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庆市接线立交变更设计

2021-12-16沈宝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匝道主线接线

沈宝营,张 露

(1.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20;2.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15)

0 引言

在城市快速路立交设计中,路线在跨越自然沟谷时,一般认为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 m 时,宜和桥梁做方案经济比选。但在项目设计阶段,由于设计周期短,地勘时间紧迫,考虑到项目建设进程对城市发展重要意义,普遍认为桥梁跨越方案安全省事、节约用地,可作首选桥梁方案[1]。实际上,当地质情况较好时,虽填方高度超过20 m,但整体地形较为宽缓,用地充足,结合周边地块开发利用、所跨越水域实际情况及周边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采取高填路基方案可能比桥梁方案更经济。现从重庆市接线立交变更设计的原因、范围及内容,浅析其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

1 项目背景及概况

根据最新交通规划成果《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快速路六纵线南段(茶园立交—峡口立交)是快速路六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南岸区茶园片区,南起内环的茶园立交,北至三横线峡口立交(不含峡口立交),全线长6.5 km,含互通立交4 座(茶园立交、兴塘立交、白沙立交、接线立交)。

接线立交(见图1),为片区主干路开龙路和三级公路开龙路与六纵线相交形成的立交节点,立交功能定位为一般立交(集散立交)。六纵线是南北贯穿茶园片区的对外通道,接线立交相交的道路为开龙路。开龙路在立交东侧为茶园片区主干道,双向6 车道,向东连接长江工业园片区、城建校、茶园体育馆等地块,交通需求较大。开龙路在立交西侧为连接南山片区规划路网的三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南山片区规划路网较稀疏,服务三级公路两侧少量地块。接线立交作为两者的相交节点,形成集散立交进行交通转换。

图1 接线立交区位图

该项目属于接线立交变更设计。立交功能定位及总体平、纵、横方案与原接线立交施工图一致。通过调整立交结构形式和检修道(人行道)外侧平台宽度,处理好立交与新建电力管道、周边地块,以及兰草溪的关系。

根据政府相关部门专题会议的指示:按照接线立交范围原施工图设计桥改路后,利于路基外侧同步实施电力管道及相应预埋件、利于东侧地块的开发和使用等总体思想,对接线立交方案进行相应变更设计调整。

2 原设计方案简介

2.1 原接线立交施工图设计范围

接线立交设计范围包括:六纵线主线(YK 9+600-YK 10+760)段,长1 160 m ;开龙路(K 0+628-K 0+962.574)段,长334.574 m;匝道A-H 共8 条,其中E、F 匝道为远期内环高架系统转换匝道,近期暂不实施。

2.2 原接线立交施工图设计内容

接线立交设计范围内六纵线主线双向8 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标准路幅宽度为38~41 m。其中,主线右线共设平曲线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7 500 m,无最小缓和曲线;主线左线共设平曲线一处,平曲线半径为28 000 m,无最小缓和曲线。主线右线纵断面:立交范围共设置1 个变坡点,坡度依次为-2.4%、-0.5%,竖曲线半径为R=11 500 m,右线坡长为1 000 m(-2.4%)、929.936 m(-0.5%);主线左线纵断面:立交范围共设置1 个变坡点,坡度依次为-2.4%、-0.5%,竖曲线半径为R=11 500 m,左线坡长为1 000 m(-2.4%)、930.078 m(-0.5%)。以上均满足规范要求。

开龙路在茶园片区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 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南山片区为三级公路,双向2 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0 km/h;匝道A-H 共8条,其中E、F 匝道为远期内环高架系统转换匝道,近期暂不实施。匝道A-D、G、H 设计时速30 km/h,匝道全长2 554.987 m,其中A、B 匝道标准路幅为9 m,单向双车道;C、D 匝道标准路幅为8 m,单向单车道;E、F 匝道标准路幅为8 m,单向单车道;G、H 匝道标准路幅为13 m,单向双车道。

3 发生设计变更原因

(1)南岸大田110 kV 输变电工程由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设计,目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电缆隧道方案中有1.55 km 电缆隧道需沿着开龙路东侧人行道和六纵线东侧检修道外侧布置,且与六纵线同步实施修筑,需六纵线进行平场时于道路路基外侧为电力隧道预留足够宽度路径通道。调整原道路设计方案相应部分,便于电缆隧道与六纵线同步实施。

(2)因项目周边主要以规划教育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为主,东侧为已开发的工商大学用地和茶园管委会用地,西侧无开发地块,详见图2 所示。原接线立交设计因西侧兰草溪限制因素,且该水库当时无建设计划,采用较多桥跨方案。主线桥和匝道桥设计方案阻断主线两侧地块联系,其电力通道有约400 m 需采用架空线路,不利于东侧地块开发且景观效果差。经相关部门批准,现状兰草溪河道可整改,原设计具备优化条件。

图2 接线立交原设计与主线东侧地块关系图

(3)消耗弃方,节省造价。原快速路六纵线南段(茶园立交—峡口立交)工程设计土石方量弃方约283 万方。据悉,项目周边无大型弃土场,且弃方运距远。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桥改路基,移挖做填,消耗大量弃方量,且减少桥梁面积,以进一步节省项目工程造价。

接线立交变更前建安费约36 119.0 万元,变更后建安费约34 962.90 万元,减少1 156.13 万元。新增二类费用约905.07 万元(包括预备费和贷款利息),总投资共减少约251.06 万元。

4 变更范围及内容

接线立交主要变更内容为:桥改路基;预留电力管道及相应预埋件位置;区域内河道调整。立交功能定位及总体平、纵、横方案与原接线立交施工图一致,不发生变更。

4.1 桥改路基

接线立交桥改路基范围详见表1 所列,图3 所示。

图3 优化变更后方案图

表1 桥改路基范围一览表

4.2 预留电力管道位置

预留电力管道影响的边坡范围为:开龙路K0+628-K0+813 右侧挖方边坡,主线YK10+457.487-YK10+948.828 右侧挖方边坡,A 匝道AK0+569.603-AK0+725.280 右侧挖方边坡,详见图3 所示。

在原施工图设计中,道路挖方边坡边沟外侧仅预留2 m 宽平台,现将在需预留电力隧道处,从六纵线路面边缘起预留5 m 宽平台(包括检修带宽度和边沟宽度),平台外侧按设计要求放坡。

4.3 河道调整

现状兰草溪河道在接线立交范围内3 次下穿六纵线主线,6 次下穿立交匝道,如图4 所示。

图4 现状兰草溪河道图示

该项变更设计结合立交范围内路基填方边坡情况,对兰草溪河道截弯取直,以明渠形式沿西侧路基坡脚布设,明渠长约400 m,详见图3 新建明渠所示。河道调整后将减少与立交相交3 次,更有利于东侧开发地块的使用。

5 结语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道路的设计应与周边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桥改路基变更设计简化了施工,缩短了弃土运距,节省了工程投资,还解决了周边没有弃土场的难题;道路设计与周边建设项目统一考虑,同步实施,可以有效避免二次开挖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科学论证对自然河道的大胆改道和优化,不仅有利于对自然河道的保护,更有利于突破自然地形屏障,加强地块间联系。接线立交变更后的优化方案将进一步助力茶园新区的协调发展,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匝道主线接线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数字主线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倍福 接线端子盒EJ系列