆处理往往难以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施做预制钢管桩围护结构时,可通过拔除预制钢管,实现尽可能降低对后期建筑物的影响,并可达到反复利用、降低造价的目的;且整个施工过程中基本不存在泥浆湿作业,更容易达到文明施工的目标。

4.3 质量可控性

钻孔灌注桩以及SMW 工法桩均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且在地下成桩,无法检验施工质量。预制钢管桩可在工厂内加工,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且加工效率最高。

5 结语

通过有限元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预制钢管桩在承载性能上可行,钢管桩围护在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支撑内力、地表沉降三个方面的性能与普通围护无明显差异;(2)预制钢管桩在工程实施性上具有较好的优势:施工快速高效、绿色环保、质量可控、易于加工。预制钢管桩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求,是一种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施工快速的围护结构。

猜你喜欢

围护结构型钢灌注桩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莱钢型钢265m2烧结机高效生产实践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莱钢低成本加铌Q345B热轧型钢的试制开发
莱钢型钢1#~4#转炉铁合金控制系统应用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